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QFII与我国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的目的是在充分考虑其他经济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准确分析QFII持股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率的影响.文章控制了大盘波动率、公司每股收益两个影响因素,通过spearman系数检验和多元回归的方法,对2003~2006年上证A股中QFII持股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QFII持股比例与股价波动率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QFII尚未起到稳定资本市场的作用,其持股可能还会加剧股价波动,投资者不应对其盲目跟从.文章还对如何更好地利用QFII稳定市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的治理难以观察,但是其股价的波动性与其内部治理的效果之间存在关联,内部治理越好,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越大,这样就可以直接利用交易数据来观察银行的内部治理.本文利用沪深两市上市的14家商业银行在2005-2008年间的半年度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银行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与银行的股权结构存在关联.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呈"U"形关系;第2-10大股东中持有股份等于或超过5%的股东持股比例增大能促进股价非系统性波动的提高;银行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与银行的存贷比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也反映出银行内部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机构投资者在过去十几年规模和数量都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其在资本市场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一直没有定论.通过考察2006-2014年机构投资者持股和交易行为,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整体股价同步性偏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股票股价同步性更低,而机构投资者交易的增加却未能降低股价同步性.机构持股和机构交易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机制和对不同规模的股票影响不尽相同,通过进一步考察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行为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发现各类型机构投资者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信托、养老基金和QFII的持股和交易行为都会降低股价同步性,有利于市场信息效率的提高.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提高市场效率,应在继续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同时改善机构投资者结构并优化基金经理业绩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4.
以2008—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Poisson回归从静态、动态及异质性视角分析机构投资者在个股异常收益风险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从持股静态水平上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上升并不会起到稳定公司未来股价的作用,反而会加剧个股在未来的异常收益风险,且这一风险叠加效应具有非对称特征,即持股比重上升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较为明显;从持股动态变化上看,机构“净增持”并不会助推当期股价暴涨,但“净减持”却会加剧当期股价暴跌;从风险叠加效应的异质性上看,[JP2]公司规模越大(机构进出越便利)、机构股权集中度越高时,对异常收益风险的正冲击越强。此次研究对机构投资者在资本市场收益异常波动中究竟是扮演了“稳定器”角色还是“助推器”角色进行了识别,为优化机构投资者监管、防范股价异常波动风险提供了参考依据。[JP]  相似文献   

5.
针对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现象,本文解释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交易的表现特征。通过对封闭式基金持有个股的比重与股价波动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文章研究了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行为对股票市场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封闭式基金的投资行为对股市的稳定是积极的。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改善我国封闭式基金边缘化状况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引入"非理性程度"系数,建立一个考虑非理性程度的单期噪声交易模型,①分析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对我国股市均衡价格的影响,并兼而论述股市的扩容问题。主要结论有:假设只有中小投资者存在非理性行为时,"理性的"QFII能起到平抑股价波动的作用,并且其数量比例越大股价波动越小;②(2)当所有投资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非理性行为时,引入QFII会加大股价波动,QFII数量比例越大股价波动越大,并且与境内机构投资者数量比例无关;(3)提高投资者对股市后市走势的信心可以减小股市扩容(包括非流通股减持)对股价的冲击。最后以近期股市走势验证所得结论。  相似文献   

7.
用多变量分析检验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会得出如下结论:1.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指标托宾q之间存在曲线关系,支持权衡理论(Trade-off theory)。2.托宾q值和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集中度、代表机构投资者的基金比例表示显著正关联,非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水平正相关,但是大股东持股比例集中度在45%左右,非控股股东不能有效地发挥监督大股东的作用,大股东有绝对权利控制公司。  相似文献   

8.
结合中国内地股市发展的基本面环境,研究基金重仓持有股份与相应的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经济联系,探寻基金重仓持股行为背后的价值判断是否基于价值识别要素的理性分析,从而产生对上市公司价值的正确反应。根据对中国沪深A股市场2006~2008年基金重仓股的实证检验,发现:近三年中期报告披露的基金重仓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年初的市净率密切相关。并且,伴随着中国股市的发展状况,每股净资产和每股股权自由现金流指标对基金重仓持股行为也具有显著的影响。表明中国沪深A股市场近年来的基金重仓持股行为,具备一定理性投资的特征。但是,基金重仓持股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反应还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不同的股市行情中机构持股与房地产公司股票收益波动之间的相关性问题,建立面板数据的门限分位回归模型进行检验。证实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中,对于股票收益波动处于不同水平的房地产公司,机构持股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当股市大盘出现极端情形,机构投资者加剧股市波动。大盘大跌,机构持股的促进作用随着股票收益波动的分位点的增大而增强。在盘整市,机构持股比例没有对股票收益波动产生显著影响,但其变动抑制股票收益波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同阶段,利用宏观基本面和微观投资者情绪等因素所形成的市场预期,构造特定的投资者风格,并在考虑融资融券约束的情况下,构建了投资者风格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动态关联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不同宏微观因素在1998—2004、2005—2010和2011—2015三个阶段内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提高主动管理程度能够增强风格转换因子、风格代理变量与基金波动率对股价波动特征的解释力;高涨的投资者情绪会增加市场交易的频率,增加市场波动性;但在融资融券约束下,增加主动管理程度却会减弱市场波动性,投资者风格转换次数越多,对股价冲击也越大。1  相似文献   

11.
股价崩盘会严重危害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破坏金融市场秩序。文章选取2007—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会计稳健性和股价崩盘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股价崩盘风险越高;企业会计政策越稳健,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越低;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能够降低由机构投资者持股引发的股市崩盘风险。文章的实证研究结论对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和认识运用稳健会计政策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建了保险股价波动的个体与整体模型,分析了经营绩效和市场情绪在保险股价波动中的作用。实证表明,保险股价具有自回归特征,短期内不会大幅偏离;保险股价与承保业绩反方向变化,反映了承保业务的周期性;保险股价与上证指数同方向变化而与深成指数反方向变化,反映了保险股大盘股的属性;保险股价易受财政金融政策的冲击,对系统性风险敏感。股价剧烈波动会影响上市保险公司的发展,监管者应引导保险人及时披露信息,上市保险公司则应适时实施股价维护。  相似文献   

13.
运用2010-2011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模型对机构持股、证券分析师跟进与股票波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持股会增大股票市场波动,股票市场波动与机构持股比例呈倒U型关系;证券分析师跟进对稳定股票市场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波动较大的股票对证券分析师仍具有吸引力;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证券分析师跟进呈正相关关系;证券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更多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4.
流动性究竟能够稳定市场还是给市场带来危机?文章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探讨了股票流动性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促进了股价崩盘风险,因而并没有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随后,从“治理理论”和“短期行为理论”两个角度对影响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二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较低、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时,股票流动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既丰富了股票流动性及股价崩盘风险的相关文献,也给管理层及上市公司从微观视角认识股价崩盘风险提供新思路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政府治租是理解中国股市规范化发展的重要维度,通过分析我国政府治租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1)政府治租之后,事件公司高管人数没有显著变化而持股比例显著下降,高管事后持股比例不及事前的一半;(2)政府治租之后,公司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显著提高,但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却显著下降,大股东之间制衡能力增强。在控制变量方面,规制行业中的事件公司高管持股比例波动幅度明显较小,并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虽有下降但不显著。结合中国转型期的体制背景,有必要加快资本市场体制改革的步伐,引入外部竞争机制,强化市场监管,从而抑制上市公司寻租。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相关性,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以熵值法得分衡量上市公司绩效,以上市公司用于股权激励的股本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作为解释变量,对公司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得出以下结论:高管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 高管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区间效应 公司规模对高管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影响显著 公司成长能力对高管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7.
以2001-200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结构如何影响管理者控制成本这一独特视角出发,对企业股权结构与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现金持有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股权集中度,前十大股东持股份额的变异系数与企业现金持有存在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现金持有之间并无显著关系。分析指出,同时存在两种效应在影响企业现金持有量,即第一大股东有效监督效应和前十大股东利益合谋效应,且后者效应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18.
深圳证券市场行动型股价操纵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动型股价操纵是股价操纵形式之一 ,国外理论界在其获利可行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研究 ,但国内目前还很少见到这方面研究成果。鉴于此 ,本文拟以 2 0 0 0年披露资产重组信息的 4 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通过对样本公司不同时段大户持股集中度、股价比较及引起大户持股集中度变化原因分析 ,检验我国股市行动型股价操纵现象的存在及实际获利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十三五”期间,海南省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表现出了股价长期稳定性较差,上市公司易受股价波动剧烈而造成的市值不稳定问题。因此,探讨作为海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代表的上市公司股价的长期波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相关政策制定者、上市企业自身以及各类投资者的风险管理决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基于海南省不同经济行业增长的多种月度统计指标,如工业增加值、全社会用电量、民航客、货运量、接待过夜人次、旅游收入和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等,本文运用混频数据GARCH模型(GARCH-MIDAS)考察了不同行业发展水平对海南省上市公司股价长期波动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首先,除了民航货运量、离岛免税购物金额和各项贷款余额外,大部分经济统计指标的变化可以对海南省上市公司股价的长期波动性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其次,民航客运量的增加对上市公司股价的长期波动性具有最大的稳定作用;第三,反映旅游业发展水平的过夜人次和旅游收入可以显著平抑海南省上市公司股价的长期波动性,但过夜人次的增加可以从直接和间接两个角度对股价的长期波动性产生相对更强的稳定作用;最后,反映工业和房地产发展水平的工业增加值、全社会...  相似文献   

20.
从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和客观性的角度入手,构建了一个会计信息质量的综合指数,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持股与会计信息质量之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对上述相关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经理层、董事、监事的持股比例均与会计信息质量正相关;股权分置改革使得持股的董事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之相关性由不相关变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