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提高农民文化的全面素质,对於贯彻落实“科技兴国”战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有效地开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移到领先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轨道上来,具有极其深远而重要的意义。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极大比例,同时,中国也是一个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为低下、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後的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要靠科技,科技发展要靠人才,人才培养要靠教育。在农村农民科学文化教育中,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学校大有作为。关键在於我们要抓住机遇,找准自己的定位,在改革中求发展。国发…  相似文献   

2.
以中国农民问题为核心的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 农民、农业及农村问题同可持 续发展问题是涉及现阶段全国约9亿农村人口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如果我国能成功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不仅有可能按照预期目标实现以山川秀美为基础的现代化,而且也将给全球环境建设及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农民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问题、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当前全国约9亿农村人口中,农民综合素质将取决于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从可持续发展与农民问题的角度分析,它既是一个经济与政治的问题,又是一个生态建设方面的问题。在经济方面,我国农民现实的收入水平同广义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中国12亿人口,有9亿多是农民。因此,农民不富,中国就富不起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安徽省率先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得到超常规的高速发展,从而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大幕,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中又不断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负担不断加重等矛盾严重阻碍着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如何深化农村改革,已成为推动农业生产继续高速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成功的探索:安徽河北的公粮制改革成效卓著  众所周知,财富的积累一靠…  相似文献   

4.
一是正确处理多数人和少数人的关系,着眼于大多数人的利益。在我国,11亿人口中80%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就不会有中国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就不会有中国的稳定,这是中国国情的显著特征之一。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党的工作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首位,这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科学总结和基本方针。改革涉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以上。农民的收入状况,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如果不能使他们的收入持续增长,广大的农村难以长久稳定,其后果将令人担忧。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出路是很多的,但是,青岛市的发展成果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建设发展开放型农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一)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  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问题。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思想。本文全面阐述了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想 ,并从我国当前实际出发 ,阐明了邓小平这一思想对当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发展农村经济 ,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世纪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邓小平的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对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的论述 ,旨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消除饥饿和贫困 ,促进农民致富 ,倡导全民控制人口、保护资源和环境 ,以发挥农业系统的可持续功能 ;对科技、教育和人才辩证关系的分析 ,集中于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农”战略 ,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农业高校应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农战略的目标为工作中心 ,改革旧的科教体制  相似文献   

8.
人口城市化是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当前经济改革中,我国的人口城市化出现了什么新情况,还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针和措施?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现就辽宁的人口城市化问题谈谈看法。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改革为人口城市化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人口城市化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是必须有充足的粮食供应。经济改革以来,辽宁每一农业人口提供的主要农产品逐年上升,市场对主副食供应明显改善,1983年粮食收购量第一次超过销售量,农民进城吃饭方便了。调整产业结构,搞活农村经济,为农民务工经商提供了较多的原料、货源、资金和市  相似文献   

9.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和农业经济中的主要问题。改革和实践都证明,农业产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出路,而农业产业化又必须以品牌化作为途径。因此,本文运用农产品品牌化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增城菜心这一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现状及其运行机制和政策措施等,从而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并就下一步如何改进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拥有8亿农民,农村人口占2/3的农业大国,中国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而且对农村社会的全面快速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进行思想教育,是团结工农群众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时至今日 ,我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已经走过了2 3个年头。在这些不平凡的岁月里 ,伟大的中国农民 ,在中国共产党一系列新的农业政策的激励下 ,把中国的农产品供给推上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高峰 ,使亿万中国农民一步步摆脱贫困、达到小康并正在走向富裕。过去的成就得益于改革 ,未来的发展需要更进一步的改革。探索改革规律 ,研究发展对策 ,是时代赋予当代农业经济工作者的崇高而伟大的责任和使命。郭翔宇、曾福生、刘葆金主编出版的《农业经济专题研究》一书 ,就是以探索我国农村经济改革规律 ,研究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现实…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 ,他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提出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 ;邓小平同志认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 ,二靠科学 ;要依靠改革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他提出了实现农业“两个飞跃”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其基本思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作为一个农民占大多数人口的大国,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问题关系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但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因素,如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之弊端、农业比较利益和农民素质均偏低、农业科技相对落后、农民结构性失业等。文章在分析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探索有助于加快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1946年11月,湖北省立农学院发行的《农业学报》创刊号,收录九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分析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弊端——知行分离;阐明近代中国农业教育的目标——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对农业科技的研究(湖北省的土壤改进)及学科前沿成果(主要是美国农学界研究成果)的介绍;农民问题(“农民”概念分析及农业劳动力问题阐述)。学报内容体现了湖北省立农学院的教师们对农业教育、农业科技与农村及农业发展的基本宗旨与规划,并可从中窥见近代中国农业教育、农业科技以及农业与农村社会的诸多问题。从《农业学报》到今天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与社会科学版,学报的内容不断丰富,形式在发展变迁,而学报的宗旨始终是致力于中国农业科学、农业教育、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一个农业和农民大国,近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居住在农村.制约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研究和思考中国现实一切重大社会问题,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形成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建国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层面,只有从制度伦理的高度给予农民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的国民待遇,从政治和经济意义上使农民成为真正的"自由人",才能彻底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民工潮”现象的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工潮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改革深化的过程发展起来的农民和农村人口的临时性的机械迁移,是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新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机制运行引发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从另一种视觉来看,民工潮包含的两个社会流动过程涨潮(农民从农村向城市流动)是一个下降的社会流动过程,而落潮(民工回乡)是一个向上的社会流动过程.民工潮是增强我国农村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对我国城乡的稳定发展也有特殊的积极意义.对民工潮的疏导是长期性工作,除了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乡镇经济发展,让农业剩余劳动力尽量就近转移外,政府的服务工作和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农村教育,这里并非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指的是农村学校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随着全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农村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我国农村教育的特殊地位我国是农业大国,十亿人口,八亿农民。人口结构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农村教育的特  相似文献   

18.
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大事。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了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农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靠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农业进一步发展问题的出路何在?笔者认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在于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按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要求,走产业化、专业化、企业化经营的路子,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  一、我国农业发展的问题与现状  从农村改革20年的历程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一系…  相似文献   

19.
农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绝不是个短期、权宜的问题,而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而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主要靠人来完成。因此,调动广大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农业工作的前提。这就首先要靠政策来加以保证。 有资料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在30%左右。仅杂交水稻一项的推广,20多年来就累计增产粮食近百亿斤。由此可见,农业科技的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发展农业生产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发展我国农业生产靠的是什么?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本文试就科技兴农的重要地位、目前农业科教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走出困境的若干对策等问题,作一些初浅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