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的方法,对吉林省金融业进行产业关联的分析,通过消耗系数和分配系数研究金融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后向关联、前向关联和环向关联效应。揭示金融业的产业地位及对国民经济的需求拉动作用和供给推动作用。为优化吉林省金融业的产业结构,理顺产业关系,从而有效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依据投入产出分析法,通过调整运算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全面分析民用航空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的民航业作为基础性产业,产生了较多的外部经济效益。民航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推动作用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运用产业关联理论,采用2002、2005、2007、2010、2012年的全国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分析我国住宿和餐饮业10年内的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研究表明:从产业关联效应来看,观察期内与住宿和餐饮业关联较强的产业部门无明显年份变化,基本保持稳定,且住宿和餐饮业与相关联产业的间接关联程度更深;从产业波及效应来看,观察期内住宿和餐饮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高于拉动作用。在此基础上,从政府、行业及企业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对今后住宿和餐饮业的稳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其他产业对其的推动作用,也将产生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前向、后向、旁向关联机制,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将统计资料分割为两个阶段分别计算文化创意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结果显示: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均达到中等关联及以上,与教育、金融业等产业关联程度呈下降趋势,与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呈上升趋势,其中,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关联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意产业居于产业链的高端,具有联动效应强、附加值高的特点。为定量分析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前后向关联程度以及波及效果,将中国投入产出延长表整合成124×124部门的投入产出表,通过计算文化创意产业的消耗系数、分配系数、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关联产业的比例关系,结果显示:文化创意产业是最终需求基础型产业,对其他产业具有强劲的拉动作用,但推动作用还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会展业与相关产业存在着较强的互动发展关系,对其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大的拉动作用。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法,本文考察了湖南省会展业的产业关联效应。结果表明:1)湖南会展业推动了前向关联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拉动了后向关联产业的发展,其前向的经济推动作用明显强于后向的经济拉动效应;2)湖南会展业与地区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均存在较强的关联效应,其中,与第一产业关联度最大,其次为第二产业和地区生产总值;3)湖南会展业与第三产业总体关联性相对较弱,但与内部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和住宿餐饮等产业关联效应显著。为此,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会展引导功能,加强会展配套设施的建设,促进会展业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产业居于产业链的高端,具有联动效应强、附加值高的特点.为定量分析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前后向关联程度以及波及效果,将中国投入产出延长表整合成124× 124部门的投入产出表,通过计算文化创意产业的消耗系数、分配系数、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关联产业的比例关系,结果显示:文化创意产业是最终需求基础型产业,对其他产业具有强劲的拉动作用,但推动作用还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危机,我国也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为纯电动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目前,有关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化等方面,多采用定性方法研究。本研究通过国内典型的纯电动汽车技术与数据调研,首次编制纯电动汽车投入产出结构,并基于2010年全国投入产出延长表,分析了纯电动汽车制造业的经济关联效应和产业波及效应。研究表明,纯电动汽车制造业发展对其上游产业拉动能力极强,而对其下游产业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整体而言,纯电动汽车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比分析了京津冀和东北地区的产业部门角色演化。结果表明:(1)京津冀产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少数几个资源输出部门,东北地区提供资源的部门变化较小,而终端产业部门越来越多。对东北地区而言,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科技服务业的关联作用有待增强。(2)京津冀和东北地区产业关联网络的分块趋势越来越明显。相比而言,东北地区逐步形成石油开采和加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子群和金属机械制造业子群,但子群间的联系较弱,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子群间的联系有待增强。  相似文献   

10.
运用投入产出法对陕西省三次产业和物流业做投入产出、产业关联、产业波及效应等进行分析,计算出各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列昂惕夫逆矩阵、直接前向关联指数和直接后向关联指数、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得出陕西省物流业与其他三次产业的技术经济关系,最后根据陕西省物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促进陕西物流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生产性服务业遍布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农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拉动作用逐步显现。通过深入分析湖南省投入产出表,利用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三个具体测度指标,发现湖南省农业及其5个细分行业对7种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均表现出正向拉动效应。其中,农业对销售服务业和物流服务业的拉动效应明显;对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租赁商务服务业有微弱拉动效应;对教育服务业拉动效应不明显;农林牧渔服务对各类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效应相对明显,畜牧产品和渔产品,林产品和农产品对各类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效应不够明显。为了充分利用湖南省农业优势,强化农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效应,必须从夯实农业基础、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着力,加强农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2.
通过2007年黑龙江省136个产业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借助投入产出价格波及效应模型对黑龙江省畜产品价格进行波及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畜产品价格的上涨导致其他产业部门产品成本增加,降低行业利润,特别是畜产品消耗量较大以及对畜产品价格变动敏感的加工制造业(屠宰及肉类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等等),但对整个黑龙江省的物价水平的影响并不大。在此基础上对2010年上半年畜产品价格涨幅进行了模拟,提出了继续巩固政策效应,创新补贴资金使用机制,建立调控长效机制,加强畜禽疫病防控,提高产业化组织程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能源开发对陕西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计算了陕西能源行业的投入效应、产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及收入分配效应.据其结果认为:能源开发行业有较高的前向和后向关联关系,能拉动其他产业的投资,其自身产出也能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政府的财税收入,提高当地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陕西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陕西能源开发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结合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三大主导产业的经济预测与贡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出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石油化工)的设想,原先是从经济行业部门的分类来评价三大主导产业的经济贡献,我们从产品部门的分类并基于全国(福建)投入产出调查的数据,从投入和产出流量方量来研究福建三大主导产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基于自主体模拟与投入产出表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对重庆市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运行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重庆市碳市场将促进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参与交易的工业企业中,产出受益较大的是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出大约增长0.95 %,产出受损最大的是采掘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产出将下降约1.95 %;在重庆碳市场中,处于卖方的行业主要为采掘业、食品制造业、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买方部门主要包括纺织缝纫及皮革产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等;在碳市场的作用下,重庆市碳排放高峰将显著提前,2015—2050年重庆市累积减少碳排放933百万吨碳,至2050年累积交易量将达到58.6百万吨碳.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运用中国1997年、2002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考虑加工贸易的影响,分15个行业、8种能源来研究中国基于国内生产、消费、出口、进口中的CO2排放及国际贸易中的净排放等问题。结果表明:(1)中国一直是碳贸易净出口国,1997—2007年的CO2排放量持续增长,国内生产大于国内消费的CO2排放量,且出口的CO2排放量占国内生产的CO2排放量的比例很大,这说明出口对中国CO2排放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2)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和金属产品制造业是进口和出口CO2排放量相对较大的三个行业。(3)从单位产值看,出口、进口和国内生产的CO2排放强度在1997—2007年持续下降,而国际贸易净值的CO2排放强度1997—2007年一直上升,出口的CO2排放强度要远大于国内生产的CO2排放强度,表明中国净出口的资源和能源正在不断地快速飙升。因此,中国应加大鼓励低耗能、低排放行业的出口,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出口,发展太阳能、风能等低碳能源和新能源,从而减少中国的CO2排放量,实现低碳经济增长模式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新时期辽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二者协调发展对辽宁“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采用灰色关联法对2004—2010年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得出二者具有较高关联的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关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