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自决权”原则是列宁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民族问题提纲》、《论 民族自决权》、《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等一系列著作中,列宁对民族自决权原则进行了较充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民族形成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民族理论工作者长期以来意见分歧的问题。一九八一年三月,《云南社会科学》发表了杜玉亭同志《基诺族族源问题试探——兼论民族起源和民族形成的上限》一文,提出了“氏族部落的血缘联系恰恰是民族的原生土壤”的论点,同时把民族形成的上限向前推到了蒙昧时期的中期阶段。这与一些同志认为“地域关系是民族形成的基础”的提法发生了矛盾,引起了新的争论。对此,我们以为:尽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工作 ,重要的任务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结合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依法治国方针 ,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工作需要法制化。研究民族经济自治法制建设问题 ,对建立民族经济自治法律制度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法学领域全面、系统而且深入研究民族经济自治法制建设的成果很难见到。《民族区域自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书对其的研究颇有建树 ,是研究这一课题的力作。  相似文献   

4.
民族区域自治是个大题目,本文想就几个理论政策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一、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问题一九五七年周恩来总理在《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我们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采取了民族区域自治。这种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是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不仅使聚居的民族能够享受到自治权利,而且使杂居的民族也能够享受到自治权利,从人口多的民族到人口少的民族。从大聚居的民族到小聚居的民族,几乎都成了相当的自治单位,充分享受了民族自治权利。这样的制度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相似文献   

5.
围绕电影《无极》引发的“馒头”官司、著名文学前辈与后辈之间的口角之争,无不体现了两代人的文化对决,一系列好大喜功的国产大片制造了一堆堆有形无形的“垃圾”,易中天说《三国》、于丹说《论语》,缔造着一个新的说书时代,知识和观众无可避免地被“粉丝化”(“粉丝”是英文Fans的音译,原义是“热心的追随者”)了……回眸凝望2006年这一系列文化争鸣事件,人们在争论中留下了几许笑骂、叹息、思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6.
自从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和推动民族立法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来,“民族立法”研究不仅成为民族法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任务,而且是中国社会主义立法学的重要内容。西南民族大学“法学理论”硕士点、民族法学研究所,始终坚持理论研究为现实法制建设服务的宗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王允武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研究》一书乃为其中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这本专著的特点,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少数民族自治…  相似文献   

7.
《文艺研究》去年第4期发表了李一氓同志的《读<辽史>——兼论<四郎探母>》,这是近年来论述文艺创作(包括影剧等演出)中如何正确处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的一篇好文章。该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文艺观,摆事实、讲道理,读了颇受启迪。现将该文摘要介绍如下。 文章针对京戏《四郎探母》主人公、辽驸马杨延辉所谓“叛国贪生,不爱国主义”这个有争论的问题,首先从疆域、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方面,以凿凿有据  相似文献   

8.
孙秋云教授的近作《社区历史与乡政村治》是一部论述湖北西部土家族宗族文化与村民自治的人类学专著。该书对宗族文化不仅仅存在于某个别民族社会之中这一观点作了成功的阐述 ,但似乎应该把“族群认同”“与文化涵化” ,这并不属于同一层面的问题加以分别讨论 ,在此 ,提出这个问题 ,以引起同仁们的多方面的思考 ,推动整个人类学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938年发生于上海“孤岛”的关于“鲁迅风”杂文问题的争论,是现代文学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由于各种原因,这场争论在以往的新文学著作中不被重视。本文对这场争论的起因,理论建设上的意义,以及《我们对于“鲁迅风”杂文问题的意见》的由来诸问题,在澄清史实的基础上作出了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主义民族贸易的性质和特点,当前商业经济理论界尚有较大争论。一九八五年八月,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和新疆商业经济学会在乌鲁木齐联合召开了全国民族贸易理论讨论会。来自全国的商业经济界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对民族贸易理论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探讨论证。会后还印发了《全国民族贸易理论讨论会专刊》(见《商业经济研究》1985年增刊),对不同论点进行了综述介绍。我们详细阅读研究了这篇综述,从中受到不少教益和启发。但对于民族贸易的性质和特点的论述却有较大不同意见。这是一个新的理论问题,在  相似文献   

11.
中央民族大学彭谦教授主编的《自治区自治条例与民族区域自治创新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以下简称《创新研究》),近期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通读该著,可将其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1.具有创新的理论特色.《创新研究》的一大特色就是它具有创新的理论品质和特色.回顾过去的经验,从中国封建王朝的羁縻政策开始,到20世纪初"民族自决权"这一概念传入中国,再到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有关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创造性地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和基本政策.这一系列过程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的传统与精神.《创新研究》正是秉承着这一特色,从法学的角度对自治区自治条例的制定进行了法理分析,阐述了制定自治区自治条例的意义、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多个角度对自治区自治权、自治区自治条例、自治区自治条例出台的路径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同时,作者从理论上对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贯彻落实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刻的阐述,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新与自治区自治条例如何出台的路径也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国民政府时期,知识界对内蒙古省制化问题高度关注,他们就内蒙古社会治理是“分省自治”还是“单一自治”、族群管理是采取“属地主义”还是“属人主义”、行政建制是废盟旗还是废省县等问题展开了不大不小的争论,其核心是以区域主义还是族际主义来治理内蒙古的问题。20世纪知识界的内蒙古省制化之争已基本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以公民平等还是族群平等来解决边疆问题,是一个至今仍有意义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关于滇和昆明人的族属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兹将其争论中的几种观点简述如下。 关于滇人族属的争论 1 百濮说 汪宁生在《晋宁石寨山青铜器图象所见古代民族考》(《民族考古学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一文中认为:“滇”人及其他椎髻民族是西南的土著居民,他们应属于“百濮”之  相似文献   

14.
怎样认识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实质?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西北民族学院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一期发表了丁汉儒同志的《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以下简称《论实质》)一文,对“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向题”这个命题提出了“再认识”,这是必要的。多年来,林彪、“四人帮”蓄意歪曲毛泽东同志的有关民族问题的论述,在民族问题上极力扩大阶级斗争的一面,搞乱了民族理论的研究。现在,必须拨乱反正,肃清其流毒。但  相似文献   

15.
六十年代初,在青海文艺工作者中间,开展过一次若断若续的“花儿”学术讨论,从1961年到1963年,先后延续了两年的时间。讨论从“花儿”的发展与提高开始,进而围绕“花儿”的来龙去脉展开争论,形成多种意见的交叉,最后在探讨“花儿”与元代散曲的关系问题上,无形中结束。1986年第三期《青海民族学院学报》上发表的魏泉呜同志撰写之《青海对花儿来龙去脉的探讨》一文,就是专门研究这一论争的。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同志《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一九五七年八月四日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解放以后在民族问题上实行的一个根本性的政策”。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已建立了五个自治区,二十九个自治州(盟),七十四个自治县(旗),共一百0八个自治地方。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员》杂志发表的题为“从官僚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到独立自主的共和国经济一体化”一文(1988年第15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对共和国之间和加盟共和国的经济联系进行科学分析的尝试之一,文章涉及了苏维埃社会中的民族问题。围绕文章作者们提出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又异常尖锐的争论,这场争论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各阶层的极大兴趣,波罗的海沿岸的加盟共和国反响尤为强烈。波罗的海沿岸是国内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现行的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对未来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一章《总纲》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并于198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正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03,(23)
时间如梭,又是一年岁末。本年度特约评论员文章共12篇,这篇“不是结论的结束语”成为今年的尾篇。 回首《社区》杂志全年特约评论员文章,是紧紧围绕“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这一主线,选择了若干问题,发表了一系列评论。文中提出了一些问题,也针对性地进行了回答,并简述了笔者的观点。这些观点集中起来,从不同侧面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新型社区?”  相似文献   

20.
论近代中国曾否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曾否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这是经济史学界一度争论的一个问题,迄无一致的意见。而这一问题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它和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必要继续研究和讨论。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些个人意见,错误不妥之处,尚请同志们不吝赐教。一、对“统一的国内市场”和“民族市场”不同理解的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