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文字刻石年代长、数量多,气象万千,凿刻技术也极为高明。绵延数千年的文字刻石,以其材料的耐久性,保存了大量古文献、古法书,成为中国文献和书法的一大渊薮。文字石刻形制颇多,摩崖即其一。《金石索》曰:“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语石》谓:“碑之有文字,始于秦汉。而周之‘吉日癸己’即摩崖刻矣。推而上之,海东之锦山古字,黔南之红崖古字,远在商周以前,亦皆摩崖也。则碑为后起矣。”所传夏禹、周穆王、孔子等撰书的刻石皆难凭信,但无论是碑刻还是其他形式的石材雕刻,都必须先  相似文献   

2.
秦始皇刻石探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刻石纪功,此事看似已成历史常识,其实尚存一系列未解之疑。诸如,秦始皇究竟刻石几何?《峄山刻石》究竟是为何人所“排倒”?秦始皇刻石究竟是何形制?等等。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秦始皇刻石不是历来所说的六块、七块或八块,而是九块;“排倒”《峄山刻石》的是三国时曹操;秦始皇刻石中并非只有一块摩崖石刻,而是有多块。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居盈”、“则百”等最早见于汉魏六朝石刻的词语的解读和分析。充分说明汉魏六朝石刻在汉语词汇研究、尤其是在汉语词汇史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强调了石刻词汇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宋代的石刻著录书 传统金石学盛于两宋,元、明顿衰,至清又复盛。两宋时收集和研究金石文字者,其中不少人孜孜看矻矻,终其一生,心力尽萃于斯。如北宋刘季孙,赵明诚曾说:“迩有刘季孙景文者,知名士,与余先公有旧。家藏金石刻千余卷,既没,其子不能保,为一武人购得之”。苏轼有一篇上书朝廷的《乞赙赠刘季孙状》,说他“性好异书古文石刻,  相似文献   

5.
“千石千寿承千古,千寿千石应万年;不是老朽偏若石,若石铭石石能言。”这是著名学者靳极苍教授看过《石刻千寿印》后的题诗,并称誉此作为“前古未有之盛。” 《石刻千寿印》简称《千寿印》,是我省篆刻家许若石精心刻治的。许若石,又名大石,精工金  相似文献   

6.
铭功刻石,虽然秦已有之,但直到西汉末年,还依然少见。北宋欧阳修在其《集古录跋尾》中说:“欲求前汉时碑碣,卒不可得。”直到今天,徐森玉先生在《西汉刻石文字初探》一文中说,就目前全国所能收集到的西汉刻石拓片,仅能列出十种,另外还有四种,只见记载,而无具体内容。东汉以后,刻石立碑之风却大为兴盛。据杨殿珣先生的《石刻题跋索引》统计,除去“石经”部分,凡碑碣、墓志、摩崖、杂刻等总计在内,共450余种。若再就已知的凡带有  相似文献   

7.
秦系文字名目繁多的字体实际上主要包含两种字体,即篆书和隶书。篆书以金石铭文为代表;隶书主要是简牍上的古隶。除官方颁布政令、记功刻石等郑重场合使用规整的篆书外,普遍情形则使用笔墨书写于简牍上的古隶文字。秦隶源于篆书,是一种不成熟的字体,从以金石铭文为代表的篆体发展而来。秦金石铭文本身存在着圆转规整和方折简率的区别,主要是由书写方式、书写时的态度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石鼓文为秦刻,早有定论,是记述秦国君游猎祭祀活动的,故亦称“猎碣”。唐初在陈仓石鼓山(今宝鸡市石嘴头附近)发现,故又有“陈仓十碣”之称。又因其地在岐山之阳,也称“岐阳石鼓”。确切地说,应该叫“陈仓刻石”①、(“石鼓文”为俗称),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刻石文字,对研究我国古文字、文学和先秦社会生活等,有着极其珍贵的价值,其书法亦为我国历代书家所推重。自唐以来,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共称“古妙”,张怀瓘《书断》赞为“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李东阳在他的《石鼓歌》中更说:“我生学篆希前踪,回视俗书羞龌龊;力崇雅素无浇浮,每向迷途问先觉。”康有为《南海书镜》则认为它是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截,自有奇采,体稍方扁,与虫篆籀篆气体相近。又以为石鼓为中国第一古物,钟鼎既伪,故亦为书家第一法则。但现在由于考古学的发达,钟鼎和甲骨、特别是甲骨的研究,石鼓文已不算是最古的文字了。  相似文献   

9.
宋代《禹迹图》石刻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至今尚存两块,一是立于渭水之滨的西安碑林,为齐阜昌七年(公元1136年)刻石;另一块原勒于镇江文庙大成殿(今镇江师专内),今收藏于长江岸边的镇江博物馆内,是南宋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立石。两者大小相似,内容基本相同。图首方框内都刻有类似前言的文字,即“禹迹图,每方折地百里,禹贡山川名,古今州郡名,古今山水地名。”图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图面所表示的实际范围,东至黄河岸边,南至海南岛,西至祁连山,北至黄河北沿。图内以符号和文字相配合,主要刻有宋代的山水及州(军)的形势和位置。根据石刻上可以辨认的文字统  相似文献   

10.
云峰石刻群     
烟台市所辖莱州市城南十里,有云峰、大基二山,山中多北朝摩崖刻石,其中以云峰山(又称文峰山)《郑文公碑》刻石最为有名,故统称为“云峰石刻群”.云峰山今存大小刻石三十五处,其中北朝十七处.大基山共有刻石二十四处,其中北朝十五处,云峰石刻占今存汉唐之间摩崖刻石的半数,对了解北朝真书全貌,探求隶楷错变,研究我国书法艺术的渊流,都是极为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境内的东汉永寿四年(公元一五八年)“刘平国治关亭颂”刻石,是国内外历史考古学界早就注意到的一块重要摩岩石刻。自十九世纪晚期发现以来,国内不少学者曾予著录、研究,如王树柟《新疆访古录》(此书除著录了王树柟自己对刻石文字的分析外,还附录了王仁俊、叶昌炽对刻石文字的记录、分析)、罗振玉《西垂石刻录》王国维《观堂集林》、黄文弼《塔里木盆地考古记》等书,对刻石均有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12.
郑道昭是北魏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山东省莱州市“云峰刻石”中的“九仙题刻”是研究郑道昭晚年的书法艺术和思想的珍贵资料。但千百年来 ,所能见到的有关资料及现存的刻石仅有“五仙”题刻 ,其他“四仙”题刻既未见记载也未见实物 ,甚至有人对是否有“九仙”题刻提出了质疑。新发现的“四仙”题刻 ,使“九仙”题刻趋于完整 ,解决了“云峰刻石”研究中的一个颇有疑义的重大问题 ,并为研究郑道昭晚年的书法艺术和“爱仙乐道”之风的道家思想倾向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桂林山水清绝,地多瑰宝,各山岩历代石刻,摩崖殆遍。郭沫若同志曾评:“桂林金石富”,非过誉也。清代金石家叶昌炽在其所著《语石》中也说过:“唐宋题名之渊薮,以桂林为甲,其次即为五溪”。桂林历代题名之多,尤以宋代为甚,明清则很少。宋人何以“新诗不作只留名”?当时社会动荡,党派之争,和战之争最烈,文人学者士大夫守口如瓶,免滋挂碍,如是“到此一游”,蔚成风气,此种颓风,在当时是无法阻挡的。  相似文献   

14.
和谐代表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也代表了中华民族最高的向往和境界。“和谐”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十一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它本是用来表现音乐的,表征一种合力和境界:“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左传·昭公二十年),这是讲多种声调的和谐;《晋书·挚虞传》“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则是指韵律的和谐。各种乐器互相配合,不同音符交错相发,演奏出优美和谐的乐曲,我们可以称之为“乐之…  相似文献   

15.
河北、河南金石文献极其丰富,《石刻史料新编》著录收入了《中州金石记》《河南金石志》《保定金石志》《嵩阳石刻集记》等书。另外,今人还编有《嵩山、少林寺石刻艺术大全》《王屋山名胜诗画》等书。这些书籍包含了许多宋人诗歌,今利用这些文献辑得宋代佚诗24首,补充作者9人,又校正了作者及补充字句题序若干。  相似文献   

16.
宋赵明诚《金石录》卷十四“汉巴官铁量铭”注云: 此盆色类丹砂。鲁直石刻云:“其一曰秦刀,巴官三百五十戊,永平七年第二十七酉。”余绍兴庚午岁亲见之,今在巫山县治,韩晖仲云。《金石录》传世宋本有两种:一是全本三十卷,现藏北京图书馆;一是残本十卷(自卷十一至卷二十),旧藏滂喜斋潘氏,现藏上海图书馆。全本书中版心刻工姓名有胡珏、徐亮、胡刚,宋淳熙三年(1176)曾刻舒州公使库本《大易粹言》,龙舒就是舒  相似文献   

17.
“促句”一词最早见于《天厨禁脔》,其创作实践可以追溯到先秦。秦始皇的《峄山刻石》不是促句格,完全成熟的促句格出现在初唐。其创作规则无外乎两条:每句用韵;每三句一换韵。至于篇幅长短,则根据内容需要而定,所谓两叠、三叠之说,均失之查考。  相似文献   

18.
金石学兴起于宋代,而创始人则为著名的学者欧阳修。自汉以来。郡国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多载铭文;碑碣刻辞,出土尤众,以其有资于考证,逐渐引起学者的注意。《四库总目提要》说:“自梁元帝始集录碑刻之文,为《碑英》一百二十卷,见所撰《金缕子》,是为金石文字之祖”。其实,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最早收集碑石拓本为书的是晋代将作大匠陈勰,辑有《杂碑》二十二卷,《碑文》十五卷。梁元帝《碑英》既不见于《隋志》,为时又较晚,金石文字之祖自然要数陈勰《杂碑》了。不过那时收集金石文字,大都只供文人学士们的玩赏,还很少研究的成果。直到宋代,欧阳修才开始集录大量金石铭刻为《集古录》一千卷,用以考订史籍的讹谬,为史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园地。  相似文献   

19.
典故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事过典故”即超越了过去利制所规定的旧例、常规.后人对“典故”一词的理解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指典章、制度.如南来郑樵《通志·总序》云:“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诚认志者,宪章之所系,非老于典故者不能为也.”二是指诗文中引用的有来历出处的故事、传闻、词语.我们所说的典故,一般是指后者.典故,就其来源可分为事典和语典两种.事典,主要是指来源于古代传说或历史故事.如唐李白《赠崔待卿…  相似文献   

20.
褒斜道自汉以后长期成为秦岭南北重要的一条通道。它不仅促进了秦、蜀地区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而且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千百年来,在陡峭的石门一带,人们有的为开通或修复褒斜道而建立功绩者刻石纪功;有的刻石描写褒谷自然胜景;有的则留名题记……。经过漫长岁月的积淀,这些摩崖刻石虽然仅存百余种,但它们不仅是研究褒斜道的重要历史资料,而且也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其电汉魏摩崖刻石十三种世称“汉中全汉”,更是驰誉中外。在十三品中,汉刻摩崖八品,曹魏和北魏摩崖各一品,宋刻隶书摩崖三品,而尤以《石门颂》和《石门铭》对书法艺术界影晌深远。本文试就《石门颂》作一探讨,不妥之处,敬请赐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