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英汉语言中都有丰富的习语 ,它们在比喻方面呈现出共性与个性特征。而文化是决定习语喻体形象选择的重要因素。英汉习语翻译过程中喻体的形象转换应注意形象再现、形象替换、形象增补、形象省略等问题 ,以取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  相似文献   

2.
比喻性习语在英汉语言中大量存在,但由于两种语言反映的文化不同,使得英汉习语在比喻形象的运用上存在明显差异。文章介绍和比较了三种喻体在各自习语中的使用情况,并提出只有了解和掌握英汉比喻中的这种文化差异,才能在跨文化交际时准确无误地传递隐含在语言里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3.
英汉喻体的文化认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比喻喻体的比较与分析,可以进一步佐证语言是文化和思维的栽体.汉语和英语中的比喻喻体取向相似性,说明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普遍性和共性;但是,比喻喻体的取向差异性也反映出由于中西方的地理环境、民俗、宗教、生活习惯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人在文化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对英汉比喻喻体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和中西方人对世界认知方式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英汉比喻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类文化既有普遍性又有其特殊性。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从比喻角度探讨了英语和汉语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异同,英汉比喻的异同表现为:选用共同的喻体,反映共同的文化内涵;选用不同的喻体,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选用共同的喻体,反映不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喻体的选择与文化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指出文化传统往往决定喻体的选择 ,生产活动反映的文化差异在喻体选择中有突出作用 ,不同民族的生产环境决定着喻体选择的差异 ,因此分析英语比喻喻体的选择 ,必须结合对英国文化的介绍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英汉比喻喻体选择异同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6.
英汉两种语言里都有很多以动物名称作为喻体的习用性比喻。由于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劳动方式、地理环境等的不同,这些比喻会引起人们相同或不同的联想。文章拟就英汉这两种语言中以动物名称作为喻体的习用性比喻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够为读者在进行翻译及跨文化交际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7.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大量的比喻性词语 ,但由于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 ,通常它们会选择不同的本体和喻体来表达同一含义。英汉比喻性词语中喻体及其涵义的不同对应关系揭示了东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需采取直译、借用、抽象和补偿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德国语言学家F .M .Muller曾说过 ,比喻是一门艺术 ,比喻是人类语言中最有力的手段。没有比喻 ,语言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一般而言 ,比喻有三种成分 :一是需要描写刻画的事物 ,称为本体 ;二是用作比喻的事物 ,称为喻体 ;三是比喻词。汉语的比喻大体上可分为明喻、隐喻和借喻三种。而英语中的比喻主要是Simile(明喻 )和Metaphor(隐喻 )。这里仅就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喻体及其翻译作一简要的分析。喻体 ,又称比喻形象。在两种语言中可用作喻体的事物是灵活多样的。冥冥大千中的万事万物 ,从山川河流到风雨雷电 ,从…  相似文献   

9.
英汉对应比喻性习语中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常选用不同的喻体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意义 ,即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本文从两种语言所植根的文化渊源角度对英汉对应比喻性习语中这一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英汉对应比喻性习语中,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常选用不同的喻体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意义,即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本文从两种语言所植根的文化渊源角度对英汉对应比喻性习语中这一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