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飞亮:曹老师,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的采访.本次的学术访谈,缘起于《甘肃社会科学》赵国军先生之托,对于我本人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您在古代文论、中外文论、比较文学和大学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作为您的学生,借此次机会,我主要向您请教与比较文学密切相关的问题.有人认为比较文学从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到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之后,好像发展乏力,西方比较文学界很少听见新的声音,反而是不断有人唱衰比较文学,如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在1993年就说"今天,比较文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来已经死亡了".  相似文献   

2.
刘青汉(以下简称刘):雷先生,您好,承蒙<甘肃社会科学>董汉河先生盛意,作为您的学生,我非常荣幸地向您请教一些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方面的问题,恳请您赐教.  相似文献   

3.
邹赞(以下简称邹):乐先生您好,<社会科学家>杂志近年来开设了"名家访谈"栏目,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反响.编辑部委托我对您进行一次学术访谈.同时借此机会向您请教一些比较文学方面的学理问题.您曾经担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长期担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也是中国比较文学专业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可以说,您的学术生涯与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紧紧牵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为<社会科学研究>30华诞写一篇小文,就我个人来说,的确是有感而发. 在拙著<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的"后记"中,我曾发自内心地向为数不多的几家刊物致谢;其中一家是<社会科学研究>,同时也感谢了几位从未谋面的编辑,其中一位是<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的李琏生先生.如此认真地致谢,表明我只是一个寻常人,因为真正的"人物"通常是受恩不谢的.之所以不谢,意在暗示自己发迹后将有以重报,其中包含着不同寻常的自负意味.但也正因为我只是一个寻常人,也就更能见出<社会科学研究>在我的学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在学术上的些许成绩是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提携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一、学术经历 马世年(以下简称"马"):徐先生,您好!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受《甘肃社会科学》前主编董汉河先生的委托,对当前的一些学术名家作学术专访,以揭示他们卓越的学术成就以及沉潜在那些成就之后独特的学术动机、兴趣、理念与方法等.很高兴您能接受我的访谈.  相似文献   

6.
一、学术追求:文史哲的融会贯通 马世年(以下称简"马"):谭先生,您好!我受<甘肃社会科学>编辑部的委托,给您做学术专访,很高兴您能接受我的访谈.  相似文献   

7.
正学术开端:孤军深入的出场张晓琴:陈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的访谈。受《甘肃社会科学》杂志杨文德先生委托,对您进行这次访谈,也想借此机会请教一下您有关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思考。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是为数不多的兼文艺理论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于一身的学者,同时您有关德里达与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学术影响。前段时间做您的学术年谱时,发现您进入学术领域较早,著述也非常丰厚,学术著作二十余部,中英文学术论文则有  相似文献   

8.
马慧娜:童老师,您好!我受<甘肃社会科学>编辑部赵国军先生的委托,与您作一学术交流,很高兴您能接受我的采访.首先,我想请教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您的理论研究重心一直在不断变化发展,您的一些研究在当时的学术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些研究对文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天我想就您这段时期的学术思想提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邓锡斌:蒋老师,您好.感谢您忙中抽暇接受我的采访,此次学术访谈缘于《甘肃社会科学》编辑部赵国军先生之托,对我也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您在宗教与文艺、古代文论、文化诗学批评及城市诗学、文艺文化学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这次访谈主要就您近十年来在城市诗学、文化产业和消费时代文艺存在方式和意义等问题进行请教.  相似文献   

10.
苏永前:叶老师,您好!我受《甘肃社会科学》主编胡政平先生委托,很荣幸能对您作一次学术访谈。近年来,在推动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学科发展上,您不断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