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文学史写作的根本问题在于是否具有一种深刻的文学史意识.已有的文学史写作中存在着效果历史意识的缺席.哲学诠释学的效果历史意识与文学史的诠释学意识的关系表现为:文学史的对象是一种历史性的现象;文学史作者的意识是一种历史性的意识;文学史写作的视域是一种历史性的视域.文学史不只是以史研究史,更重要的是以一种历史性的、开放的文学史意识理解、诠释和建构文学发展的历史,阐发文学史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2.
自汉魏以来,怀古咏史成了各种文学体式中常见的题材,散曲亦然.元代知识分子处于蒙古贵族暴虐的昏庸统治之下,从"士"的地位沉沦于社会的最底层,心中充满莫名的悲愤与绝望之情.小山曲中的怀古之作,就是挣扎在这一桎梏下的元代文人心态的典型地展示.这种心态,促使他们将对历史与现实、个体命运与社会前途乃至整个宇宙紧密地结合起来,集中表现为对人生、价值的诉求.研究它不仅对认识元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意义,而且对元代思想史的研究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与五四新文学呼唤、追赶现代性的时间诉求不同,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现代性的空间焦虑.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的焦虑来自于东西方"冷战"而形成的空间对立,其政治化想象、权力的集中与话语的统一、社会主义话语与民族主体性话语统一的追求,体现了与西方文学对立抗衡的姿态.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是全球文化的综合趋势与各民族文化独立发展冲突的产物,在文化问题超越了政治问题的语境中,寻根文学表现出一种民族现代性的文化身份焦虑,"寻根"的空间焦虑陷入现代性的时间尴尬境地.90年代以来,在相对主义的语境中,现代性从历史进程中被提取,呈现为一种空间结构性的存在,文学的"现在进行时"状态,透露出失却历史价值支撑的焦虑与无奈.  相似文献   

4.
陈维昭 《南都学坛》2005,25(1):40-44
清代红学的价值关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元代以来大为流行的"警劝"文学传统,一是儒家正统的人格主义。前一种价值阐释主要表现为对《红楼梦》的家族与情痴这两大主题的关注,后一种价值阐释则表现在具体的人物道德评价上。  相似文献   

5.
日本学者通常倾向于在一种全球化的比较视野中展开上海文学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更偏好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日本学者在将中国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时,其学术主体意识源于将日本视作近代中国和西方之间的"中介",但这种主体意识却未必形成了确定的文化价值立场;同时日本学者擅长的"知人论世"的实证研究也更多追求的是一个纯粹客观的、事实性的"历史".以日本汉学为镜鉴和启示,中国文学研究应追求本土价值取向和世界性视野的有机结合,缔造一种开放而有坚守、包容而有传承的本土学术话语.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文学表达与文学的文化呈现是文学与文化在当下历史语境中构成的一种新的表意镜像关系.作为泛审美主义的一种表征,文化的文学表达意味着文化在技术层面显现为一种审美形式,在精神层面日益生成为一种以非功利性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感性存在.文学的文化呈现则指涉着文化研究语境中文学的重新历史化特征,它意味着文学实现了从纯粹审美自律存在向社会性与文化性存在的转型,重构了文学的文化身份与历史之维.作为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它们共同地表达着文本语境理论的意义诉求.  相似文献   

7.
元杂剧作为元代文学的象征,是在多元文化中生成并繁盛的。因此,北方游牧文化对元代文化的影响,无疑也在元杂剧中留下了游牧文化的痕迹。北方游牧文化的渗入对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的冲击和影响,表现在北方游牧民族的社会形态对儒家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以及游牧民族的主观意识对儒家传统"礼"的影响。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至今天,是多民族文化不断冲突与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民间文化"、"民间语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学创作回归传统和民间的一种自觉选择,是一种确认的理想存在和价值取向。民间意识的复活,在深层意义上成为文学真正变革的动因。笔者针对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个案进行剖析:一是民族文化影响下的群体思维模式和心理因素影响着作家内在的主观世界;二是民间语境的"异质书写"体现对主流话语的颠覆与消解。它的文学价值、审美意义于民族传统文化日益衰微的今天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9.
"宋词一代之胜说"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组成部分,起源于元代,流行于明清,至王国维、胡适更赋予其理论色彩,被视作"惟一正确的中国文学史观".这一文学史观以"文体代兴"为核心,并具有以理念为本体的"非历史化"特征,其目的是为了强调文学的新变,不乏历史意义.但它将文学的发展简单归之于文体的发展,把文体演变史等同于整个文学发展史,既忽略了文学发展的丰富性与多元化特征,又难以真正认识文体本身的演进规律.就文学史实而言,在宋代常见的诗、文、词三种文体中,无论繁荣发达还是代表性都与词无缘.宋词虽取得了宋诗、宋文无法替代的成就,却始终没有占据"一代之胜"的历史地位.因此,在宋代文学史的研究中,不宜使用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0.
"文化型探索戏剧"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从文化语境这一视角对审美(或审丑)对象所作的一种观照,因而包含更多的文化含量、文化因子、文化色彩,在创作矢向和表现形态上大致有三脉:对古老文化的寻根,体现历史文化意识的觉醒;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剖析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对地域文化的展示,彰显文化回归意识的复苏,以此表现戏剧与文化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关系--戏剧以文化为精神灵魂,文化以戏剧为鲜活载体.  相似文献   

11.
隐私作为一种心理概念,其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解读.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隐私是群体性的,显示其公众性和集体主义准则;圈内人之间不必太强调个人隐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认为隐私是维护个人独立性和体现自我存在价值的表现,显示其强烈的自我意识.随着全球化和全球文化之趋势的深入发展,隐私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跨文化交流更是让"隐私"更具有世界性.  相似文献   

12.
王桂妹的新著《文学与启蒙》以卓异的问题意识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就文学和启蒙的关系走进"五四"文学和文化这一丰富的历史存在,其坚实的理论素养保证了对繁复的历史事件做出有效的文学、文化阐释。论著从"一些具体而微却极具诠释效能的话题"中打破了既往的文学史研究中"思想与审美在一系列的启蒙二项对立式中所演绎出错综故事",努力回到历史场域,以清醒的历史意识描绘出一幅以《新青年》为支点的"五四"时代的文学图志,"在‘思想—文学—精神’的彼此投射中透视文学与启蒙的明与暗、光与影"的理路中出色地完成了对"五四"文学的一次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13.
军旅文学是文化园地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建国后,军旅文学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作家的选题角度、表现手法、审美取向、心理意识等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作品思想意义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矛盾冲突的纵深开掘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作品历史容量更加丰富,显示出一种非凡的创造气度.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一代先驱者文化人格的成因及其独特的魅力,不仅是进一步理解五四文学深层结构的需要,而且有助于考察中国文学从晚明到清末再到本世纪之初完成现代化飞跃的内在机制。五四一代文学先驱者在心态上迈出了由传统到现代人格转换的最具决定性的一步,体现出一种全新“超人”式人格价值取向。其特点首先表现在以个人参与历史的发展与创造,其次是对个人生命力量的高度推崇与刻意追求,第三是“重估一切价值”的决绝姿态,第四是超人式的自我牺牲精神。先驱者又不得不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困境。究其根源,一是“别求新声于异邦”后的清醒,二是清醒后‘“上下求索”的艰难,三是启蒙者与启蒙对象之间所横亘的巨大历史鸿沟。但他们毕竟不是尼采理想中真正意义上的“超人”。其内省意识与其自觉的历史反省意识,现实反思意识与批判意识是分不开的,它尤其体现了对现代自我人格设计的主动追求。五四先驱者彻底冲破了传统理想人格模式,既体现了五四知识分子最根本的作为“人”的意识的觉醒,也表现出了异常的人格力量与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先锋诗歌对死亡这一特殊的生命现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死亡意识在先锋诗歌中主要表现为三种具体的形态一是通过死亡来反思、确证人的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对草菅人命的"文革"进行否定与批判;二是将个体死亡与国家、民族命运融为一体,死亡成为民族重获新生的一种神话;三是将死亡作为一种艺术,诗歌成为一种潜在的或实际的自杀行为艺术.  相似文献   

16.
何跞 《东方论坛》2014,(3):64-69
元代文学的接受情况并不乐观,元代诗文不被重视,元曲虽为代表,也因俗白特点而处于褒贬之间。而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被附属于其他朝代和地域进行研究,元曲的研究远盛于诗词文,元代文学思想研究总是围绕着王朝和民族差别,其内在都跟"元代"这一历史概念限定被过分突出有关。元代文学接受和研究中的这些问题都不离两个主题,新朝和异族,这构成了"元代"这一历史特色,并成为研究中的历史限定。而打破陈规,打破元代文学研究中模式化固化的先验性历史限定,从文学接受回溯至其生成,进行跨时性的研究,同时基于文本核心而非历史外围来解读元代文学本身,则是可以尝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唐代"女冠诗人"与历代其他女性诗人,如宫帏诗人、闺阁诗人、青楼诗人的最大不同,表现在她们在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环境中,借助宗教的遮掩,在一种特殊的生存状态下,使被压抑的人性得到一定程度的舒展,从而表现出了对个体精神自由的曲折追求,并因此构成了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一种令人深思的、特殊的文学和文化现象.邱瑰华<唐代女冠诗人研究>一书比较全面地对这一文学和文化现象进行了研究,表达了作者比较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对延安文学的历史价值和当下价值进行了阐述,认为其文学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均发挥着特有的价值作用;其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在承载了更多的政治使命、使精英文化语态更为深刻地转向了大众文化语态两个方面,而延安文学的农民文化、民族性、民间性的特征,正是当今文化所缺失的;延安文化与陕西文化相比较,其精神内核和价值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延安文学对陕西文学及当代文化的建构和反思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域意识既是地域文学文化的特征,也是地域文学的本质。在古代诗学的视境下,"地域意识"有三种表现:其一,诗人对地域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其二,地域诗学发展的特征和风貌;其三,存在心理凝固点。  相似文献   

20.
作为"对立中合乎人类本质发展方向的精神现象",悲剧意识是文学反映人类生存"悲剧性"的一种总体性心灵感受与精神把握,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命运悲剧意识与人的悲剧意识,也包含介于两者之间的现代悲剧意识。而传统与现代悲剧意识的关系亦如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地、人三才的联系,文学中与生命意志存在冲突的悲剧意识可提炼为天命的不公正、不完满,即"天残"的悲剧意识维度;来自残缺世界的"地缺"悲剧意识维度以及自我之"殇,不成人也"的"人殇"的悲剧意识维度,由此构成了悲剧意识三维理论。从悲剧意识三维理论来看,自古希腊至后现代主义的各个典型时期,西方悲剧文学的本质不只反映了一种悲剧意识维度,它大致经历了由单一到多个悲剧意识维度并存的复杂演变,由此,西方悲剧文学的未来总体走向必将延续与发展"天残""地缺""人殇"三种悲剧意识的并存性思考与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