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对人民政府本质思想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从多方面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政府本质思想。该文认为,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政府必须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价值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在政府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如何实现人民利益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防止社会公仆蜕变为社会主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一以贯之的思想,也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文章指出党要始终代表好人民利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不是仅有良好的愿望就能达到的,因为人民利益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涉及多重复杂关系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点,必须认识和把握人民利益的时代特点,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当今国家建设的意识形态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诉求。贯彻和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注重三个重要维度:问题意识、利益诉求与制度建设。首先,清醒的理论问题意识与明确的现实问题意识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契机与导向。其次,解决人民群众实际的问题与困难,抓住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与核心。最后,建立切实可行的有效制度与长效机制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依据与保障。  相似文献   

4.
与时俱进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极其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发展创新 ,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时俱进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就是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 ,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  相似文献   

5.
现时期党如何代表人民利益的问题,涉及到理念、政策和行为三个层面。只有牢固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又把这种理念具体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实现和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把代表人民利益的问题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维护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价值观。邓小平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来思考人民利益,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人民利益的思想,形成了内涵丰富、特征鲜明的人民利益思想体系。邓小平人民利益思想体系主要由原则论、内涵论、途径论、保证论构成。邓小平坚持物质利益原则,赋予人民利益丰富多彩的内涵,努力探索实现人民利益的有效途径,强调制度建设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五四以后先进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他们认为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生产力,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必须选择马克思主义;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必须选择马克思主义;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指引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必须选择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坚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实现强国富民中国梦的根本路径与价值旨归,是马克思主义民生观在当代中国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民立场的继承与发展,又是紧密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始终践行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理论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有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永远代表并最终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关心好、安排好、解决好。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的主体是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他们创造着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他们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利益最紧要,对人类历…  相似文献   

11.
证券公司与证券投资者的法律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证券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主体之一,其所处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投资风险的承担、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和资本交易市场的维护,但是对于这两者的法律关系学术界还存在很大争议.。综合其他学术观点我认为,当投资者在证券公司办理了开户手续,这时二者之间是委托关系;若为证券交易,则是代理关系;若为中介,则为居间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重视对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大变革 ,它既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等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也给高等学校德育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文章仅针对此情况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问题谈谈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同时,收入差距也在进一步地扩大,收入分配中的不平等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对公平分配应如何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就我国目前收入分配状况以及如何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面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对于对立统一规律、一分为二的辩证法以及如何认识与解决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方面,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矛盾观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性。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毛泽东矛盾观的正确方面,扬弃了其中不正确的不恰当的部分,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与措施,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当前文化消费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对如何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16.
同是发展生产力,不同的阶级虽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历史过程,但根本的区别是发展生产力的价值取向不同.中国共产党发展生产力是以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其价值取向的.民主革命时期,在扫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的同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建设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中,生产力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建设伊始,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强调不能剥夺农民来积累工业化需要的资金,要随着生产的发展不断增加人民的收入.在邓小平理论中有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问题,就是发展生产力及其价值取向问题."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样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发展生产力是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及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沙堪斯基关于政治对于政策成败的影响这一研究的学术缘由,阐释了沙堪斯基关于影响政策制定、政策选择与政策成败的几种政治因素和政治手段,以及政策分析的途径及局限性等观点.评价了沙堪斯基这一研究的学术意义,指出了其研究观点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提醒人们关注政治与政策分析的关系这一公共政策制定的永恒难题,揭示了导致政策过程复杂性的各种政治因素源于现代政治体系,西方政治学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具有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理论的核心。传统的民本思想强调治国要以民为主体,以民为本位,并将民众的利益置于君主的利益之上,但它的实质却是要维护君主专制的统治制度,所以它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新中国建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领导人对民本思想进行更新与创造,解决了民本思想的内在矛盾,将其发展到新的境界,实现了民本思想的时代创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精神生产力的不断扩大以及人们对精神产品多样化的追求日趋突显,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精神产品生产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文章对精神产品的内涵做了初步探讨;对精神产品的分类,则从精神产品的消费主体范围、精神产品学科内容、精神产品形成或存在的形态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创新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是不断追求人类解放的一生,他们创立科学理论的出发点是人类的生存质量,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根本特征。邓小平1978年复出以后,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重新界定了"人民"的范围,指出了人的解放的价值判断标准以及实现的必要途径,论述了社会环境、党风对人的全面解放的重要作用,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人的全面解放找到了一条现实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