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铸币量的增加使币材供需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开发国内矿产资源满足市场需求,滇铜、黔铅的开发随之而起,成为清代矿业兴盛的主要表现。探讨黔铅兴起的原因与背景有助于理解清代矿业盛衰的历史动因与社会环境,以及清代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清代前期汉口的商品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它位于汉水与长江的汇合处,是全国水陆交通干线的交叉点,而汉口是武汉三镇的商业中心所在。当前,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潮流中,武汉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两通”为起点,振兴武汉经济的改革方案。即从搞好交通、搞活流通两方面入手,带动武汉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它在活跃经济,繁荣市场方面已经初见成效。这在武汉,尤其汉口,是有其深厚历史根基的。可以这样说,清代前期汉口镇之兴起,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也正是“两通”发展的结果。因此,回顾这段历史,或许对当前武汉市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借鉴。限于篇幅,本文仅先就清前期汉口商品市场的形成、规模及主要功能等方面试作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它位于汉水与长江的汇合处,是全国水陆交通干线的交叉点,而汉口是武汉三镇的商业中心所在。当前,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时代潮流中,武汉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两通”为起点,振兴武汉经济的改革方案。即从搞好交通、搞活流通两方面入手,带动武汉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它在活跃经济,繁荣市场方面已经初见成效。这在武汉,尤其汉口,是有其深厚历史根基的。可以这样说,清代前期汉口镇之兴起,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也正是“两通”发展的结果。因此,回顾这段历史,或许对当前武汉市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借鉴。限于篇幅,本文仅先就清前期汉口商品市场的形成、规模及主要功能等方面试作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商业文化是在商品流通领域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商业特质的文化现象。明清时期汉口城市迅猛崛起,从芦苇丛生的河滩废壤一跃而成为“四大名镇”之首、“天下四聚”之一的商业巨镇,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商业史上的一个奇迹。与其繁荣的商业相适应,汉口也有它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商品文化、营销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商业环境文化、消费文化等是明清时期汉口商业文化的主要构成。  相似文献   

5.
爱金系我国先秦时期唯一的、由楚国国家政权铸造发行的、主要流通于楚国境内的、利用贵金属黄金作币材的初级铸币,其币面戳有“郢爱”、“陈爱”等多种币文。爱金孕育于春秋中期,诞生于春秋晚期,发展于战国前期,鼎盛于战国后期,而消亡于秦至西汉中期。学术界一般认为楚亡时爱金即消亡,我以为,历史事实并不如此。 公元前223年楚亡于秦,从此,爱金失去了铸造与发行的政权基础,亦即失去了生存条件,必然走向衰亡。一般货币的这种衰亡过程,是迅速的、短暂的,占领者很快就会发行新的货币取而代之,但是,爰金由于以贵金属作币材,享有很高的信誉,加之秦至西汉中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以致楚亡后仍然或多或少地在商品领域中流通,其衰亡过程的长期性与其它货币颇为不同,值得我们作一番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清代徽商出自学术之邦,儒家文化底蕴深厚。徽商的主体和代表是盐商,他们与江浙的盐商同样溯江而上,往来于维扬与川陕之间。他们热爱汉口的大市场和城市山水,写下了很多描写汉口城市的诗文。本文依据清代盐商范锴《汉口丛谈》的记载,着重反映了这些盐商的儒雅风范,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这些盐商描绘的有关汉口镇的市场、街道、山水、名胜、人文景观的美丽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7.
作为清代前期两大暴力支柱之一的绿营,在2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盛衰腐败的轨迹不但与清廷的兴盛与危机保持着惊人的同步振荡,而且牵动着政治、军事、经济、财政的每一根敏感的神经。基于这种认识,应该说,探讨绿营的盛衰,毫无疑义地应该从各个方面加以综合性的窥察。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研究的还很不够。限于篇幅,本文只是从一个侧面,从俸饷制度着眼探讨绿营的盛衰,以期寻求财政与军政的关系及其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8.
作为清代前期两大暴力支柱之一的绿营,在2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盛衰腐败的轨迹不但与清廷的兴盛与危机保持着惊人的同步振荡,而且牵动着政治、军事、经济、财政的每一根敏感的神经。基于这种认识,应该说,探讨绿营的盛衰,毫无疑义地应该从各个方面加以综合性的窥察。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研究的还很不够。限于篇幅,本文只是从一个侧面,从俸饷制度着眼探讨绿营的盛衰,以期寻求财政与军政的关系及其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先生在六十年代初期发表的《由郑成功银币的发现说到郑氏经济政策的转变》及《再谈有关郑成功银币的一些问题》两文,重新解释了几种银币的花押,释所谓“左”字币的花押为“朱成功”,所谓“曾”字币的花押为“国姓大木”,所谓“谨慎”字币的花押为“谨性”,提出新说,肯定均为郑氏所铸币。窃以为根据很不充分,其说只不过提出了一个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明中后期汉口从一隅荒滩迅速发展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汉口的迅猛勃兴既有赖于江汉大市场的久远商业积淀、卓越的贸易区位优势、正在形成的全国市场,还与当地商民和有为官员的共同努力息息相关。正是在这些因素形成的历史合力的推动下,明代汉口虽不断遭受天灾人祸的遏制,却仍能在短短几十年里实现从渔村到天下名镇的巨变。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汉口商业文化探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汉口商业文化最本质的原因是地理位置。汉口处两江交汇之地又兼为九州之腹心,九省之通衢,其地利条件是商业和商业文化发达的客观基础。汉口城市的繁荣还离不开历史机遇和主观动力,这尤其表现在汉口开埠使西方商业文化渗入,传统的商业格局开始解体,从而为武汉城市的近代化提供了历史的机遇;而张之洞对武汉的打造则为近代汉口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和转型提供了主观的动力。由于汉口城市的商业特性和移民特性,本土文化、异地文化和西洋文化熔铸于一炉,汉口商业文化呈现出五方杂处,华洋纷呈的特色。这种“大杂处”,形成了汉口对异质文化开放和包容的城市性格,使汉口城市在近代化的转型中较少有传统的羁绊,易于接受新事物,并能随新而变,与时俱进,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东洋之芝加哥”。  相似文献   

12.
铜与铅不但是清代的主要币材,也是制造军火的主要原料,成为关乎军国大计的重要战略物资。但是,清代矿产的军事用途却往往被学界所忽视。清代是我国军事发展史上由传统向近代转型的重要时期,矿业的兴盛满足了军事工业发展对战略资源的需求,军队中火器装备比例的提高成为清军制胜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以铜铅为例,探讨清代矿业开发的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清代前期,在北疆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制钱。为此,建立了专铸制钱的宝伊局。宝伊局的铸币与内地流入的制钱并用,基本上满足了北疆地区流通的需要。宝伊钱的特点是含铜量高于内地制钱而价值仅为南疆新普尔的1/5。由此,产生了私销改铸的弊端。这也是后来沙俄侵占伊犁时,大批搜括宝伊钱回国改铸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沈德潜在遴选清代前期诗歌时,十分强调“诗中有人,诗外有事”。得到其特别重视的“贰臣”诗人的入选作品尤其体现了这一原则。通过这些诗人及其作品,也可见清代诗歌创作与时势人心的密切关系,而诗史互证、以诗见史、因史明诗,则为清诗研究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清代前期两淮盐商,是当时全国三大商业资本之一。盐商们“富至千万”,“百万以下者,皆谓之小商”,其资本之雄厚,在中国盐业发展史上实属罕见。以千万计的巨额资本的形成,是与两淮盐业制度密不可分的。因此,研究两淮盐业制度史,对于论述盐商之兴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清代前期两淮盐制中的纲盐、票盐的变化及其与盐商衰落的关系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6.
刘建平  汪慧琴 《社区》2005,(19):52-55
汉正街的由来汉正街,地处湖北武汉市的古汉口旁。15世纪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后,长江汉江交汇处,尤其是沿汉江(又称汉水襄河)一带地域逐渐成为汉口商业的中心地带;清初,汉水沿江码头形成以北岸为主的“八码头临一带河”的态势,“四海九州之物不踵而走,特形异物,来自远方者,旁隘露积”;清康熙年间(1662~1722)此地因设立汉口巡检司而成为汉口镇的正街,又称“官街”。当时沿街店铺林立,八方商贾云集,街情民风淳厚。汉正街市场西段以粮、油、棉、什业居多,东段以药材、参燕、金银、票号、典当为主;中段最为繁荣,密布百货、布匹、山珍、海味、纸张…  相似文献   

17.
清代前期,中国的矿冶业是否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性质问题,学术界曾有过争论。我认为这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认识的问题。现在我从历史资料出发,就清代前期广西矿冶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提出个人不成熟的看法,同大家讨论。 一、清代前期广西矿冶业发展概况 清代前期,广西的矿冶业,有金、银、铜、铅、铁、锡等主要金属。矿藏的特点,多为各种金属混生。如《粤西琐记》记载:“砂色白者为银垅、绿者为铜垅,黑者为铅垅,然虽垅各异名,其实一矿,所产五金皆备。煎炼而后,从分金炉以别之,金千之一,银百之一,铜十之一,其余皆铅铁锡耳。”金矿的开采,以梧州地区为最著,如乾隆(1736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清代前期的经济布局,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迁移、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布、以及水道运输与城镇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汉口在华中地区的崛起,以及江汉平原和鄂西山地经济发展的梯度差作了探讨,论证了湖北省经济布局的特点及其继承性。阐明经济布局的历史阶段性,继承性及空间特点,可供当前湖北省经济建设,生产布局参考。  相似文献   

19.
扬州是我国历史名城之一,它几经兴衰,清初又发展成为我国东南地区一大商业城市。“东南繁华扬州起,水陆物力盛罗绮”,它的城市经济实力极为雄厚。那时全国赋税之半来自盐课,而“两淮盐课又居天下之半”,因而它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李斗《扬州画舫录》对清代前期扬州城商业繁荣景象有具体的描绘。本文以此书为主,结合其他一些历史文献记载,对此时期扬州城市经济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20.
清代前期云南铜矿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矿业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本来,清初鉴于明代后期矿政方面所造成的危害,对矿业曾采取封禁政策。但由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清王朝财政上铸币的需要,从康熙朝二十年代“三藩之乱”平定以后,就在云南开展了铜矿的生产。关于清代云南铜矿发展史,已有不少专著作过详细论述,但对其生产性质则尚无一致的看法。本文试图从云南铜矿生产的发展,联系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提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