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一个绕不开的人物——瞿秋白.在党的幼年时期,中国革命十分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瞿秋白积极从苏俄引进、翻译并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在结合中国革命实际中不断探索实践,寻求解决当时中国革命和道路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但如此,瞿秋白还将革命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加工、整理、创建成理论,他的中国革命的正确思想理论为毛泽东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成为毛泽东思想的奠基者.瞿秋白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重大的不可磨灭的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是党幼年时期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过卓越贡献。继李大钊、陈独秀之后,瞿秋白承担起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任务。在他的努力推进下,马克思主义开始以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形态出现。在瞿秋白短暂的革命生涯中,他一直主张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指导中国革命,他较早提出"革命的理论永不能和革命的实践相离"这一重要命题。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并形成丰富的理论成果,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是党幼年时期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为宣传和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各种原因,瞿秋白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始终没有摆脱与生俱来的"绅士意识",始终没有摆脱对苏俄经验和共产国际决议的迷信,在其革命生涯后期,瞿秋白对革命产生了消沉情绪,对自己的革命生涯作了过度的自我否定.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及其在探索过程中的经验和失误,对我们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核心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瞿秋白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努力学习并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为中国革命理论的形成和道路的探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开拓性的贡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邓会君 《河北学刊》2014,(3):191-193
瞿秋白和李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中作出了卓越贡献。瞿秋白是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第一人。李达对瞿秋白的思想进行了拓展,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阐释,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材体系进行了整体性的构建,创造性地给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内容和意蕴。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三个代表”思想论述的重要观点和结论 ,集中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它所展示的科学内容和方法 ,在新的实践和时代条件下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宝库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张闻天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他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二是,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了开拓性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理论创造和实践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初期,知识分子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思想和中国实际。他们带着"士阶层"的旧有意识去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又以马克思主义来反观自身的绅士意识,在马克思主义与士阶层之间,书写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早期历史。瞿秋白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9.
瞿秋白在为中国革命英勇奋斗的十多年中 ,表现出忘我献身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四大精神特征。他在担任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工作期间 ,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勇于探索、坚持和发展真理 ,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0.
瞿秋白是早期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探寻瞿秋白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心路历程,有助于把握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瞿秋白从厌世观到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心路历程,凸显其各个阶段思想的轨迹。从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朦胧到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质的升华,再现瞿秋白马克思主义现形成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是早期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探寻瞿秋白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心路历程,有助于把握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瞿秋白从厌世观到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心路历程,凸显其各个阶段思想的轨迹。从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朦胧到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质的升华,再现瞿秋白马克思主义观形成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12.
钟德涛 《江汉论坛》2003,2(12):23-2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密切相联的重大问题。迄今为止,在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上,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最大。本文以史为据,指出: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行者和伟大旗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开辟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奠基者及其事业的开拓者毛泽东的艰辛探索所取得的思想成果及其积累的实践经验,为后来形成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瞿秋白集革命家和文艺家于一身,他把无产阶级革命家救国救民的热血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铸魂育人的豪情书写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他系统翻译并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积极领导“左联”和苏区的文艺工作,强调辩证唯物论的创作方法及走文艺大众化的道路,提出无产阶级要掌握文化领导权并推行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思想。他的文艺理论与实践,开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先河,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中展示其旺盛的生命力,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不断创新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动力、理论提升、理论拓展的分析,阐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贡献;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创新价值;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创新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纵观刘少奇的一生和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主要有四大贡献:一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斗争策略的贡献;二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党理论的阐发;三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理论成果的系统总结;四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发展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邓中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探索及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党的早期领导人、革命理论家、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邓中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首先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无论是在革命实践方面还是在革命理论创造方面,他都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个伟大成果:一是中国革命时期形成的毛泽东思想;一是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没有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没有终结,还有一个进一步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尚庆飞  张明 《东岳论丛》2011,32(7):64-69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国化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和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并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经验加以阐述。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双重结合"原则,即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人民群众中朴素辩证法相结合。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国化的方法论特色,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并形成指导实践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革命史上 ,我们党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和最重要的贡献 ,就是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从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以马列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指导思想 ,开辟了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道路。在纪念毛泽东诞生 110周年的时候 ,我们结合新的实际颂扬他的这一历史功绩和贡献 ,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特点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逐…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程、特点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开放性。它们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卓越贡献,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