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古典景观设计讲究师法自然,立"象"求意、以"意"传情,充分利用山、水等自然元素实现人文思想传递,达到园地制宜、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意境.在阐述景观意象涵义、景观类型及特点基础上,文章对环巢湖地区的地形、水体、建筑、生物、民俗等景观意象要素进行了分析解构,从多维空间的景观意象体验、地域特色的景观意象运用等视角,提出了环巢湖地区景观意象设计应用的原则与方法,为环巢湖的景观设计提供了新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探讨徽州古村落中的景观意象及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阐述景观意象的概念,徽州古村落的整体景观意象、局部景观意象等,其中局部景观意象包括村落八景景观意象、水口园林景观意象、池塘景观意象、村落"点景"景观意象以及其它景观片段的意象特征,并对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为安徽地域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征"提供参照,对相似的地域景观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面向未来的景观建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所谓景观建筑就是将景观分析融入建筑设计的建筑形式,可分为历史型、纪念型、展示型、游乐型、公共空间型、宗教型、居住型七大类.景观建筑的设计理念强调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和谐统一,突出其地域特点与人文关怀.中国当代景观建筑存在着一些弊端,而中国传统的景观建筑理念值得借鉴,继承传统而又融入现代元素,才能设计出中国特色的景观建筑.未来的景观建筑应是体现人文关怀、结合地域文化、运用生态技术的新建筑景观.  相似文献   

4.
文化缺失是中国当下建筑存在的突出现象,它可从民族、地域、历史、景观、社区等几个方面见出。意识到这一点,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建筑中有价值的东西,对中国当下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以建筑设计为例,传统建筑文化因素的摄取,对中国当下建筑的发展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怀念大杂院     
fotoe  翟倩 《社区》2012,(24):65
笔者小时候曾在大杂院中生活过一段日子,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院门口那两个石狮子.那是孩子们的天堂.每天从这边爬上去再从那边爬下来,乐此不疲j屋门口的无花果树,看着"参天"大树上结的果子,心里馋得不行。现在,石狮子已不知所踪,无花果树早已不复存在了。那时候,院子里的邻居们夜不闭户,  相似文献   

6.
基于地域性建筑理论,从建设内容、形式表征、功能空间、材料细部、建筑现状与历史贡献六方面入手,对厦门市集美学村1910-1920年代之南洋风格的"嘉庚建筑"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梳理,研究其与闽南地域自然条件、闽南传统建筑文化、闽南地方建筑技艺的适应性关系,揭示其在传统建筑近代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及对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园古苗寨的建筑至今仍保持着本民族特有的传统建筑形态,尤以窨子屋最为普遍和独特。它那古朴别致的建筑形象、素朴粗犷的民族艺术风格,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格,蕴含着丰富而强烈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着重探索满族民居作为满族文化的符号,在塑造地域特征、文化内涵、空间构成等方面的优秀思想,挖掘其蕴含的乡村景观价值,从本质上继承和发扬传统满族民居文化的艺术精神;对传统满族民居文化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在和未来,为规划、设计具有满族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乡村景观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山西大同地区石狮遗存众多,这些石狮虽然是古代建筑的附属品,然而极具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艺术风格有着北方的粗犷与朴实之气。本文试从造型、材质以及装饰特征三个方面,对极具大同地区古代石狮造型特征的文瀛湖石狮和法华寺石狮进行较为细致的艺术特征解析。  相似文献   

10.
地铁公共艺术是一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线,也是当代城市快速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景观。将地铁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可以提高城市轨道的区域识别性,使公众对所属区域更具有认同感及归属感。以地域文化介入地铁公共空间来分析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的关系,并概括地域文化与公共艺术设计在轨道交通空间的艺术表现。地域文化在地铁公共空间的艺术表现在于优秀地域特色民俗元素、特色建筑文化元素、地域历史文化元素等有机融合。地域文化在地铁公共空间的应用策略在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融合,体现文化地域性特色和创造文化互动性体验。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中地域性景观的营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为了提高乡村生活水平、保护地域文化及乡村生态景观,将"多元主义"设计思想应用到营造地域性景观的过程中,可创造出一个既有现代都市气息又不失乡村特色、地域特征及传统文化的新农村景观.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中国伦理的建构必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是中国伦理走向的必由之路。审视国际国内的双重背景 ,应对传统伦理文化进行分析、鉴别 ,赋予其时代内容和形式 ,使之成为当代中国伦理独具特色的丰富养料 ;2 1世纪的中国伦理 ,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应有选择地吸收外国文化中的合理因素 ,使之成为“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国城市建设运动中出现的忽视地方园林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本文从地方园林文化的传承问题入手,结合“汇芳园”的修建及特点,探求历史园林文化与城市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如何继承和发展地方历史园林文化遗产,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进现代设计文化之中,形成以特色地区为基础的风景园林设计、城市规划、城市环境,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总结了“汇芳园”设计的成功经验,提出在园林建设中应注重对潮汕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实现地方历史园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中园林景观规划与营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镇环境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乡村景观和园林规划与营造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工作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的现代乡村景观园林,将是园林和景观规划与营造面临新的挑战。剖析我国乡村景观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乡村生态园林和景观的功能需求和特点,探讨新农村乡村生态园林和景观建设中园林绿化规划、园林绿化与景观营建关键技术、乡村景观结构与生态功能协调、乡村庭院园林绿化与庭院经济结合、村镇景观园林建设的区域特点表现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宋词中的山水写作,是宋词文体与地域文化相互作用的产物,体现了宋代词人面对自然的共同文化心态,也反映了词人对地域文化的选择与接受。换而言之,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也影响了宋词中的山水写作。  相似文献   

16.
建筑界的两种共存和一种冲突,决定了建筑的发展方向———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建筑。重视对建筑传统性、地域性的理解,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当前中小城市建设发展中现代化与传统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为例,着重论述了现代建筑发展与地域文化的延续间趋同与存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晋中剪纸纹样与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纸纹样具有鲜明的中国地域性农耕文化的韵味,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意趣,展现着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其中,山西晋中地区民间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风格。通过分析山西剪纸纹样的平面化、意象性、装饰性,揭示晋中剪纸纹样符号的审美文化内涵,探究晋中剪纸纹样与书籍装帧设计的契合点,把传统的人文理念的剪纸纹样融进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之中,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开拓新的艺术空间做初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当代的竞争实质上是一种设计的竞争,而设计竞争的背后则是文化的较量.在设计风格日趋国际化、趋同化的背景下,深入发掘传统设计文化并使之现代化,已成为当代设计竞争的关键.通过对传统建筑设计文化的分析与再认识,来探索传统建筑的现代性转向,以期能为传统建筑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一种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中存在的地域文化特色缺失问题,利用当代遗址保护性景观设计案例的性质与特点,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和自然生态相结合的出发点,从理解遗址区位背景、尊重遗址传统地域文化、提炼遗址文化精髓、遗址文化精髓结合设计手法、设计手法规划分析五个方面,构成整个案例与传统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体系,并深入分析其步骤、手法。本文从遗址性景观设计案例人手,结合传统地域文化来探讨我们的设计思维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蒙藏传统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区域性传统法规的比较显得颇有特色。区域性传统法规是部落习惯法和由中央或地方政府认定或颁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普遍法则的综合。区域性传统法规的渊源多出自蒙藏民族的传统法律文化、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