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低工资制度作为缓解劳资矛盾的政策措施之一,其建立与否以及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的是否合理一直都是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问题。通过定量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各省市自治区失业率的政策效果,研究显示,部分省份的最低工资对失业率产生影响,而大部分省份最低工资对失业率不显著。若最低工资标准维持在社会平均工资的30%时,既能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还能降低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规划纲要对于最低工资标准增长提供了明确目标,为未来五年中国最低工资标准的较快幅度调整定下了总体基调。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明确最低工资内涵,明确工资统计口径,提高最低工资制度的立法层次,把握最低工资的调整节奏和幅度。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收入分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古典经济学对最低工资制度经济影响的传统判断,依赖于完全竞争市场、最低工资规定的完全覆盖以及无条件执行等假设,但是理论分析结果始终没有得到实证研究的有力支持。基于由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组成的一般均衡框架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产品市场上,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将通过引发成本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企业退出市场竞争,其拥有的产品市场份额将由产业内的剩余企业分享。这一产品市场结构的调整,将使得劳动力市场上出现劳动力的企业间转移和部分劳动力的失业。研究显示,在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后,某个行业内的就业可能在短期内出现上升,但最终整体经济的就业率还是会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稳定,我国已初步建立最低工资制度。但该制度运行面临着观念障碍、各地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口径不统一、标准制定机制不健全、标准覆盖率普遍偏低等难题。笔者建议工资立法以最低基本工资标准替代最低工资标准,在坚持实行不同的地区标准的同时,体现行业特点,建立健全三方标准制定机制,保护特殊劳动关系,扩大最低工资标准覆盖率。  相似文献   

5.
根据最低工资制度的相关理论,实施”最低工资”制度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持社会的稳定,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有利于低收入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扩大内部需求.我国在该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最低工资标准内涵不统一、调整时间不明确和立法层次较低等问题与弊端.针对最低工资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统一其内涵、规范其调整时间和加强立法建设等可行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最低工资对就业影响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低工资对就业的影响是其经济效应最主要的方面之一.文章总结了最低工资制度对就业影响的几个主要理论模型,从理论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并不唯一,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取决于各国劳动力市场的具体状况,在实践中则更会由于客观经济条件的复杂多样而变得难以确定.目前应该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的执行及对其经济效果的评价上.  相似文献   

7.
资源税改革不仅要注重顶层设计、基本方向,还应当关注具体的制度安排和设计.文章在分析中国资源税改革的政策背景、现实困难的基础上,认为中国资源税改革应当重新定位资源税功能,普遍建立权利使用金制度,构建复合型资源税制度,并优化资源税制要素.基于此,文章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扩大征税范围,并建立动态税率制度,提高资源税作为政策工具调节经济的作用;二是改变资源税计税依据,体现环境保护的政策导向;三是全面清理各类资源收费制度,规范资源税优惠政策,降低“政府俘获”风险;四是按照租税分流原则,建立复合型资源税制度,完善权利使用金制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对失业率、各地区人均GDP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并尽量克服指标间较强的内生性问题,利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分省份对失业率和各地区人均GDP进行了测度分析,并使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最低工资标准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单纯地认为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利于就业和经济发展的观点是片面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就业效应和经济效应在不同省份以及不同的政策滞后期内影响各异.  相似文献   

9.
利用上海市2000—2012年的宏观数据,通过EXCEL、EVIEWS、SPSS等软件,运用计量模型原理和灰色理论 熵原理,梳理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和次序,分析其内在关系和机理,探讨最低工资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及其界限。结果显示:19个所选因素权重差不多,说明它们都对最低工资起到重要影响。最低工资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最低需要,只有在一定合理的界限内,才能起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分享改革成果等制度目标。中国现行的最低工资标准过低,有不断上升的空间。应该充分考量19个因素对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为未来最低工资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最低工资标准通常是在市场劳动力过剩时期弱势群体缺乏议价能力且就业困难时发挥效用的兜底机制,从目前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实施的现状来看,存在着"三个低于"的现象,其困境产生的根源在于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劳动者三组力量的博弈。因此,今后需要我们重新明确最低工资制度的归属,厘清政府与企业责任、积极制定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辅助公共政策,并最终建立主辅得当的最低工资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最低工资标准是国家宏观调控工资的手段,有利于保护非熟练劳动力的经济权益.当前最低工资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最低工资标准仍偏低,一些企业以最低工资为基本工资,加班费以最低工资标准为基点计算,绝大多数员工不知道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问题.建议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办法要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挂钩,同时出台全日制小时工资标准,加大宣传最低工资标准,让更多的员工知道最低工资标准,以维护自己的劳动权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状况及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名义最低工资和实际最低工资水平都在稳步增长,最低工资的增长量、增长率和调整频率在不断提高,最低工资与平均工资之比在不断下降。月最低工资标准应为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所取代,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的最低工资覆盖状况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与当地低收入户家庭基本消费支出、平均工资和人均GDP等统计指标之间协调性进行了评估研究.评估结果显示,2016年,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与当地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较为协调;最低工资标准实际增速与同期人均GDP增速差距有所缩小;但最低工资标准与主要相关指标的协调性存在较大程度的地区分化.  相似文献   

14.
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障最普通劳动者的最基本生活需要,被认为是调节公民收入政策的一种工具。从我国的实施情况来看,一些地方的最低工资标准过低且没有全面贯彻实施,难以达到预定政策目标。文章试通过以京、辽、赣、湘、渝等五省市最近几年最低工资发展分析,并与月工资、人均GDP、CPI等相关因素的增长及比较,论述我国最低工资标准过低带来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试提出保护弱势群体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教师主要以非公办教师为主。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作为支撑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待遇状况直接关系到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我国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待遇普遍较差,主要表现为:教师工资低、收入少,社会保险严重缺失,职称评定缺乏通道,在职培训和评优评先受限。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在于: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身份在政策层面上的缺失,我国对幼儿教师实行"双轨制"的管理制度,对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的财政投入力度不足。为改善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待遇,应提高其工资收入水平,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和健全工资制度;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明确政府、幼儿园和个人的分担比例;落实职称评定制度,将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纳入统一的职称评审范围;增加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和评优评先的机会,促进其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6.
按照加入WTO协定书的承诺,中国将诉前禁令制度引入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这一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不仅维护了权利人的正当权利,同时也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但这一制度建立时间不长,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很多不足,司法实践中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其功能的实现因之被大打折扣.对于程序的参与性不够的缺陷,建议引入听证程序和实行辩论质证加以破解;对于程序合理性的迷失,建议对胜诉可能性标准在立法层面加以确立.  相似文献   

17.
制定最低工资制度以保护低收入群体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国内外经济学界对此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都进行了一些研究,但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分歧。而当我们跳出现有的分析框架,从理论适用的外部环境的视角分析,就会发现任何一项社会政策都有正负效应,最低工资法作为价格管制方式之一的正效应和负效应同时存在。适时推出和调整使其正效应大于负效应,会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反之,得不偿失。以消除贫困和保护弱势群体为宗旨的最低工资法,需要更加完善有效的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支撑体系。因此,政府要同时关注效率和公平两大目标,要保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使社会成员中境况最差者的情况更加恶化,这样才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道格拉斯·诺斯在早期研究中发现私有产权的建立固然可以导致经济增长,但非正式制度的约束会影响制度绩效。其后期的研究转移到了对社会习俗、意识形态以及文化等非正式制度方面,逐渐构建了一个以非正式制度为主线的分析框架,得出了非正式制度的演变是制度变迁主要原因的结论,掀起了西方经济学家研究非正式制度的热潮。我国正在进行社会转型,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论,正确认识和研究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对于推动我国的制度变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是怎样的联系,这是一个恒久的问题。过去两个世纪中,西方经济学家围绕生产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了一般理论框架,值得引鉴。透过制度分析的视角,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种种困境,尤其是改革前“高增长低发展”的困境得到了新的阐释;中国经济改革作为一个制度创新过程得到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是怎样的联系,这是一个恒久的问题。过去两个世纪中,西方经济学家围绕生产制度、政治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了一般理论框架,值得引鉴。透过制度分析的视角,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种种困境,尤其是改革前“高增长低发展”的困境得到了新的阐释;中国经济改革作为一个制度创新过程得到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