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后 ,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的一大难题 ,然而时过境迁 ,自 1 996年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来 ,一个不常见的问题———通货紧缩出现了 ,鉴于通货紧缩的危害性一点也不亚于通货膨胀 ,因此探明目前我国通货紧缩的状况 ,摸清其产生的深层根源 ,并探讨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反通货紧缩对策 ,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我国的通货紧缩现象通货紧缩是“减少货币发行量以提高购买力或减轻货币贬值 ,并引起物价普遍下降的过程。通货紧缩与经济周期中的萧条阶段相关 ,当经济进入萧条阶段时 ,银行收缩银根 ,减少信贷 ,这就引起了通货紧缩 ,进而…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走入通货紧缩当中不是因为我国经济进入了广义的流动性陷阱当中,也不是因我国在利率下调过程中没有改变真实利率依然偏高所导致,通货紧缩的成因有其制度、政策及其操作失误等多方面的原因,而且,通货紧缩这一经济现象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3.
论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从分析近年来我国通 货紧缩的现状、特点及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入手,对通货紧缩给经济造成的危害 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面临较为严重的通货紧缩,给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带来很大压力.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通货紧缩的成因,提出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角度引导我国经济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自 1996年实现“软着陆”以来 ,一直处于经济周期的低谷 ,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势态。本文通过反观我国的经济金融背景、货币政策措施 ,对通货紧缩条件下的货币政策进行效应分析  相似文献   

6.
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是但当前我国经济的特点,它是由我国经济及其发展阶段的特殊性和制度建设的特殊性决定的.通货紧缩将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方面影响我国经济今后的增长.我们应在已有的政策选择的基础上,寻求新的政策取向,抑制通货紧缩,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学术界对我国是否出现了通货紧缩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刘树成在1999年9月20日《经济日报》著文指出,之所以有这些不同的看法,首先是因为对“通货紧缩”一词的理解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定义。1.“三要素”定义认为,通货紧缩应包括价格水平、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率这三者共同的持续下降。但对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却有两种不同的标准:一种认为必须是绝对量的下降,即货币供应量的负增长和经济增长率的负增长;另一种认为是相对量的下降,即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下降。2.“两要素”定义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和…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98年到2002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通货紧缩,而对这次通货紧缩的性质判断又显得极为重要,因为它会影响经济政策的方向和力度.从其产生的国内原因和国际背景来看,我国这次出现的通货紧缩应属调整型通货紧缩,而非衰退型通货紧缩,所以在货币政策方面,利率可以做些调整,但货币供应量的增幅不能下降;而财政政策的选择则也应有所改变和侧重.  相似文献   

9.
在如何治理通货紧缩这一问题上,我国总是从刺激需求入手,来启动经济.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步入了误区.我国通货紧缩的生成机理是由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所造成的,由此必须从供给入手,努力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彻底打破通货紧缩的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鉴于通货膨胀带来的各种危害和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多年来实行稳健谨慎的货币政策,从而使通货紧缩问题成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从长期来看,通货紧缩的危害性要大于通货膨胀,甚至导致经济崩渍.本文在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世界经济状况和中国经济形势,对通货紧缩的成因和危害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针对中国通货紧缩问题试探性的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