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华民族文学是多民族文学构成的共同体,具有多样统一的特点.一般来说,目前流行的高校文科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绝大多数没有充分注意到中国文学的多民族性这一特点,所述内容基本上是汉族文学及少量的少数民族作家的汉文创作.亟须编撰尽可能真正再现中华多民族文学原生态和民族特点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正确认识并解决好相关的理论问题是编撰多民族文学史教材的前提.应以多民族文学史观为指导,从民族融合和民族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审视中国古代文学现象及其流程,对古代少数民族的作家书面文学和民间文学口头创作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基础研究和各民族文学专史的编写是综合性的多民族《中国古代文学史》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文学史与其书写对象间的互生性,决定着文学史并非独立而自主的话语生产。作为多民族国家意义上的美学话语生产,需要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文体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学史,需要凝聚社会共识、强化文化自信、表述国家认同、参与公共性问题的文学史。由于受制于西方话语和主流话语形构的两套贬抑机制以及多民族文学内部现象的复杂与深度,中国文学史至今仍难以有效表述多元共生的文学事实。在"文明崛起"的整体论框架重建民族性、中华性与世界性交融的多民族文学价值评价体系,是多民族文学史得以践行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20世纪重庆文学史的写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文艺》、《西南文艺》和《红岩》值得文学史家关注。它们是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阵地。目前重庆文学史写作中,文学史家忽视这几个刊物的关系,遮蔽了一些真实的文学史细节。本文就这一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中少数民族文学内容不足的原因进行探讨,重点讨论当下文学史思维的方法误区,分析制约少数民族文学史写作中的两种心态,强调将"比较文学"方法引入文学史写作的意义,研究不同民族文学中的母题、类型、故事形态的演变和传播路径,主张文学史写作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 11届学术年会围绕当代文学史写作和 90年代文学考察这两个中心议题 ,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前者对洪子诚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实事求是地交换了意见 ,对写史与学科建设提出了种种构想。后者涉及市场经济下的文学走向、文学全球化、诗坛分化、批评标准、网络文学、诺贝尔奖、个人化写作等诸多热点问题 ,以及对若干题材、文体的探讨和作家的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与阿扎提·苏里坦、艾光辉等学者主编的《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史》中有句话,“以开放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把新疆多民族作家的文学创造统摄于一部文学史的论域之内,既注意到各民族作家的文学创造所受到的多元文化背景和复杂生活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兼及不同民族文学之间族性和风格的相互渗透,尤其是本书论及的一些‘双语作家’,这种影响和渗透,  相似文献   

7.
"地方性"研究可以将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研究推向深入。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中的地方性与地域性、民族性紧密相连又超越了二者;地方性与现代性既相互对抗又相互补充。地方性要求研究者应具有"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光",理解乃至认同特定文化形成的具体情境及其文化与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立场与视域。研究新疆当代多民族文学的地方性,应有批判精神并警惕过度阐释。  相似文献   

8.
针对倡导建构多民族文学史和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现状,在考察多民族文学实情、反思中国式整合思维基础上,对理论的有效性作出质疑,提出"共同合作、分道而治",尝试为多民族文学史编写提供可供探讨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创业史》的评价问题,内在地关联着文学评价标准的变化和文学史叙述重心的转移。与"再解读"理路的思想局限一般,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亦不在1950年代社会想象的历史脉络中理解柳青写作《创业史》的根本意旨,从而存在着评价的"限度"。而以"历史化"的方式重返彼时的文学"现场",在特定的意识形态脉络中发掘《创业史》与时代社会想象的深度关联,是克服评价的"限度"的必要方式。由此可知,塑造带有社会主义新思想、新感情及新性格的"新人"形象,以之"应和"新时代对于意识形态主体的询唤,是《创业史》的重要命意。此一思路,亦符合1950年代社会想象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0.
汉语新文学史概念的提出与实践,是重写文学史的重要阶段,也是重新出发的起点.本文从文学史重写思潮和文学空间整合入手,讨论汉语新文学史概念提出的意义及其实践操作层面的艰难,认为它凸现了汉语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存在及其审美的现代品格,有着将文学空间的分离整合为文学语言的统一的预谋,能从汉语文学的活动与变迁过程中,打通语言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在联系,能够使人们感受到当代中国由"全球化"和"殖民化"所带来的文化影响和焦虑.  相似文献   

11.
该文试图对当代新疆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的必要性及合理性进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新疆文学的含义加以界定。无论是从文学自身还是从文化层面,西部文学这一指称已不能涵括新疆文学的独特性;从新疆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新中国成立后新疆文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既显示出独特性,又成为当代中国文学整体格局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西部》、《绿洲》、《绿风》作为当代新疆汉语文学及思想文化史的重要文献,对整个新疆当代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该文旨在探讨这些刊物对于建构新疆当代文学的独特作用,以及通过文学期刊建构新疆文学"当代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新疆汉语文学需要在保持自身文学优势的前提下,打破创作的思维定势和固有模式,以掌握新的文学机遇。这种双重方向的努力不仅基于对丰富文学资源的尊重,也基于对当代文学主体精神沉沦境况下的迎难而上。新疆当代汉语文学长期以来建立起"异质性"的文学身份,这种文学身份对自身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多民族文化的演进是新疆文化多元性的古代元素,多民族文化的定型是新疆文化多元性的现代元素.当代新疆民族文化是多元民族文化,民族意识、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族际交往、民族节日和民族风俗等则是构成其文化多元的基本元素.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地缘辽阔,民族众多,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多种宗教并存、多种文化融合的地方。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新疆的伊斯兰文化既有伊斯兰文化特点的共性,又融入了新疆其他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元素,由此显示出新疆多元文化特有的地域印记和特色。在新疆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现象中,既反映出伊斯兰文化印记的显性特征,又反映出了各自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个性因素。塔吉克族服饰艺术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特色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新疆当代文学与国家整体的文学思潮保持着密切的律动一致关系,在这种关系过程中新疆当代文学获得了进步和发展。1962年,《天山》改为《新疆文学》后,编辑部组织了对小说《司机的妻子》的讨论,其目的是让新疆的文学作家、批评者多方倾听不同的创作思想、批评理念,促使新疆当代文学走出区域性封闭,讨论过程十分激烈,引起了国内诸多人的关注,讨论的结果对后来新疆当代汉语文学写作无疑具有重要的阶段性提升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以后,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内部所发生的一系列的民族矛盾、民族冲突直接导致了民族分离主义的产生,当代民族分离主义强烈要求将本民族从现有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体中分裂出来,以实现"民族自决"、"一国一族"的本民族的国家政治体系,其分离行径给多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安全与稳定带来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新疆多元民族文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自古以来便是多人种、多族群、多宗教的集聚区,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商贸必经之地.历史上不同民族(族群)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相互融合、吸纳、交流、征战,并逐步由部族演化为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多元民族文化.该地域多元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人种的多样性、民族的多样性、宗教的多样性、经济文化类型的多样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论新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作为多民族的融合地,有着丰富的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由于新疆旅游业起步较晚,现阶段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看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新疆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应科学引导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提升新疆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民俗旅游在促进新疆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彝族作为多民族群体的成员之一,其身份表述问题同样关涉着中国多民族文学族群身份问题的研究。从《梅葛》《勒俄特 依》等彝族史诗出发,结合当代彝族文学作品及音乐作品等,对照解析了“虎族”与“鹰之子”两种不同的表述类型,由此对彝族 自身的身份表述做一个整体的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