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利用断裂点理论,研究洛阳都市圈中心城市2003—2018年的经济辐射力,实证分析影响洛阳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洛阳都市圈中心城市具有一定的经济辐射力,但经济辐射不均衡;对洛阳经济辐射力的影响因素中:文化、旅游、教育、信息、客流差异对经济辐射力产生正向影响,商贸、金融、科技差异对经济辐射力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打好洛阳都市圈发展的"组合拳":支持副中心城市建设,做大做强洛阳;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和协同发展功能;大力弘扬河洛文化,文旅融合发展,完善交通互联互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制造业发展,建设洛阳大学城,做好金融服务,构建圈外圈内双循环,拉动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2.
江西经济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形成地级城市空间集群.都市圈是21世纪以来江西最为重要的区域现象,南昌都市圈的优势在于赣北平原地级城市特色支柱产业以南昌为信息通道口的网络式集群,赣州都市圈是赣南山区特色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和矿产资源优势拉动的轴轮式集群.当前的问题是:行政管辖体制与经济区域不协调,平级地级城市政府经济政策的竞争削弱了经济圈内城市互补效应.因此,需要大力推进江西城市商业价值链管理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发展合肥都市圈是推动合肥经济圈不断壮大、提升安徽国际国内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关键路径。都市圈的良性成长离不开核心城市和内部市县的协同发展。文章在对合肥都市圈各市县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揭示圈内各市县经济发展特征和存在不足,提出促进协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重点阐述合肥中心城区与周边市县的联动发展、圈内各市县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并提出交通完善、产业协同、生态保护、土地集约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苏锡常都市圈是一个新的都市圈形态,该概念的提出及该都市圈的构建有一定的独特意义。文章从世界城市发展的新趋势、理论规律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3个方面说明其必要性;从对全国城市建设的示范作用到形成该区域合理产业结构等4个方面阐明了构建苏锡常都市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及都市圈逐渐演变为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区域和重要动力。基于改进的空间引力模型,对黄河流域三大中心城市都市圈经济联系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2010—2020年间济南、郑州、西安三大中心城市对都市圈内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对都市圈内城市辐射强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排序情况基本不变。选取2010、2013、2017、2020四个时间截面分析其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发现三大都市圈经济联系网络日趋复杂,大体上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高值辐射中心的空间集聚结构。济南都市圈逐渐形成以高层级经济联系为骨架的蛛网状空间结构;郑州都市圈逐步形成辐射带动全域的锥状经济联系高值网络;西安都市圈以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为基础,逐步与渭南、铜川建立起放射状的网络空间结构。各地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呈跨圈衰减特征,济南、郑州、西安都市圈之间经济联系相对较弱,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并未得到突破。  相似文献   

6.
通过计算济南都市圈城市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倾向度和强度,得出城市流强度的结构,结论是济南的城市流强度最大,处于核心地位,而淄博是次中心;济南都市圈空间联系不够紧密,一体化程度不高,城市功能有待完善.并借助SPSS软件中的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济南都市圈城市流强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都市圈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探讨其空间范围、空间结构和成长机制是优化都市圈规划的重要工作基础。选择与上海大都市圈相类似且发育更成熟的东京都市圈作为比较案例,基于“2018年东京都市圈城市交通特性调查暠数据测度东京都市圈中心—外围的通勤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关系网络视角对东京都市圈通勤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进行分析,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东京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东京都市圈空间范围大致为11300平方千米,并且有明显“核心—外围暠结构,形成了以东京区部为核心的东京都市圈5个圈层;第二,通勤率指标仍然是体现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之间紧密劳动力联系的重要考察标准;第三,轨道交通建设、经济发展、时间距离以及人口规模等指标都对都市圈空间结构产生影响;第四,东京都市圈空间组织具有多层级的复杂网络结构特征。以上四点研究发现对于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借助当前我国发展较成熟的12个都市圈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考察分析都市圈经济发展背后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力、都市圈联系力和设施水平等因素对经济发展较快的都市圈经济总量有显著影响;经济发展较慢的都市圈的经济总量则主要受到都市圈消费能力和教育水平的影响,还受到一些都市圈软实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都市圈文化不仅是规划都市圈发展机制、模式和进程的关键因素,还是推进都市圈由交通、经济领域的接轨,向文化产业群落、文化市场接轨进程中的核心力量,更是重塑都市圈形象,加速提升都市圈的凝聚力、传播力、影响力和渗透力的有力支撑。在"十二五"期间,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以首都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都市圈更快速、和谐、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都市圈概念的新界定及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有关都市圈文献的基础上,文章对都市圈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在一个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内,由一个或少数几个首位度较高的中心城市,连同其辐射到的周边次级城市、城镇、农村等腹地所组成,通过日益强化的经济联系,相互依赖,逐渐形成一体化的具有人口优势、产业优势、对外开放的区域范围。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1.
都市圈及都市带的客流特性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都市圈和都市带的客流需求因素、影响因素的分析 ,区分总体客流影响因素及分类客流影响因素、常规因素及突变因素 ,论述了现阶段都市圈中心城市及城际客流特性、都市带的带中及城际客流特性。同时考虑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规模和欧美国家的发展进程有着显著的区别 ,结合我国目前的几大都市圈和都市带发展现状 ,提出了未来都市圈及都市带客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徐州都市圈是江苏省及中国沿海地区城镇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心城市的徐州其综合实力和组织都市圈经济发展能力较弱。为促进徐州都市圈的健康发展,应实施徐州市优先发展战略。主要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完善城市功能、构建特大城市空间结构、强力推动联合协作等措施来加快徐州市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都市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济南都市圈城市中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济南都市圈七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建立济南市都市圈城市中心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区位商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对该区进行了城市中心性测度和研究.结果表明:济南都市圈存在"一强多弱"局面、经济的外向度不高、社会经济体制有待完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济南都市圈各城市协调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加强与外界联系、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产业结构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航空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机理分析,提出了衡量郑州航空港与河南省经济发展关联度的主要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揭示影响因素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并进行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工业因素、航空物流因素、航空港经济因素、对外贸易因素。最后从完善物流网络、保障物流人才供给、加快发展航空港经济和对外贸易4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有助于推动郑州航空港与河南省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沅 《金陵瞭望》2006,(22):20-20
由南京、扬州、镇江、淮安、马鞍山、滁州、巢湖、芜湖南京都市圈八个城市建设部门共同编制的《走向崛起——南京都市圈2006—2010五年建设规划纲要》一书。于11月4日在滁州举行首发式。《规划纲要》是南京都市圈的第一个五年建设规划.也是迄今为止全国第一部由相关城市共同编制的跨省的区域性五年建设规划,它的实施标志着南京都市圈已进入实质性一体化建设和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南京都市圈的概况,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芜湖、滁州、巢湖等8市的全部行政区域。论述了滁州市在都市圈内在区位、资源、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分析了滁州市与南京市的关系,着重研究了南京都市圈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心城市南京对滁州城市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工业、商业、交通、旅游、城市扩展、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滁州市应对东向发展战略,融入南京都市圈,接轨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的措施,为滁州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城市承担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城市良性建设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新兴数字技术不断加深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治理,以数字技术为引擎提升城市韧性水平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梳理数字技术与城市韧性之间的耦合协调过程,构建城市韧性水平和数字技术发展水平指标,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以及障碍度模型对我国285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2012—2021年的数字技术和城市韧性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并探讨耦合协调度的时序演进、空间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我国数字技术和城市韧性整体发展水平均呈稳步上升趋势,同时,二者的耦合协调度也在不断上升。第二,我国数字技术与城市韧性耦合空间差异呈现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其中,华中、华北地区数字技术与城市韧性的耦合协调发展更为均衡,而华南地区的失调水平最高。第三,数字基础设施和社会韧性是影响数字技术系统和城市韧性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提升数字技术与城市韧性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效果,要积极搭建数据共享、标准统一和融合互通的数据平台;推动资源和人才的跨区域流动,促进与周边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注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与福利提升,推动医疗卫生、养老服务、扶残助残等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布局等。  相似文献   

18.
在深刻理解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人口集聚、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改善和生态环境五个二级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济南都市圈七个城市2009,2013年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对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济南都市圈整体的城镇化水平处于上升趋势,其中济南和淄博的城镇化水平最高,且比较稳定,聊城的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发展对城镇化水平影响最大;在人口集聚、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活改善方面,济南和淄博得分最高;在生态环境方面,泰安得分最高;济南都市圈城镇化水平空间差异显著,2009年呈东高西低分布,2013年呈东北高西南低分布.  相似文献   

19.
利用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的第一手资料,揭示了南京都市圈及其周边城市旅游流的空间流动规律,指出影响南京都市圈旅游流主要因素是GDP和旅游资源。针对南京都市圈及周边城市旅游流的集聚规律与扩散规律,提出南京都市圈的旅游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珠三角发展战略与都市圈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珠三角发展战略实施10年之后,都市圈整合结出规划外的硕果:珠三角东岸城市领先发展于西岸城市,以广州、佛山城市群和珠江口特区群为双轴心的“哑铃阵”,取代原先规划的“雁行图”。以科学发展观反省珠三角战略的成就和不足,可以认清当前珠三角都市圈扩充整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采取依托东岸核心城市、整合西岸城乡的漫延扩张策略,实现珠三角都市圈的进一步整合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