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随着清朝政府重新统一新疆以及对新疆的经营和开发,清代新疆文化发生了重要变迁。除自然环境的影响之外,清代新疆文化的变迁与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其中新疆的疆域、政区、军事、人口、民族、经济、城市、交通等因素对新疆文化发展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乌江流域特殊的地理区位和生态环境构成了移民与民族关系的基本发展背景和基础.在乌江流域历代移民与民族关系的研究中,既要考察历代移民过程、地域人文地理、迁移中的文化因素、移民类型特征、移民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等,又要综合运用文献、人口学、历史地理学等方法,充分体现出对本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民族融合、经济开发、文化变迁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上海历史人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日上海面积为全国1/1655;人口1132.14万,约占全国1%强。比重虽然很小,但其经济地位却十分重要。研究上海人口的历史发展,对认识当前上海的经济和人口发展规律很有意义。一、政区与人口演变概况古代上海政区:了解上海市历史上的人口变化,必先要搞清楚上海市行政区划的演变。今日上海市政区系1958年定制,属全国三十个一级行政区划单元之一。这个市区范围及其辖下人口是经历过长期的历史演变而来的。上海历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上海务、上海镇、上海县、上海市(仅包括市区)和1958  相似文献   

4.
研究民族产生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规模变迁及分布情况,将为了解民族历史演变提供新的背景。文章阐述了哈萨克族人口规模变迁和分布的基本内容与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代中央王朝都十分重视少数民族的治理问题。秦代,首次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建立特别政区——“道”,并委任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臣邦君长”、“臣邦君公”(见《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这可谓中国历史上“土官土吏”(见《明史·土司列传》)之所始。其后,历代封建王朝沿袭并发展了秦代这一政策。至唐、宋时期,在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州、县,实行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羁縻”措施。始于元,完备于明、清的土司制度,既是集历代王朝治理经验之大成,也是在宋代羁縻政策的基础上直接发展而来的。可见,有宋一代的民族政策,在中国历代王朝对少数民族的治理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本文拟就宋代对南方诸族的羁縻政策的主要内容,作一初步的综合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演变及其规律的学科。就其研究对象来说,它属于地理学的范畴,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就其研究对象的时间及其以历史文献为依据的特点而言,则又与历史学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在两个母体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学科。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大体可分为: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区域历史地理、历史地图等几大门类。举凡历史时期气候、植被、地貌、海岸、河流、土壤、沙漠等自然因素的变迁,疆域政区的变化、民族的迁移和人口与物产的分布,以及城市、集镇等聚落的兴衰、交通路线的开辟、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各个区域的开发过程等研究成果,都属于它的研究范围。它对于今天改造自然,发展经济以及充实地学基础理论和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塔塔尔族人口规模的变迁和人口分布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中国塔塔尔族人口规模的变迁。分布现状及城镇化水平,力图将对人口少而分布分散民族的人口研究,同对其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民族经济的发展,实质上就是民族内部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以及其经济组织演进的历史过程,而政府产业政策的选择是影响分工进而促进人口较少民族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文章通过新古典学派、制度学派、调和派三种关于政府干预与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理论的对比,认为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缩小民族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不能完全依靠自发的市场力量,而要依靠政府的干预。  相似文献   

9.
近10多年来,西南、全国及港台学者对西南历史地理作了一些开拓性研究,取得了许多十分可喜的成果.一、西南历史政治地理方面取得的成果最为突出在政区沿革和地名索考方面方国瑜先生在《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一书中对从上古到明清今云南、贵州大部及四川西南部政区治地沿革、民族部落、山川、馆驿关津作了系统考释,征引广博,考征精辟,成为研究西南历史地理的必读之书.蒲孝荣的《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一书,对战国至建国初四川政区治地沿革作了系统爬梳和注释;吴光范的《云南地名探源》一书,对云南地名发展的特点作了深入探索,特别对傣、彝等民族地名作了开创性研究;史继忠执笔的《贵州通志·地理志·历史沿革》则对贵州从春秋到现在政区沿革和民族部落作了全面系统爬梳通释.  相似文献   

10.
历史时期西南“插花”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插花”是西南人民的俗语,是特定时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区域内的各个政区在形成、发展和变迁过程中的各种穿插交错或各种经界不正之地的总称。历史时期中国西南的“插花”主要集中在各省区或各府厅州县的交接处,以贵州最为突出。它的产生是历代中央王朝对西南的统治方略与封建土地私有制相结合的必然结果。“插花”之流弊,从明代开始就已显现,并为部分地方官吏所认识,但因受条件限制,认识极其有限,清理拨正也并不彻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并结合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及部分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深入研究了各民族的人口构成、人口再生产特点、人口自然变动、迁移变动、社会变动和民族演变所引起的人口变迁,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剖析了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结构特征,并就协调民族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上农、牧民族的二元一体化,以历代塞外游牧人口的南移和中原农耕人口的北移及农、牧人口的叠移为前提,以农、牧民族的经济共生关系特别是民间自由贸易关系的发展为动因,以历代长城文化带的演变,尤其是它的过渡功能和内边疆形态的变化为脉络,以明末长城地带民族贸易市场的兴盛和清代“满汉一家”的政策的颁行为标志,既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核心内容,也是历史时期整个亚欧大陆农牧世界二元一体化的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13.
长城带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十分广泛、深厚,历代各民族的历史和经济文化发展,各民族自身的形成与发展,都直接受益于长城带持续不断的经济文化交流。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感受到它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政治地理环境考察江苏人文精神与区域环境的互动,影响江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政治地理环境有3个特点:一是政区演变,特别是省一级政区从多元分散走向统一的演变及其影响;二是地缘政治变迁,特别是江苏作为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区域与远离全国政治军事中心的影响;三是都城文化影响,即南京作为全国或区域性都城对江苏人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少数民族农家经济的变迁为视角,探寻近代民商及其工商活动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影响.这不仅将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广西作为一个经济后发展区域,近代以来其经济变迁的历史特点及变迁动力,对于今天的西部大开发特别是民族地区招商引资、扶贫开发和市场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清代扬州学者在扬州地方史的研究领域成果显著 ,其主要工作包括广搜史料、考辨史实、贯通古今、提供借鉴等等。他们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对扬州历代政区沿革及运河变迁的探讨、扬州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研究、扬州历史遗迹的考证与保护、扬州地方志书与地方通史的编撰等方面。在扬州学派代表人物中 ,汪中、焦循、阮元等人对扬州地方史的研究又各有重点和特色。这对于我们从事区域史研究 ,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傈僳族是我国西南边疆迁徙活动较为频繁的跨界民族之一。文章运用历史文献和田野考察资料,以在中缅北界地区生活的傈僳族为例,力求在社会变迁的历史和现实中对其生计方式的转换进行讨论,将跨界迁徙和游动与生计方式变迁联系起来,强调族际交往、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对生计方式变迁造成的影响,兼而讨论生计方式变迁与国家管理模式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辽朝的民族迁徙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辽朝的民族迁徙,包括了汉族、渤海人口向契丹族聚居地区,契丹族人口向北方、西北地区和向渤海故地、中原地区的流动。这种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对流迁徙,尽管是伴随着辽朝对周边的征服战争和巩固统治的需要而进行的,但在客观上却对辽朝统治下的广大北方地区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族、渤海人口迁入契丹地区,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契丹族人口向北方、西北的迁徙,为推动农业经济带的北移和巩固边防做出了贡献;契丹族人口向中原的迁徙则使其置身于相对发达的封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环境之中,加速了契丹族历史发展的进程。辽朝的民族迁徙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古丝绸之路从兴起、繁荣到走向没落,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经贸关系的发展与合作作为首要任务,这不但与"古丝绸之路"的理念一脉相承,同时展现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时代特征。丝绸之路随着人口迁徙而形成的文化迁移与变迁,成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民族格局的重要因素,丝绸之路经济带传承古丝路的文化多样性与融合性,因而通过"文化涵化"现象与"文化内化"现象对其民族关系进行解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人口迁徙受到经贸、自然、区域安全与稳定等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两大分支,同样,历史地理学也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大部分。建国以后将近三十年,人文地理遭受冷落,大致和社会学、法律学等学科一样,长期废而不讲。我们历史地理学也受其影响,只注重历史自然地理,忽视历史人文地理,除了历代的疆域政区不能不讲外,对人文地理的其他方面,绝少有人肯花力气去钻研。但人文地理的研究成果其实颇有益于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所以西方国家一贯很重视。我国从七十年代末以来,也在积极重建这门学科。最近几年地理学界的人文地理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