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基于心理应激理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广西5所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应激源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分别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因素;在相同的就业心理应激源上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存在着差异.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应注意来自各方面的应激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入校,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文化上的碰撞、心理上的冲突将不可避免。为了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结构作适当调适,以较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我们有必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心理矛盾与冲突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其发展的现实性问题作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犯罪已成为各学科所共同关注社会焦点问题,然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犯罪有着与其他大学生犯罪所共有的特征以外,在犯罪类型、犯罪原因、犯罪心理特征、预防方法等诸方面存在着自己的特殊性。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心理特征揭开少数民族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原因,探索预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切洛 《青海民族研究》2002,13(3):112-113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高校中的违纪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也是高校学生教育中比较棘手的一个现实问题。作者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认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应采取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心理教育,即“五教”并举的办法,多管齐下,使其违纪现象得到有效的扼止。  相似文献   

5.
彭尚源 《民族学刊》2020,11(1):8-13, 121-122
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等方面都有待加强。因此,要大力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条件,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要着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自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历史的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从而使其在培育自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担当起国家民族政策的宣传者,担当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的责任,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广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繁荣。  相似文献   

6.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国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通过挫折教育,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坚强品质,促进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民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及开展挫折教育的意义,对挫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回顾和总结近十年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既有许多成功经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容的创新研究,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探索,加强对一般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努力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完善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针对民族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优势以及问题和不足,借鉴成功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浅析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着力点。作者认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大意义,一方面要努力寻找不足,另一方面要创建一种将和谐融入管理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民族预科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科学文化水平,促进文化认同和民族融合的重要举措,普通高校中相对特殊的教学阶段和形式。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相对而言可能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本项目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了少数民族预科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0.
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民族历史及文化习俗的差异 ,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上的差异及其特有的心理特征。本文经过多年的调查 ,对来自广西各地少数民族低、中、高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顾斐泠  刘兴全 《民族学刊》2020,11(2):71-76, 136-137
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各少数民族青年人中知识较丰富、思想较敏锐的重要群体,是推进我国各民族和谐发展、维护我国边疆和民族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在社会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中的认同,增强他们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识能力,从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这既是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着力点,也是民族教育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结合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平台,探寻通过铸造信仰认同、增进理论认同、激发价值认同、整合利益认同、建构话语认同、培育情感认同等路径,提升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对保证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李永政  庄勤早  甘祖兵 《民族学刊》2018,9(3):80-83, 123-125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中国少数民族成员中的一个重要群体。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国家政策的实施以及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共同构成了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融合意识的逻辑起点。同时,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体现出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的基本文化特征。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对国家认同建设发挥引领、促进、整合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明霞 《民族论坛》2013,(9X):96-99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民族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等方面入手,形成全员配合、共同努力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达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实效性,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民族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败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等方面入手,形成全员配合、共同努力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达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实效性,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外语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比照汉族学生的学习动机,发现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外语学习方面的社会心理是健康的,动机是积极的.基于此调查分析,我们应该开拓思路,转换角色,创新方法,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尽快地掌握外语学习的方法,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事业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社会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正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大教育观应运而生并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将大教育观运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社会工作为树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教育观提供了新视角,提出了新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树立社会工作新理念,学习社会工作知识,掌握大学生舆情,提高社会工作能力.高校应当运用大教育观的新视野,分类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档案,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体辅导与救助,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1月26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建设银行在京隆重举行了“中国建设银行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成才计划”启动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为“成才计划”揭牌,并向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代表颁发了奖学金。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江苏部分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及汉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因子上存在民族差异;在满意度和校园生活因子上存在性别差异;在情绪因子上年级差异较大;在人际关系因子上专业差异较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地高校的情绪、学习与生活环境的适应具有时间的阶段性特点.通过研究分析,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适应内地高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有赖于民族人才的培养和民族素质的提高.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西部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采取措施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北京5所高校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以及新疆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数据表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地区、性别、民族上的适应状况不存在差异;在校园生活、满意度因子上存在年级和专业差异.个别访谈发现,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京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的适应具有阶段性和累积性特点.研究为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性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