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传统工业化理论强调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不同,印度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服务业推动的。在对传统工业化理论进行了重新认识后,本文认为在新的国际分工和技术条件下,服务业同样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就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通过发展服务业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新一轮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张培刚先生说过,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腾飞必须进行工业化。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发展中的大国显然对工业化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针对中印两国的基本国情和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及经济发展的前景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印度在发展信息产业方法、人才培养机制、面临问题方面给我国的启示,最后得出中国应该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3.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中资源需求的爆炸式增长,主要来自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型性、粗放型增长方式,承受了巨大的国内外压力,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现代市场主导型模式的指引下,中国经济实现高消耗向低消耗的增长模式转变势在必行。但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目标与政府自身的角色定位始终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打破窘境的出路在于:更新发展理念,优化经济结构,促进节能、减排,依靠科技进步,深化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分析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潜力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算1991-2008年相关因素对样本城市深圳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知:长期以来,该市经济增长模式属于要素推动型,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1.09%;而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上升,表明其经济正逐渐向依靠资本和TFP共同推动的增长模式转变。由此可知,逐步加大TFP的贡献率是集约型城市实现经济高位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相似的原理与不同的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和印度两国经济高速增长,这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的格局,并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中印两个文明古国在长期停滞后重新实现经济增长,证明了市场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动力,有利于世界消除贫困、控制人口,因而有着多方面的世界意义。由于制度环境和初始条件不同,中印两国的发展模式也不同,这表现在市场化路径、开放模式和增长道路的差异。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印两国都面临着挑战。两国共同的问题是坚持通过创造财富来消灭贫困而不要搞平均主义。中国还需要深化以农民土地所有权、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私人财产所有权为重点的产权改革,印度则需要改革其限制社会流动、压抑经济活力和削弱人力资本投资的种姓制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需主导型经济是与出口导向型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经济自主发展、居民消费主导、大国发展战略、产业高度发达、高度对外开放等特征。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是确保中国发展战略目标实现、提高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加快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改善中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要求。要在推动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上取得明显效果,必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提升、政府财力与公共服务、城市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等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2000年以来,由于印度经济高速增长,印泰双边关系密切,两国政府积极推动等原因,印度和泰国之间的商品贸易获得了高速发展,双边贸易规模扩大近11倍,贸易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尽管目前印泰商品贸易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印泰商品贸易还将进一步发展。印泰商品贸易的发展,对中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泉州、温州两市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两市经济高速增长,形成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两市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保证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比较研究两市技术创新模式,总结成功经验,寻找工作差距,有助于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效果,对于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带动大部分地区,实现共同发展,邓小平在1985年提出的这一关于中国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战略思想至今仍是正确的.从2006年开始,中国经济的增长引擎已经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故此,即使中国的沿海地区受到了欧美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但中西部地区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代面临终结”这一断言是有失偏颇的.在地区差异大且多态的发展阶段,依靠“自上而下”地推行产业政策的办法来实行整齐划一的产业升级是难以成功的,应该继续允许和鼓励地方试验和创新.如果存在着“中国模式”,那么中国的模式就不止一个.  相似文献   

10.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推进经济集约型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性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人、组合和使用。经济增长方式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物质要素的投人来增加产品数量,以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要素质量改进和优化配置来提  相似文献   

11.
对外开放在推动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变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外开放打破传统观念,指明改革方向,为转变中国经济模式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推动了经济体制模式的转变;同时,对外开放推动农村工业崛起,打破“城乡二元” 模式,促使中国走向全面工业化道路;促使封闭的“进口替代”模式转向“出口导向”模式,推动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以对外开放推动经济模式的转变是中国特有的经济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2.
构造以生产率为权重的产业专业化指数,运用1988年至2007年中国28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研究贸易开放度、产业专业化与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的关系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以生产率为权重的产业专业化指数促进了省区经济增长,中国省区存在MAR外部性.中国省区的经济增长仍然依靠投资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为主,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为负数.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专业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呈现地区差异,中部地区依赖于资源密集型产业,其产业专业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超过东部地区,东部地区逐步转变为以贸易开放和人力资本为推动力的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印经济改革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情相近的中国与印度,目前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发展中大国。两国经济改革的背景、内容与结果有诸多共同特征,但两国经济改革的力度、路径等方面的差异性,却导致两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比较两国经济改革模式,分析两国不同经济发展的成因,揭示两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持续30余年的高速增长以及2010年以来增速下降的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学界热议的话题之一。依据工业化生产供需关系、市场饱和与经济增长间的基本关系,工业化生产方式拥有极强的快速扩张能力,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从人口、消费和市场获得的巨大红利,共同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工业化生产面对的社会需求总是相对有限的,最后总要面临市场(相对)饱和问题,从而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甚至会转入中低速增长状态。中国经济目前就已进入市场(相对)饱和所导致的增速下降阶段,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将主要依靠消费升级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力度的加大 ,国债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 ,在国债投资效率不高的情况下 ,我国经济增长基本上是依靠国债积累率 ,进一步说是依靠国债规模投资的推动。本文在重点分析国债规模投资形成机理的基础上 ,提出三条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一直存在着争议。作者为了探究金融支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县域经济的长期增长要依靠县域金融的支持;发育良好的金融市场以及畅通无阻的传导机制有利于推动县域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及经济增长;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长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显著原因。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印度开始实施“东向政策”,大力推动对东盟的经济外交,积极推进大国战略,印度与东盟的关系也因此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双方已经建立起了一系列的对话机制,并决定成立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额也呈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国力的增强,印度有进一步加强经济外交的趋势,与东盟的合作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8.
高投资推动了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这种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通过永续盘存法估算出1978—2009年的中国资本存量,对中国高投资现实进行了描述。对资本生产率指标的考察表明,中国经济的高投资增长模式导致了资本生产率指标的日益恶化,这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运用1980—2004年间相应经济指标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更多的依靠信贷规模扩张来推动经济增长,而东部地区更多的依赖于金融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1978-1998年双轨制时期,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经济计量模型和统计数据分析表明,相对于投资和出口两个动力要素,双轨制时期居民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作用最为突出,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动力。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在两种体制摩擦、较量与转轨的互动下,中国居民消费形成了在主体上依靠城镇居民、结构上依靠物质消费、层次上依靠数量扩张、市场上依靠国内市场的过渡型消费动力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