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对有效约束和规范国家公务员的行为,促进廉洁从政,树立政府和公务员的良好形象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构建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还面临诸多障碍,难以有效监督公务员的财产状况。分析提出加快立法进程、加大监管力度、扩大主体范围、完善配套措施、建设廉政文化、借鉴国际经验等多维路径,以尽快完善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使之成为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利器。  相似文献   

2.
在"四元互动"模型视角下显示,一个较为完善的财产申报制度应包含公务员群体对财产申报制度的广泛接受,完善、细化的法律法规体系,权威的申报受理和审查机构,向公众公开的财产信息,发展成熟的大众媒体,畅顺的公众监督渠道。唯有如此,才能解决我国现行的相关制度处于外部监督缺乏、内部监督不力以及由此导致的财产申报制度作用难以发挥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理据、缺失及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有四重理据,即公务员财产申报契合其社会角色担当、彰显现代法治精神、体现公众知情权与公务员隐私权的博弈、因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境遇.检视该制度在我国的演进,其倡响于民间而失声于政府,并面临诸多缺陷与阻力.构建我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有三个进路:在宪法框架内渐进推动该制度立法、完善该制度的基本架构及健全相关配套措施,以期获得制度治腐功效上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山西运城学院政法系教师、行政管理专业硕士黄静在《终端反腐———我国应建立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刍议》来稿中指出:国内外财产申报制度的立法实践为我们制定和实施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制度提供了经验和教训。财产申报制度可以充分利用第二代IC卡公民电子身份证号码唯一终身  相似文献   

5.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立法已被世界公认为最为有效的反腐方式, 也是法治反腐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卓有成效地实现法治反腐, 就必须尽快制定一部单行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 明确规定负有财产申报义务的公职人员的范围、申报的财产范围、申报审核程序及不依法申报应负的法律后果等基本内容, 并完善金融证券实名制、不动产登记制度等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6.
实施公职人员财产公开制度是一项世界公认的有效反腐手段。我国将公职人员的财产公开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且有可行性,应将其列入立法程序。我国在对公职人员财产公开进行制度设计时,应明确财产公开的主体、公开的范围、公开的程序、公开的救济、公开的阶段性要求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实施公务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根本目的是预防腐败犯罪,因为事后惩罚行为虽然处罚了掌握社会公共权力者的腐败现象,但是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已经成为铁的事实,也只能算是事后补偿,也可以说是禁于已然之后,而不是禁于将然之前。从源头上减少乃至杜绝腐败行为的出现,是公务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最高价值诉求。台湾公务员财产申报与公开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对端正政风、实现廉能政治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财产申报与刑罚惩治是反腐斗争的两种法律手段:前者重“防”,后者重“治”;前者依赖后者提供保障,后者需要前者实行源头控制和提供法理基础。两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我国主要依赖刑法制度反腐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应尽快构建严格意义上的财产申报制度,并应以财产申报制度为主体重构反腐制度体系。我国刑法反腐应退至“二线”的“后盾”地位,并应根据财产申报制度进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9.
监管公职人员的财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共识与有力措施,并且在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基础上形成了社会公示与内部审核两种监管方式。当前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反腐威力的原因,在于公职人员财产审核与公示机制的缺失。综合考虑我国的政治文化、制度规范以及国家类型,建立组织审核与有限公开相结合的双重监管机制,不仅具有适切性,而且可以发挥出对公职人员财产监管的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构建对于防治公务员腐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实施该制度并未将乡镇党政领导、特殊部门工作人员、军事机关工作人员等纳入申报主体范围,也未将大额债务、礼品馈赠、奢侈收藏品等纳入申报客体范围.这样的缺陷和不足阻碍着该制度的有效实施.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该制度,必须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适当扩大主客体范围,从而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反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