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外观,从视觉传达层面看,其本身也构成涵盖摄影、影视、DV等多元化文化形态中的一元。一般于其多元化的理解往往偏向于"新风格""新主义""新观念"等,而忽视了当代绘画的本体。在影视媒体等的强大冲击下,当代绘画艺术只有充分做到自足的一元,才能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
由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主办的"85'与一所艺术学府"的学术研究展,于中国美术馆开幕。该展览聚焦于1985年前后浙江美术学院所发生的一系列艺术事件,以作品与丰富的文献资料展示八十年代艺术新思潮在这所艺术学府中的发生与发展,匡正人们对八五美术新潮的简单化理解,在对历史情境的重构中,多维度地再现...  相似文献   

3.
视觉环境的变迁对绘画艺术的多元化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绘画艺术得以发展繁荣的重要条件。通过绘画发展进程与人类视觉环境的历史变迁过程的比对,发现视觉环境的发展状况在宏观上决定着绘画的发展程度和审美方向;从当代视觉环境的多维形态与绘画的后现代特征之间的关系,得出后现代绘画多元复杂化是视觉环境变迁的必然,最后,提出视觉环境变迁对中国绘画多元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他的画展被安排在象征着中国美术最高殿堂的中国美术馆底楼圆形大厅举办,当代绘画大师吴冠中与他对谈艺术,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为他的画展撰写前言,画展举办前由上海飞往北京的一架飞机上,有半数乘客是为一睹这次画展的艺术家……他就是现代海派绘画的代表人物--陈家泠.  相似文献   

5.
孙丹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2):68-70
中国当代表现绘画艺术是以西方表现主义哲学为起点的。以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表现性作品为例,对中国当代表现绘画艺术进行了历史分析。阐释保留传统写实绘画的视觉真实,利用抽象艺术的形式构成要素,深入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本源的中国当代表现绘画的艺术特征,并得出当代表现绘画艺术面向现实生活和人的真实情感,开拓了架上绘画的新领域,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一派日暖风轻的明媚春光中,"他的史诗——杨佴旻新水墨画中国巡回展北京站"开幕式于3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在中国美术馆正门方厅隆重举行。当代中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批评家邵大箴,中国新闻出版署原署长于友先,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著名诗人、国际笔会理事、德国高级科  相似文献   

7.
主持语:作为中国最具识别度的画家之一,季大纯的作品以超现实主义的风格和对当代中国现实的讽刺性批判而著称;本展是在中国北京的首次个展,全面呈现了这位已经步入创作成熟期的艺术家的所有作品。今天走进对话栏目的另一位嘉宾是批评家兼策展人的鲍栋,他以他的解读方式,对季大纯近40年的绘画经验、特点与绘画语言三者问的关系,进行了品评。相信会给读者带来一些有关当代艺术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视觉传达设计元素和语言是有国界之分的,但又是全球共享的。通过对"中国风"的设计风格与日本设计风格的设计方法、结构、材料的运用和对设计元素、设计语言的比较分析,展望"中国风"设计如何在国际化的市场中,体现当代中国设计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形象的背叛     
以风格为问题的起点,当代绘画呈现了绘画形象的生成规则经历的从技艺风格到反风格,从反风格再到多风格的几次转向。每一次转向都是对绘画技艺和形式的视觉再现与表现规则的超越。从视觉思维的哲学层面探索形象生成的规则成为当代绘画的主要特征。尤其是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形象的能指与所指的不确定状态是质疑规则的意义所在,因为,在绘画...  相似文献   

10.
民俗与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当今的数字媒体化时代仍与人生活生息紧密相连。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第五工作室主任顾黎明在批判性的人文关怀基础上,以独特的手法解构传统符号,自开一类油画表现的新神。从运用抽象手法编织马王堆帛衣的碎片,到"戏仿"木板年画重塑传统门神,顾黎明化古调为新声,赋予失去生活依附的古老艺术形式以新的生命。"顾黎明借用门神,来叩中国油画之门。如此以中国式符码,来造油画的中国意趣"(许江)。其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台北国立美术馆、韩国及俄罗斯国立博物馆等地都有过多次精彩展出。  相似文献   

11.
“典藏历史——中国新艺术展”开幕式暨成都当代美术馆开馆仪式于2011年7月1日在成都当代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策展人亦即美术馆馆长吕澎试图通过展出收藏的近三十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展现—份立体的中国当代艺术图式时间轴,为普通艺术爱好者们了解当代艺术历史的视觉痕迹提供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12.
用手想象     
“用手想象”这一创作方法,是当代绘画在与机器图象的竞争中,为自己找到的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当代哲学思潮的身体转向为这一方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它是对画家身体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的发现,是绘画向身体的转向;它珍视偶然性,拓展视觉经验,开发右脑的造型、想象和创造潜能。“用手想象”不仅对绘画艺术意义重大,而且对其他实践活动,同样具有启发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主持语: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如何来界定,栗宪庭和朱朱都不约而同地选用了一种颜色来作比喻——"灰色"。近日,两位批评家、策展人在"单向街书店"就"从地下走向聚光灯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开了对谈。现场两代批评家各抒己见,参与者们从他们各自观点的同与不同中窥探出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与此前艺术状态之间的一致与转向。朱朱:特别感谢各位今天下午能够来到现场听我们之间的对话,栗老师是找个人非常钦佩和尊重的前辈策展人。我的尊重和钦佩有很多理由,最重要的是他一以贯之的独立性。在现实中国能一直持有某种独立的精神去进行开创性的工作是特别特别艰难的!今天在现场我同样也是一名听众,希望听他回顾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工笔画创作倾向 :追求现代审美情趣 ;通过对造型、色彩、技法等绘画语言方面的探索 ,追求画面的视觉效应  相似文献   

15.
魏晋六朝时期绘画凭借与《周易》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并从"象"的维度发现了自身的个性价值,这种独特价值在于绘画之视觉形象的存在方式是圣贤体道的重要途径。绘画在寻求独立美学价值的过程中找到了彰显自身存在的经学化价值和"自治"领地,使其与诗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关系成为可能。另外,诗因为其语言载体"言不尽意"的固有缺陷,构成了需要绘画性介入其中的召唤结构,这就意味着绘画为诗设立规定性、绘画性为诗所效法不可避免。诗开始自觉地以绘画的视觉性为范,走上了诗的"象"化历程。于是,诗与绘画在艺术行为中开始相互凝视、互为补充。诗画互补观念也由过去的绘画"诗化"的单向过程,进入诗画互为标准的双向过程。  相似文献   

16.
聚焦     
主持语:就职于"中国戏曲学院"的折江鸿、杨丰羽、王占欣、迟雪峰四位老师深受"中国学院艺术体系"的熏陶,具备扎实的绘画功底和美学修养。他们立足于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创作方向,历经长期的摸索从理论与实践的两个层面初具形成个人的理论支持与绘画风情——谋求舞台艺术与绘画语言相融合,分别在人物、场景、风景、静物等题材领域创作出一批可观的油画作品,这不仅促进了他们个人叙事风格的羽翼丰满,同时也为"油画本土化"的命题拓宽了思路与角度。  相似文献   

17.
主持语:一个画家个体怎样面对当下日益繁荣、复杂的中国油画创作?两个昔日同窗,分别从事文学理论研究与绘画创作两个领域,二十年后再聚首。从一个油画系列创作《一个人的风景》谈起,围绕中国油画的现代性发展、画家创作的心路历程、绘画的时代意义与发展的诸种可能,畅谈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油画创作、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归宿、"自然"之于中国...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绘画史上,水墨与丹青是共同构成中国传统绘画色彩体系重要因素,二者都是艺术家们运用绘画形式来表达内心世界的艺术途径。当代艺术在各种文化思潮冲击下,艺术的表现形式各具特色,水墨画要想发展,就必须融入时代,走向世界。近年来,水墨画的创新一直处在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其中,运用色彩艺术语言来丰富传统的水墨画,已经受到了更多艺术家的关注。如今需要我们探讨当代水墨画如何把握和拓宽色彩的视觉表现空间,如何将水墨与色彩相融合而表现出丰富的色彩空间,这也是我们所要思考的水墨画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当代水墨画艺术创作突破了传统的"以墨代色"这种固有观念的绘画语言,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的水墨技术的同时,也融合了当代多种文化视角的语言形式,通过对古代传统色彩观念和水墨画中的色墨关系的研究,了解如何把握和拓宽色彩元素在当代水墨画创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对于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都是在西方意识美学的理论视野下进行的,以至于中国古典美学的真正精神一直处于"失语"状态。近年来有别于意识美学的身体美学的出场,为我们体认中国古典美学提供了新的范式。有别于西方美学的视觉中心主义,中国古典美学是心身兼修、身物一体的美学;这种与物一体的美学通过道家之"忘"、儒家之"养兴"与禅宗的"禅定"等方法,在道家之"妙"、儒家之"兴"、禅宗之"悟"中得以实现。从身体角度透视中国古代美学,对于当代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安丛 《中华魂》2012,(10):44-45
如果提起引领中国当代设计潮流的领军人物,刘小康(FreemanLau)绝对应该占有一席。他是一位出色的设计师,是策展人,是教师,是慈善家。并且他用实际行动推动了香港设计的发展。他为屈臣氏蒸馏水设计的水瓶,成为他事业的其中一个里程碑。该设计成功将艺术、文化、商业触觉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同时达到提升品牌市场占有率和促进本土文化的效果,简单的瓶装水却处处演绎着时尚。这个设计荣获"瓶装水世界"全球设计大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