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从战国开始,"为"就可作为一个焦点标记词用以标示焦点,由于选择问对标记焦点有特殊的需求,从东汉末开始进入选择问句,成为标记选择问各项的焦点标记词。宋代"为"又逐渐为焦点标记词"是"代替,形成了现代汉语选择问格式的雏形。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范围副词"光"的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得出"光"除了限定范围,还具有强调作用,常带有说话人较强的主观化倾向,多用于表达不满、抱怨等消极感情。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搭配时,"光"标示句子焦点,充当焦点标记,同时在语义上存在besides和except之分。此外,"光"与不同的结构组合时,辖域也有所不同,与句首名词或名词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时,辖域为相应的名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但与主谓短语组合时,辖域则由具体的预设信息而定,此时"光"的辖域即为句子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生成语法中的X阶标理论(X-bartheory),任何短语和句子都是向心结构(endocentric),都有一个中心语(head),中心语前面有一个标志语(specifier),后面带有补语(complement)。否定词not是一个自由句法词汇,总是要插入到所在简单句的某个位置上。因此由not构成的各种N-结构是以not为标志语,各类AP,NP,VP为中心语的结构。否定标记词于是就具有了限定否定范围的句法作用。否定焦点是在否定范围内,实际被否定的成分,它是句子语义的重心所在。除受否定标记词的限定外,也受语境预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副词"光"修饰名词曾经得到广泛关注,限定句首名词的副词"光"与名词谓语句中作状语的"光"意义和句法表现都不相同。限定句首名词的"光"表示仅从某方面考虑,与主观认识中的整体成分形成对比,促使其后的成分转换为具有话题性质和焦点性质的话题焦点。"光"具有引导和标示话题焦点的作用,是典型的话题焦点标记。话题焦点标记"光"主要出现在三种格式中,可以引导名词、动词、介词短语等充当话题焦点。  相似文献   

5.
副词"可"具有多种语气功能,得到了广泛关注。有学者对语气副词"可"的功能进行统一解释,认为"可"是一个标示话题焦点的焦点敏感式。但是,"可"能够出现在独立的句子中,其前面的成分可以省略,主语有时不表示对比,这些都与话题焦点的性质不符。"可"的作用是强调其后的成分是对比焦点,"可"应当是标示对比焦点的焦点敏感式。  相似文献   

6.
疑问代词"谁"有疑指、虚指、任指三种用法.但只有主语、宾语位置上的疑指代词"谁"可以有条件地接受焦点标记词"是"的标记."谁VP"做单句和谓语时,疑指代词"谁"大都能接受"是"的标记;"谁VP"做主语、宾语、定语时,疑指代词"谁"都不能接受"是"的标记."谁"做动词宾语时,不能接受"是"的标记;"谁"做介词宾语且"P谁"做状语时,"谁"才能接受"是"的标记.  相似文献   

7.
晋语的时制标记"来、也、了、嘞"兼有表语气的功能。首先,这些词既属于时制助词,又有单纯表语气的作用,因此应分为两个同形同音词。其次,它们在表时制的同时往往兼表一定的"申明"语气。通过对句子及时制标记所表语义的离析,可以观察到时制标记功能中兼有语气功能,以及时制标记向语气词的语法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谈与焦点标记“是”有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的焦点因受强调的强弱不同而有程度的差别焦点在不同的句子中可以分出强弱;同一个句子中有多个焦点时也有主焦点和次焦点;同样一个主焦点,可以用一种手段,也可以同时用两种或多种手段加以强调.本文主要考察了加强焦点力度和区别焦点层次的手段"是"加在疑问词前加强焦点力度;"是"重读;"很是"、"最是"也是一种焦点的加强等.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语用平面的焦点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点是发话人着重强调的信息 ,可分为自然焦点和对比焦点。自然焦点是句子未知信息中的核心、重心 ,在汉语中一般位于句末 ,它经常出现在静态的孤立句中 ,是一种无标记形式。对比焦点是发话人根据表达需要着重强调的信息 ,这种信息既可以是已知的 ,也可以是未知的 ,其表现形式是运用标记词和标记格式 ,是一种有标记形式。自然焦点和对比焦点不能在同一个句子中共现。  相似文献   

10.
作为副词,"有"可以和体标记、副词、时间词、形容词等连用,也可以单独运用。通过"有"的运用,进一步验证了将"有"定位作"副词性确认标记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转化类话语标记是指原本具有概念意义的词或短语不再表示概念意义而只表示形式意义,从而具有话语标记功能的词或短语。由于转化类话语标记是由表概念意义的词转化而来的,因此,它在意义上发生了变化。意义上的变化,又导致了其功能上的变化。总之,意义上和功能上的变化,使之成为句中的随意成分,这些要素就构成了转化类话语标记的辨析标准。  相似文献   

12.
标记主位的语篇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信息重组的重要手段,标记主位具有六种不同的语篇功能:语篇背景的设置功能、语篇话题的导入功能、承上启下和语篇扩展的功能、突出语篇中焦点信息的功能、强势对比语篇语义信息的功能、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功能.而且,在同一语篇中,标记主位不是只起到一种语篇功能的作用,而是同时起到多种语篇功能的作用,从而使语篇构成一个统一的语义整体.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中存在一些专职的语用功能词,如语用成分标记词、语气词、语篇关联成分以及通常所说的“语气副词”等。它们主要体现语用功能,只能出现于动态的句子中,通常不能在静态的短语中出现,属于语用层面上添加的非线性因素,现代汉语的词类体系应对它们的作用和地位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交际特别是网络中,新被字句(如"被自杀"、"被代表"等)屡见不鲜,俨然成为一种很受欢迎的固定表达。在新被字句中,"被-"是一种标记,但未必是被动标记。新被字句从传统被字句中剥离出来,"被"的意义经历了语义浓缩,被"专化";其后又作为一种原型义参与到其他词汇的组合中,构成"被XX"词族,且被赋予新的语义,这是"类化"的过程;最后,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被-"在保留基本语义的基础上,失去了某些语义特征,这就是"泛化"。在此过程中,"被-"标记逐渐完成语法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作为信息重组的一种重要手段,标记主位有两大基本功能,即信息传递功能和语篇功能.信息传递功能表现在传递已知信息、送达新信息、强势对比信息、突出焦点信息等方面.语篇功能表现在设置语篇背景、衔接与连贯、承上启下等方面.恰当地运用标记主位,可增强话语及语篇的感染力、和谐性.  相似文献   

16.
介词框架“P…来说”的标记和话题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词框架"P…来说"既具有标记话题的功能,也具有将非话题成分话题化的功能。这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介词宾语x是否可以单独担当话题,二是介词P的虚化程度。当x可以单独承担话题功能时,"P…来说"的话语功能是标记话题;当某些虚化程度较低的介词介引的x不可以单独承担话题功能时,"P…来说"的话语功能是将x话题化。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中,有一个重要表时标记“的”。表时标记“的”所在句子即为表时“的”字句。文章从语义入手,在外显作用、表义重点、使用条件、否定对象、分布位置、语法意义等方面,对表时标记“的”进行了多维度语义考察。考察结论;外显作用上具“外显已然”语义特征;表义重点上具“凸显焦点”语义特征;使用条件上,句类选择具“倾向认识句”语义特征,谓动选择具“唯动作性”语义特征;否定对象上具“否定凸显焦点”语义特征;分布位置上具“唯谓后性”语义特征;语法意义上具“强化现实性”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讨论了作为功能词的主题标记和句中语气词,并比较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主题标记分为专用与兼用两类,并发现所谓句中语气词,因具有标记主题的功能应被看作兼用的主题标记处理。提出判断句中语气词是否为主题标记的两条标准,即分别考察在结构上其前成分能否占据句法分析中的主题位,以及功能上其前成分能否引入或对比新信息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话语标记的语用性与大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标记是说话者在构建话语信息时为达到一定交际效果而特意插入的成分,用以引导受话者按照其预期的愿望理解话语信息,减少受话者对话语进行加工处理时所需付出的努力。在大学英语阅读中,获得中心意义、了解语段分割、预测语篇发展和判定作者态度是阅读能力的组成部分。而话语标记在聚焦信息、语篇视点、语篇预测和作者语气方面都起着制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话语标记一般指位于句法结构之外、没有命题意义且仅限于句子开头位置的词或短语。话语标记有助于连接语篇观点并使语篇保持连贯。以《杀人者》为研究对象,从语篇的层面分析了其主人公尼克使用的话语标记是如何衔接整个语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