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冲突话语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社会和文化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文章以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第八季台词中24个冲突话语为语料,以关联理论为指导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冲突话语发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和复杂的,但主要集中于关联理论与冲突话语的交际效能这一焦点:冲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有效交际效能的缺失。并将冲突话语分为四种类型,即言语行为冲突、会话目的冲突、语境冲突以及会话主题冲突,并分析了语境冲突和会话目的冲突的有效交际效能缺失。  相似文献   

2.
从"构建自身面子"角度入手,分析交际双方在话语冲突这一特定语境下,为构建自身面子而采取的语用策略,探讨双方差异及其原因。由于权势、语用距离的不同,冲突双方所采取的话语手段存在差异,具体体现在:当双方间存在"权势"差时,高权势者由于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倾向于采取责问、威胁等直接的冲突回应方式来构建自身面子;而低权势者则更多采取抱怨、解释等间接的冲突回应方式。当双方"语用距离"不同时,认为彼此间亲密度较高的一方多选用直接的冲突回应方式来完成自身的面子构建;认为彼此间亲密度较低的一方则更多地采取间接地冲突回应方式。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语境学原理分析语境歧义产生幽默的几种现象。从生成和认知两个角度将话语歧义分成无目的话语歧义、有目的话语歧义、客观话语歧义和主观话语歧义。从交际双方来探讨话语歧义产生幽默的几种现象。告知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避免歧义产生,以达到语言使用准确性;或运用话语歧义,创造语境歧义,以营造轻松、和谐的交际环境。  相似文献   

4.
基于Culpeper不礼貌模型分类并结合冲突话语实例,分析了冲突话语的语言袁征及其人际语用效应。研究表明,作为一种言语策略,冲突话语表现为批评指责、负面评价等5种基本的表征类型,多以组合形式出现,与冲突主体和交际进程密切相关,具有宣泄负面情感、弱化面子威胁以及构建权势身份的人际语用效应,凸显出冲突主体特定的交际用意和目的意图。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语用学言语适应论的框架下,以冲突性话语为目标语言,分析了冲突性话语产生的两种不同效应:负面语用效应(趋异性)和正面语用效应(趋同性)。在话语冲突中,如果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不能达成一致,就会引起趋异性的负面作用;反之,就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效应,即趋同性。  相似文献   

6.
会话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话语交际中,实现人际意义的语言手段多种多样,模糊限制语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使用模糊限制语在交际中有时是为了组织话语信息的需要,有时则是为了委婉礼貌、表示平等,有时是为了推卸责任、缓和冲突或避免过于武断;有时则是为了制造轻松幽默的气氛。简言之,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为的是更好地改善和维系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使交际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7.
Sperber和Wilson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对话语交际进行了有效探讨,提出了以明示推理原则为根基的关联理论。在话语实践中,交际双方通常凭借认知语境与最佳关联的有效介入来实现话语的准确理解,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隐性连贯缺乏语篇衔接上的体现,因此理解隐形连贯涉及到复杂的认知推理过程。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认知语境的概念,探讨了认知语境和理解隐性连贯之间的关系,指出认知语境可以提高隐性连贯推理的有效性,话语双方建立趋同的认知语境可以减少受话人对隐性连贯的认知努力,避免会话交际的失败。  相似文献   

9.
冲突性话语是日常交际中随处可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人与人之间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电视辩论赛作为冲突性话语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话轮、称谓语和提问方式都体现了冲突双方在该语境中的权势关系以及他们在动态权势过程中采取的话语策略。分析他们的权势关系和话语策略,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冲突性话语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随着跨国交际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问题突显,由于思维方向不同,文化背景差异、母语负迁移等原因造成交际的冲突和失败。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需要依靠交际双方的顺应和宽容,提高对目的语文化的领悟力和敏感性去解决。  相似文献   

11.
冲突语是言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就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运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冲突语的起始阶段、冲突阶段、结束阶段进行分析,有助于交际双方在冲突语出现之时进一步运用言语交际规则达成共识,趋于统一,实现和谐。  相似文献   

12.
经济区域化: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形式或一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入手,阐述了两者实质内涵上的一致性;提出国家利益是经济区域化及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出发点;剖析了对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两个认识误区;指出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虽然存在矛盾,但并不是不可调和的,经济区域化只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形式或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国外学者基于会话分析对冲突话语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如何基于会话分析去指导冲突话语研究,国内学界尚未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结合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会话策略、会话结构及会话风格对这一研究进行三维呈现,可以促进我们对其有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4.
就"冲突传播"的形式而言,依照冲突双方能否相互直接感知到对方所传递的信息为标准,冲突传播可分为显性传播和隐性传播两种;如果按照冲突双方所使用的传播符号进行分类,则冲突传播有语词传播和非语词传播两类。冲突的本性是暴力的,但冲突传播的本性却并非如此。暴力和礼让犹如冲突传播的两级,充满着张力。冲突传播是暴力还是礼让,要视冲突双方采取的行动而定。人既能够基于现实的考量争取利益,同时也能够基于现实的考量,避免使自己的损失最大化。这一反一正,既反映了冲突传播的暴力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在冲突传播中存在着以礼让化解冲突的可能方向。非暴力作为一种冲突传播的礼让逻辑,不仅是一种理念,同时它也是一种可操作、可学习、可应用的原则、策略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反问句是日常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句式。在夫妻冲突性话语语境中,反问句具有帮助说话人表达负面情绪、缓和交际双方的矛盾等语用功能,并具有语境顺应性。  相似文献   

16.
WTO农业谈判的僵局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哈回合贸易谈判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由于谈判各方利益冲突严重,至今仍未取得满意的结局。对9年来多哈回合历次谈判进行总结,分析谈判破裂的原因,以期对未来农业谈判的前景判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有些论者将自由与秩序视为一对冲突的法律价值,这种看法意味着自由一定意义上就是“无序”、必须被秩序所规制,降低了自己的价值,容易造成法律排斥自由的误解,与“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是自由的保障的看法相抵触,有必要予以厘清。事实上秩序并不必然与其他法律价值冲突,所谓自由与秩序的冲突,是指自由与法律秩序中的其他价值追求的冲突,或者是指不合理的秩序与自由的抵触。就自由与秩序的关系而言,秩序价值是自由价值形  相似文献   

18.
1926-1927年湖南农民集体冲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6-1927年国民革命随北伐进入湖南后,革命者积极动员农民。这给湖南农村的冲突网络带来了一次突然而猛烈的冲击,不但激起了乡村阶级冲突,也使其它乡村冲突一并爆发。湖南农民运动不仅存在阶级冲突,还包含了其它多种乡村冲突。它们相互作用,影响了农民在冲突中的行为活动,使农民在运动中呈现出冲突目标易转换,冲突过程组织状态不稳定,以及在不同地区突出的冲突各异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宗教对话有其特殊的困难,一方面由于神言是不可言说的;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对此加以言说。这样,宗教间的对话就常常变成一种“独白”或宣教,无法达到对真理和终极关切的再理解。但宗教对话可以就人类所共同遭遇到的问题和病痛加以对治,并由此来达到对话所要达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ICT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这种改变大大促进了经济增长。根据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研究报告得出,由ICT产业发展而产生的大量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正在加剧。具体原因为ICT产品的广泛使用和海量数据处理中心的建立。根据ICT产业价值链形成过程中碳足迹的追踪,能够得出ICT产业在原材料提取、生产制造与运输、产品应用和回收处理各环节的碳排放的大体数量和所占比例。针对ICT产业价值链中碳排放产生原因不同,分别采取监测、预警、生产过程优化、先进产品应用、新商业模式和政府政策等对策给予解决,同时也简要说明了ICT产业如何为其他产业提供了间接减少碳排放的手段。最后,结合ICT产业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给出了ICT产业发展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新研究思路,并提出未来可以从定量角度研究ICT产业发展中碳排放对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