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养老方式对家庭生活的影响——湖南省同仁村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对农村社区生活,特别是对家庭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1990年,我参加湖南省委农村工作队,在桃源县同仁村工作一年,对农村养老方式的现状及其对家庭生育、家庭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同仁村是一个典型的以  相似文献   

2.
1988年上半年,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研究生深入湖南省临澧县、黔阳县与山西省曲沃县,在每一县分别选取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控制工作为上、中、下的乡与村,开展了解剖麻雀式的访问、座谈与入户填报问卷相结合的农村人口调查。问卷分为个人、住户、家庭基本情况与社区调查表。个人问卷调查对象为50岁以下已婚妇女。共回收2274份个人间卷。个人问卷的第四部分是关于农村家庭结构与农村养老。经过对回收问卷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的认真分析,并与其它数据来源进行横向比较证明,本次调查数据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3.
从2007年开始,山东省诸城市在全市农村全面开展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就是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的原则,把相邻的几个村庄和相关单位规划成为一个农村社区,在社区内选择个交通便利、班子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村庄作为社区中心村,在社区中心村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涵盖5个左右村庄、1500户左右。全市1249个村庄共规划为208个农村社区。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给农村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等带来的深刻变化,人口学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都在积极地思考如何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创建农村人口控制的新模式。山东省泰安市自1994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计划生育‘三为主’合格村”(以下简称“合格村”)的活动。这是在新形势下对农村计划生育社区管理模式的有益探索,是从社区角度破解农村人口转变机制之谜的有效实践;是农村社区发展与计划生育一体化的真正体现。本文对泰安市开展的这一活动,从理论上作些初步探讨。一、“合料材”概况(一)、标准。…  相似文献   

5.
社区工业化、集体与农村人口控制陈俊杰一、问题的提出农村社区(乡、村)在人口控制上的重要性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由于它在国家政府与农户家庭这两极间处于中介的地位,有着相对的完整性与独立性,是影响农民生育决策与行为的最直接的外部环境,在农村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山东省诸城市委、市政府大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创造性地开展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工作,即在农村规划建设了208个社区,每个社区服务半径不超过2公里,涵盖3—5个村、1000~2000户,选择1个有发展潜力的村庄设立社区服务中心。在此背景下,诸城市人口计生部门以率先实现优质服务基本覆盖为目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对农村社区计划生育服务工作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实践,推动了人口计生整体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近2万个、人口总数近4亿人的农村新兴城镇社区。农村新兴城镇社区属于发展中的城镇社区,它脱胎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又落后于发达的城市社区,所以兼有传统农村社区和发达城市社区的特点。相对于农村社区而言,它发生着4个方面的渐变: (1)生产方式的  相似文献   

8.
改革中农村家庭结构变动趋向的社区分析──前灌村个案研究之一吕德才一、引言前灌村是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乡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庄。1994年,全村共有149户人家,总人口为485人一。本村过去是以种植业为主的乡村社区,农业收入占80%以上。家庭联产承包责...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由于传统生育观的影响,公婆往往十分关注其儿媳的生育问题,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婆与儿媳在生育问题上的矛盾。以往的研究和报道提示,在农村地区公婆对儿媳的计划生育具有一定的负性干预和影响。例如媳妇要采取计生措施但遭到公婆的反对或生了女孩受到公婆的歧视责骂等。为了弥补以往研究中缺少定量分析的不足,进一步考察农村社区中公婆对年轻媳妇计划生育的影响及其变化,考察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我们选取了居住在云南省的汉族、蒙古族、傣族作为研究民族,在四个农村社区中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进行调查的四个农村社区分别位于云南省的罗平县(汉族、经济较落后),通海县(蒙古族),西双版纳州(傣族)和宜良县(汉族,经济较发达)。考虑到在生育问题上,公婆中多由婆婆出面过问和干预,故选取婆婆和40岁以下的年轻媳妇作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除用问卷对婆媳分别进行调查外,还采用了key informants interview和focus group discussion的方法收集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处郊区,早期教育对象主要生活在农村,大多数群众早教意识较淡薄,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以创建"中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区"为抓手,立足农村,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以"两个基本"为目标,坚持分类指导和大众化服务,努力探索农村人口早期教育运作模式,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借助民办幼教机构开展早教服务。近年来,洛江区民办幼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其规模和办学质量也日益提升,且大部分幼儿园都是建在村(社区),"扎根"于边远山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对陕西省中部地区8个样本村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陕西省中部地区村域资源拥有及开发程度、村干部素质、村城基础设施条件、距城镇距离和家庭身份等对农村劳动力是否进行就地转移具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实现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重视村干部的作用,加快农村各项优势资源的充分开发,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母亲在就地转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区生育观变革的原动力在于农村社区居民尤其是妇女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及其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发展与人口控制”试点网络以此为出发点,从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特别是妇女的各项实际需求入手,注重推动农村社区妇女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作为社区发展与计划生育工作相结合的关键。本文基于1996年“社区发展与人口控制”试点网络的抽样调查数据,对试点网络农村社区以人为本发展的实践形式、手段及其成效分别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宣传是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居)的基础,全面开展农村社会治安和人口综合治理,是保障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推动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居)的需要,是促进农村奔小康的需要。那么如何在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中加强法制建设呢?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对农村计生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现就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与法制建设关系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根据1988年夏秋湖南省桃源农村社区调查的材料写成的,是对农村人口流动新动向的深层探究和剖析。 桃源县属中国典型的农村社区类型县,90%以上社区人口是农村人口,农业经济特征极为明显。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过去长期凝固的社区人口开始流动,农村城镇开始复苏,一度兴起了“小城镇热”。但是,最近的调查材料表明,这种“热度”开始降温,流动人口的主体选择渐趋理智和现实。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村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李纯斌为了了解农村计生宣教工作现状,浙江省台州市计生委于1996年10月底在全市范围组织了一次问卷形式的农村育龄人群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知识需求及获取途径等25个项目的调查。根据调查资料分析研究,笔者认为,要加强农村计生...  相似文献   

16.
选取京、冀两地农村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被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形式,发现农村老年人对目前养老状况的满意度不高.农村老年人迫切需要社区养老设施与服务的供给,但农村社区养老已陷入发展困境.运用Stata12.0软件进行分析,发现社区养老设施、社区养老服务的利用率受被调查对象所在地区、月人均支出、对社区生活的评价等因素影响较大.本文得出农村社区养老发展需要政府发挥政策指导作用、提高老年人收入、提升农村社区养老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等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镇平县不断加大对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的关怀关爱,在全县406个村成立“爱心驿站”,并以此为平台,开展系列关爱活动,为农村留守人群撑起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18.
试论老年生活保障与农村人口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胎生育是中国农村人口控制的主要难点,而人们对老年生活的担忧则被普遍认为是多胎生育的最主要动因之一。 1990年夏秋,我们在江苏太仓县、湖南武冈县和河南社旗县的5个村进行了生育率调  相似文献   

19.
李智环 《西北人口》2007,28(2):104-107,110
贵州农村地区的生育状况,自上世纪90以来,发生了可喜的演变,但依然存在封闭落后、多育、早育以及男性偏好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近年来贵州农村生育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8个成功案例,做了概述和评析,得出贵州农村的生育建设应采取依托基层社区——村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改造"后形成的城市"农村新社区"处于农村向城市社区过渡的边缘地带。行政体制的变化,必然给"农村新社区"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及手段带来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新社区计生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推进农村新社区"和谐计生"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