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缺失与机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不仅农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致力于农村社会的全面建设与协调发展,把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文化权利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此背景下,构建与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于促进农村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阵地的建设,并提供更加多样的、适合农民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应当突出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他们从以往的"看客"变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农村的集体文化活动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塑造乡村文化认同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大力支持农民自办文化等集体文化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法文化是以农村社会生产方式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社区为立场而构造的法律观念、意识、知识的结合。农村法文化是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价值观、人际交往、生活方式的反映,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法文化应当以文化超越为理念,以S型文化演进为路径与方法,以公共产品、经济绩效等经济学理论作为视角,实现政府、社区与农民三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法文化生发机制创新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法文化推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文化服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的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是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必须注重公共服务的财政效率,加强公共文化管理,确立绩效评估的量化指标,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具体化和明确化,从而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法文化是以农村社会生产方式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社区为立场而构造的法律观念、意识、知识的结合。农村法文化是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价值观、人际交往、生活方式的反映,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化利益、文化驱动与文化和谐作为我国农村法文化渐进的理论根基,以公共产品、成本效益分析及经济绩效等经济学理论作为我国农村法文化解析的理论视角,建构政府、社区与农民三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法文化供给机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法文化推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基层政府管理水平,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造就新型农民并调动他们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职业教育需要跟上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步伐,创新服务途径,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浅析农村公共文化的衰弱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农村公共文化日趋衰弱,其外在表现为公共文化资源不足、公共文化活动减少和公共文化组织缺位;其内在表现为农民共享的核心价值观日益丧失、公共舆论对村民的约束力逐渐弱化、公共规则和是非标准越发模糊以及村民对社区文化认同逐步衰弱。农村公共文化的衰弱对农村社会秩序、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及其消极的影响。重建农村公共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实际上,农村公共文化的衰弱和重建都有其内在逻辑,而重塑农民共享的核心价值观、重建民间性的公共文化组织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确保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提高、持续发展,就必须在政策法规、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和制度管理等方面探索建立一套完善的多重保障机制,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9.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党中央文化惠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农民素养、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维护社区稳定、增强社区整合的重要力量。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以乡镇带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文化惠农的重要措施。以安徽省繁昌县为例,对四个乡镇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索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到文化惠农。调查发现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供需错位、服务单调趋同、服务重硬轻软、整合社会力量的能力欠缺等问题。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无法满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是政府引导建设不够、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个体自身条件限制因素的影响。基于此,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加大财政投入、重视群团组织作用、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充分尊重农民主体需求。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由于长期过分关注经济发展,而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农村私性文化滋生。本文以农民主体性为视角,分析了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关联;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阐述了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农民主体性实现的因素,着重强调农民的自我意识与农民身份认同转型的重要作用;然后在政府与农民两个层面继续探索促进农民主体性实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利,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但当前大多数农民公共文化权利意识淡薄,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缺乏内驱力。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农民公共文化权利,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推动社会参与,并继续加强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2.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原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升级版、现代版,具有服务性和公益性、基本性和制度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现代性和创新性的基本特征。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育人工程、发展工程、民生工程和人心工程,担负着引领风尚、教育农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功能。从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社会发展理论来看,科学发展观、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现代公共服务理论以及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理论,为建设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撑。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文化的深层内涵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动因进行探寻是十分必要的。“文化”与“知识”在界定上的分野是探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动因的前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许多内在的动力因素,其中农村文化的缺乏从而导致农民文化思想素质不高是现时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动因;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农村的人与文化共建。  相似文献   

14.
农村休闲文化,是为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形成的形式生动活泼、內容丰富多彩、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健康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农村休闲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新农村休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为主、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建设健康的农村休闲文化.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公共产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在农村公共产品建设过程中,农民是公共产品建设的生力军.推进农村公共产品建设需要尊重农民意愿,不断提升农民的参与度.以江西省为例,通过对639位农户入户深度访谈调查,利用二元Logistic的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响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种植规模、家庭收入、地理特征、民主参与、政策支持、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等6个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参与公共产品建设的意愿.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视野下的文化建设与农民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文化是影响农民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时期,村落家族文化熏染下的农民通过家族集体行动和邻里互助来实现合作;在再分配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势灌输下的农民主要在生产领域开展国家主导的集体合作;进入转型时期,在以理性化为特征的经济话语渗透下的农民却陷入了合作难的困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必须重塑农民的共同体意识、重建农村公共文化,促进农民合作。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 所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指由不具有商品实体特征,具有服务性质和开放性特点的,以农民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对经济较为发达、农村文化发展具有良好基础的江苏而言,要建设文化大省,  相似文献   

18.
实现政府文化供给与农民文化需求的供需平衡,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通过对贵州省六个村落的调研发现,由于政府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方面重在城市地区和县、乡(镇)两级,村一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又仅限于固定性的文化大院和短暂性的“送文化下乡”两项,造成了目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需失衡、农村居民公共文化生活较为匮乏的问题。扩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体,注重村一级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并鼓励农村自办文化,是保证农村地区政府文化供给与农民文化需求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认识存在偏差,政策落实不力;文化空间缩小,文化品住下降;队伍素质偏低,管理机制缺位;投入经费不足,设施建设落后。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对农民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农村基本政策教育,改善党的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普及科学技术,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20.
农村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增强民族认同感、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行为文化层面的农村民俗文化呈现形态统一化、价值边缘化和传承断裂化的新态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保护与发展农村民俗文化,建立政府主导机制,以群众参与为基础、文化组织为依托,形成农村民俗文化与农村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格局,重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