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效提升了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呈现出跨区服务萎缩、本地服务崛起且服务价格提高的交易格局。为探究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本地化”及其“价格悖论”的生成根源,利用河南省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特殊的农村熟人社会交易环境对农户农机作业服务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往来互动频繁的农村熟人社会关系会助推农户对本地化农机作业服务的需求选择;并且种植规模越大、种植同一化程度越高的农户,越会在熟人社会关系的作用下选择更为及时可靠的本地化农机作业服务。继而对农机作业服务本地化交易的“价格悖论”产生原因进行探讨,发现农户熟人社会关系能显著降低其采纳本地农机作业服务的交易成本。由此提出进一步优化调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户进行专业化连片种植、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主体,以推进农机作业服务市场有序发育。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土地高度细碎与农机化进程迅猛推进并存的矛盾表现,本文利用11省的农机户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土地细碎化对农户家庭投资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细碎化严重制约了农户家庭提供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的能力,而改善农机作业的便利性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土地细碎化对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产生的不利影响.在经营权属于不同农户的地块上实现作物种植结构和种植技术的趋同可以在不改变家庭土地细碎化现状的条件下扩大作业地块面积,有助于地决相邻农户共享规模经济,提高农机作业的便利性程度,从而鼓励农机户对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的投资.本文认为以增加作业地块面积为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着眼点,鼓励地块相邻农户的共同生产更有利于提高农户获取地块规模经济的可得性并促进其对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的投资.  相似文献   

3.
随着各地区农机保有量的持续增长,跨区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容量不断收缩,“本地化”农机作业服务快速兴起。基于华北平原微观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超效率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测算了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并实证分析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本地化”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户粮食生产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效率损失,且主要来源于管理误差;“本地化”农机作业服务一方面降低了耽误农时导致减产的风险,提高了农户要素配置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形成对农机手道德风险的有效约束,提高了农机作业质量,进而促进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但是,这一正向激励效应,随着农户农地经营规模扩张和兼业程度提升而逐渐减弱。为扩大激励效应,应加快推动农机作业服务信息化、作业质量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国内农机服务模式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的实际,提出农机租借服务模式。与农户自购农机模式和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模式相比较,农机租借服务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推广农机租借服务模式具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层面阐释了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4-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机购置补贴对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存在着“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但“挤入效应”强于“挤出效应”,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促进了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发展;粮食主产区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的影响效应强于非粮食主产区。据此提出适当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培育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引导农户进入作业服务市场、发展山区农机作业服务市场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机社会化服务与农地转入:来自小规模稻农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农业生产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以1 080户小规模农户为研究样本,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农地转入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购买较为普遍,但不同环节存在较大差异,整地和收割环节农机服务的使用率较高,插秧和烘干环节农机服务的使用率较低;农机社会化服务购买已成为影响农户农地转入行为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整地和收割环节;插秧和烘干环节对农户转入农地影响不大,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不明显;家庭经济特征对农户转入农地影响较为显著,且随着家庭收入水平和农业收入占比的逐渐提高,农户扩大农业经营的意愿逐渐增大;而家庭人口结构、承包地特征和个体特征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家庭劳动力能力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具有关键作用,劳动力老龄化与健康状况下降是制约农户扩大经营规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以规模化和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的家庭农场发展迅速,以服务家庭农场和农户农机作业为主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农业机械化服务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了家庭农场规模报酬递增;国家通过出台宏观政策培育和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直接或间接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以中观供求市场合理的价格机制,调节家庭农场与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协同发展,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生产经营成本、产量、利润等基本要素的直接影响,从微观上实现了对家庭农场的传导作用。只有制定系统的宏观支持政策,改革市场供需结构,重视要素传导反馈,引导农机装备产业优化结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补贴支持力度、加强农机化服务队伍建设,才能达到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的最大匹配度,实现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以规模化和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的家庭农场发展迅速,以服务家庭农场和农户农机作业为主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农业机械化服务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了家庭农场规模报酬递增;国家通过出台宏观政策培育和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直接或间接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以中观供求市场合理的价格机制,调节家庭农场与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协同发展,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生产经营成本、产量、利润等基本要素的直接影响,从微观上实现了对家庭农场的传导作用。只有制定系统的宏观支持政策,改革市场供需结构,重视要素传导反馈,引导农机装备产业优化结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补贴支持力度、加强农机化服务队伍建设,才能达到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的最大匹配度,实现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9.
契约是规范社会化服务市场的重要制度设计,农业社会化服务是近年来中国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出现的一种新景象,需要加以规范有序发展。基于河南省6县2 172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以小麦收割环节为例,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风险偏好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契约选择决策及其契约形式的影响,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风险偏好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契约选择决策及其形式有显著负向影响,风险偏好程度越高的农户签订契约的可能性越小;在签订契约的农户中,风险偏好程度越高的农户签订书面契约的可能性也越小。据此,建议尽快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契约制度,增强农户风险意识;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中介组织的发育,加大力度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契约走向正式化、规范化,以促进中国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土地高度细碎与农机化进程迅猛推进并存这一矛盾现象的现实背景,利用11省1 223户农户的样本数据和列联表检验法分析土地细碎化对农户家庭购买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具体研究结论是:(1)土地细碎可能会减少农户使用农机作业服务的土地面积和利用农机作业服务完成的作物生产环节的数量,并且可能会增加农户使用农机作业服务的费用负担;(2)与相邻地块种植趋同、修筑机耕道等提高农机作业便利性的措施能够在不改变家庭土地细碎程度的基础上降低农机作业的服务成本,促进农户在更多地块上和更多生产环节中使用农机作业服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土地细碎对农机作业服务的不利影响。结论表明应鼓励地块相邻农户共同生产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机装备技术的采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1.
农机跨区服务是小农户实现机械化生产,从而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重要途径。但近年来,跨区服务面积大幅减少,以本地农机手为服务供给者的内生型农机服务市场逐渐兴起,且社会因素在其兴起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大型农机拥有量不断增长,农机服务市场呈现出外来农机和本地农机并存的局面。在农机服务市场竞争中,本地农机手借助乡土熟人社会的运作规则打败了外来农机手,从而推动了内生型农机服务市场的兴起。内生型农机服务市场的运作高度嵌入乡土社会。在农机服务市场的高度竞争下,农机手以自然村为单位开展农机服务。农机手置身于乡土熟人关系之中,熟人关系可以降低其经营成本。而较低的服务经营成本能够提升农机手的经营积极性,从而确保农机服务供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村庄社会中的声誉机制能够有效抑制农机手的机会主义行为,并能够激励其不断提高农机服务质量。内生型农机服务市场的出现,体现了乡村社会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潜力,对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全国12省1 926户农户调研数据,利用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新型经营主体生产性服务对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0%的样本农户接受了新型经营主体生产性服务,其中种苗提供、土地平整和机械收割服务的普及率较高。新型经营主体生产性服务能够显著提升稻农的技术效率,但不同稻作环节的服务对不同规模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对生产规模小于80亩农户而言,土地平整、机械栽插和田间管理服务的作用明显;而对生产规模大于80亩农户来说,种苗提供、土地平整和机械栽插服务的作用更显著。因此要积极推进机械化稻作服务,加强机械化技术集成,提升农机具的适用性和适配性,同时要针对不同规模农户的生产需要和作业条件调整服务内容,着重提高机械收割、田间管理等环节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防范耕地撂荒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理论分析农机服务市场发育如何影响耕地撂荒的基础上,依托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CRHPS)数据,采用T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机服务市场发育有助于抑制耕地撂荒,且使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农机服务市场发育会通过促进机械对人力的替代、农户农业收入的增加和提高耕地流转市场的活跃度来降低耕地撂荒程度;平坦的地形和良好的农机作业道路能够强化农机服务市场发育对耕地撂荒的抑制作用,耕地细碎化程度上升则会弱化抑制作用。为有效依托农机服务市场发育遏制耕地撂荒,应建立健全农机服务购买补贴体系,深入开展农机作业道路建设和坡耕地改造,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统筹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以规模化和集约化为主要特征的家庭农场发展迅速,以服务家庭农场和农户农机作业为主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农业机械化服务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了家庭农场规模报酬递增;国家通过出台宏观政策培育和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直接或间接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以中观供求市场合理的价格机制,调节家庭农场与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协同发展,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农业机械化服务对生产经营成本、产量、利润等基本要素的直接影响,从微观上实现了对家庭农场的传导作用。只有制定系统的宏观支持政策,改革市场供需结构,重视要素传导反馈,引导农机装备产业优化结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补贴支持力度、加强农机化服务队伍建设,才能达到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的最大匹配度,实现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15.
利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对全国25个省农机合作社的调研数据,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东、中、西部和不同规模的农机合作社在小麦、玉米和稻谷的耕地、播种/插秧、植保和收割四个农机作业环节方面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中西部的农机合作社相比东部成本低,收益也低;大规模的合作社并不一定会形成规模经济,社员人数和农业机械拥有量对成本和收益的影响不显著,农机作业面积是决定农机合作社成本和收益最为显著的因素;大规模合作社也并不一定带来区域垄断,稻谷的分析表明合作社规模越大,其相应的作业价格越低。本文实证结果暗含今后我国农机合作社支持政策应当以中西部和大规模为补贴重点。  相似文献   

16.
诱致技术变迁理论强调了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导向性作用。鉴于农机服务外包已成为大国小农背景下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的基本方向,因此,在机械对劳动的替代过程中,机械作业服务与劳动的相对价格对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将发挥重要的诱导作用。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2004-2018年中国26个省份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偏向指数,研究发现:(1)农机具购置与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对技术进步偏向机械的直接诱导作用并不显著,农机服务与劳动力的相对价格则产生了明显的诱导作用;(2)农机服务诱导技术进步偏向的叠加效应,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机制。由此提出农机补贴政策应向农机服务主体倾斜,逐步完善农机服务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基于诱致技术变迁分析框架探索农机对劳动的替代,与农机服务对劳动的替代之间的区别,以期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政策设计提供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土地细碎化背景下地块生产趋同对农户购置农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土地细碎化现象与农机化进程快速推进并存的矛盾出发,利用11个省市的调研数据,运用随机效应Probit模型、Tobit模型和沃尔德检验实证分析了土地细碎化背景下地块生产趋同对农户农机购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土地细碎化对农机购置的抑制效应,不同地块作物生产趋同和机耕道修筑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作业地块面积而非产权地块面积是农户农机购置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地块合并、交换、流转等产权调整的交易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只要作业地块的面积足够大,农户也有积极性购置和投资农业机械;而随着作业地块面积的增加,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非仅仅是解决劳动力短缺和便利外出打工将是农户购置农业机械的主要目的。因此,在土地细碎化背景下,应鼓励地块相邻农户共同生产、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等旨在推动共享地块规模经济的政策取向可能更有利于提高农户获取地块规模经济的可得性并促进其对农业机械的购置和投资。  相似文献   

18.
基于江西省12个县抽样调查832个有效样本的数据,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对空巢农户农业机械使用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农户类型、人均耕地面积、农机补贴发放速度、户主年龄、健康状况、家庭中男丁个数、库存农机价值等对空巢农户经常使用农机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当地政策宣传程度、当地信息普及水平、家庭人口数、燃料价格等对农户较多使用农机会产生显著影响;而农机价格、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农机购置补贴程度、农机售后保障等因素会导致空巢农户较少的使用农业机械。  相似文献   

19.
农业外包服务市场并非静态的市场,而是存在发育、稳定和消亡等不同状态。文章在区分农业外包服务市场发育各个阶段的基础上,利用进化动力学和经济博弈理论构建演化模型,分析市场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农业外包服务市场发育的不同阶段,其稳定程度、均衡点和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应区别对待;农业外包服务市场可以通过政府补贴进行培育,也可能是工业化、城镇化发育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产物,关键在于如何诱导供给双方同时进入市场。由此提出:在农业外包服务市场发育较为落后的地区应重点通过补贴或修建基础设施以降低服务商进入成本;在外包服务市场发育较好的地区应鼓励外部资本进入或跨区作业以扩大市场规模;在农村劳动力劳动生产率或非农就业工资较低的地区则不宜发育农业外包服务市场。  相似文献   

20.
农机跨区作业——加速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突飞猛进,农机跨区作业功不可没.在针对后者对前者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提出推动农机跨区作业,加速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建议,以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跨跃式超常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