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选择从“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梅森切入话题的真正目的不是要对此人进行专门评说,而是要通过这个写实性而非象征性的人物与罗切斯特、简·爱所建构的三角关系对《简·爱》进行重新解读,力图使分析更加贴近文本底蕴的实际。  相似文献   

2.
《简·爱》──一只“迷途的羔羊”的天路历程周韵《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对这部小说的宗教倾向问题历来争论不休。1847年,小说刚一发表,就遭到基督教保守派们的严厉攻击。伊利莎白·里格比在《每季评论》上撰文,谴责《简·爱》是...  相似文献   

3.
凡是看过小说《简·爱》的人,没有不对其主人公简·爱不屈的反抗性格,及其争取男女平等权利的坚强意志,留下深刻的印象。 《简·爱》是一百几十年前夏洛蒂·勃朗特最杰出的作品,富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三位一体:解读简·爱、伯莎·梅森和海伦·彭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小说《简·爱》中,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溶入了大量自己的生活经历,同时也借助小说中的人物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反抗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小说中有三个主要女性角色:简·爱、伯莎·梅森和海伦·彭斯。本文通过分析她们各自性格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指出她们三人身上都有作者本人的影子:简·爱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写照;伯莎反映的是作者对于社会的不满和愤怒;而海伦梦想的天堂正是作者一直的期盼。  相似文献   

5.
夏绿蒂·勃朗特是十九世界英国杰出的女作家 ,《简·爱》是其颇有影响的代表作 ,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简·爱这个孤苦伶仃、为争取自由、幸福和人格平等而勇于抗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妇女形象。在这一具有坚强、自由、激越的个性形象身上所展现的蕴藏在人类内心高尚而美好的人性力量 ,贯彻全书始终 ,成为深深吸引广大读者的永恒魅力。正因为如此 ,本文主人公简自然而然成为读者关注的中心 ,而对于另一个与简·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伯莎·梅森 ,由于其在书中出现的次数较少 ,作者在她身上着的笔墨也不多 ,甚至没让她开口说过一句话 ,…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塑造了许多身处逆境,不甘沉沦,奋力抗争和顽强追求的女性形象。《简·爱》、《谢利》、《教师》、《维莱特》等作品中女主人公形象的相继出现,震动了当时的英国文坛,赢得了普遍热烈的赞扬。这已为许多评论文章所论及,在此无需赘述。但我认为,有这样两个问题可以深入探讨一下: 一、这些具有反抗精神的“简·爱”式的女性形象,她们共同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夏洛蒂笔下的女性形象较为典型的有简  相似文献   

7.
“现代英国的一派出色的小说家,以他们那明白晓畅和令人感动的描写,向世界揭示了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比起政治家、政论家和道德家合起来所作的还多.”在19世纪这“一派出色的小说家”里,其中之一就是女作家夏洛蒂.她完成了名作《简·爱》,尖锐地提出了妇女地位问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斗争、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简·爱.这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从未有过的女主人公,她不是通俗小说里屡见不鲜的吃饱穿暖、无病呻吟、争风吃醋的贵族资产阶级小姐,而是出身贫寒、举目无亲的孤女.她带着真挚、细腻、炽烈的情感,倔强、不屈、高傲的性格,追求自由平等、反抗压迫歧视的思想,不但迈进了各具特色的英国文学人物的长廊,而且还屹立于世界文学人物之林,闪现出特有的熠熠光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千百万读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的人的反抗和女性意识的觉醒两个方面分析研究了《简·爱》女主人公简·爱的反抗精神 ,剖析了当代中国社会现状及女性的处境 ,目的在于借简·爱的反抗精神激励中国女性珍视和保持自尊、自立、自强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简·奥斯丁笔下的女主人公诸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曼斯菲尔德花园》中的芬 尼等人物的性格特点,笔者认为简·奥斯丁笔下的这些人物都具有"灰姑娘"的特点,因此认为简· 奥斯丁是个具有浓厚"灰姑娘"情结的作家。  相似文献   

10.
《简·爱》与圣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自19世纪发表以来,一直有着长盛不衰的魅力。文章通过分析小说中平行结构、比喻象征、幻觉的独特表现手法及圣经典故的应用,揭示圣经文体对《简·爱》的影响及其文体方面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1 847年问世后轰动文坛 ,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对此书给予高度评价。通过对作者生平简介和小说《简·爱》的故事梗概及设想的几种故事结局 ,评述了夏洛蒂的财富均衡与人格平等的观点 ,及其经济独立和妇女解放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简·爱》黄源深译本与马亚静译本对比研究分析,认为“马译高于黄译”,探讨经典文学名著的译文如何能更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13.
作为表现作品形式之一的第一人称手法,曾被狄更斯用来写过七十五万字的鸿篇巨制《大卫·科波菲尔》,也曾被鲁迅先生用来写成过八百七十二字的《一件小事》。出现过普希金《驿站长》、《上尉的女儿》以及狄福的《摩尔·弗兰德斯》、勒萨尔的《吉尔·布拉斯》,夏绿蒂·朗特的《简·爱》等优秀作品。固然,在我国古代,由于小说一般都是为“说话人”服务的“话本”,为赢得观众,说话人为叙述方便起见,多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法,以致第一人称的方式在我国古典白话小说中不多采用,但是,作为“案头文学”的文人作品中,第一人称的手法依然为一些人所采用(如唐代张文成的《游仙窟》和晚清吴趼人的《二十年  相似文献   

14.
象征手法在《简·爱》中的运用李玉珏,孙汉云《简·爱》是英国19世纪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的成名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小说于1847年10月一发表,便在评论界和读者层引起轰动效应,至作家去世前的短短7年多时间里3次再...  相似文献   

15.
发表于一八七四年的《远离尘嚣》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的成名作,它不仅代表着哈代早期小说思想和艺术方面的主要特征,而且还同他后来创作的小说有着一定的联系,是我们探索啥代作品的主题、人物、艺术成就等问题不可忽视的一部作品。(1)《远离尘嚣》是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第二部,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趋向于赤贫的农民加布里埃尔·奥克成了韦瑟伯利农场女农场主巴丝谢芭·埃弗登小姐的佃户。他非常衷心地爱她。可是,巴丝谢芭却醉心于乡村中唐璜式的人物——骑兵中士特罗  相似文献   

16.
《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读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威廉来昂曾经指出 :《简·爱》像一个燃不尽的火把。一百多年来 ,不断释放出绚目的光芒。本文试图对《简·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重新读解 ,揭示 19世纪上半叶英国社会经济发展、宗教、婚恋及文学创作等现实 ,使罗切斯特的精神火光照亮 2 1世纪的今天。  相似文献   

17.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不同文化模式间文化和语言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决定了直译和意译共存的可能。通过对祝庆英和李霁野两位翻译家的《简·爱》中译本的对比研究,笔者归纳出:当两种语言的词意、句法结构和修辞手段相似时,可用直译法;当这几个方面存在差异时,应使用意译法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相对来说,《简·爱》祝译本较为成功,直译和意译结合得恰到好处,译文流畅;《简·爱》李译本大多采用直译,译文生硬、拗口。  相似文献   

18.
当罗切斯特先生热烈地向简谈起他们即将进行的蜜月旅行时 ,他憧憬着“如今我将旧地重游 ,痼疾已经痊愈 ,心灵已被涤荡 ,还有一位真正的天使给我安慰与我同游。”他梦想中的天使与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妇女的职业》一文中提到的“维多利亚后期的岁月中 ,每一个房间里都有这样的天使”相吻合 ,他希望简·罗切斯特“富有同情心 ,十分迷人 ,绝无私心 ,擅长处理棘手的家庭生活艺术。她日日牺牲自我……处处心甘情愿地为他人着想 ,却从不曾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①而作为女权主义先驱者的夏洛蒂·勃朗特却让简·爱明明白白的告诉罗切斯特 :“我不…  相似文献   

19.
自从夏洛蒂·勃朗特释放出幽囚于心的简·爱———矮小、低微、不好看的小女人后,简·爱强烈的女性意识,要平等,要权利,要爱的反抗精神便成为探索者目光的聚焦点。诚然,笔者绝不否认简·爱身上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然而在此起彼伏的赞美声中,以冷静客观的态度重新审...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文学中的主人公简·爱与莎菲,是两个富于新质特征的女性典型形象,她们争取人格独立平等、向往灵肉一致之爱、要求理智控制情欲等思想性格特色,超越了传统女性的精神内涵,标示了现代女性的情爱理想和价值取向。虽然她们所昭示的妇女解放的出路还比较朦胧、迷茫,但其作为先躯者筚路蓝缕的开辟之功,是不能抹杀的。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简·爱》和《莎菲女士日记》成为中西方文学中女性争取人格独立、呼唤平等之爱的最早的“独立宣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