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现今,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媒介,通过对物品的分离与重构使其成为具有新的意义的展品,从而实现博物馆理念的彰显。以陕西师范大学妇女文化博物馆为个案,在博物馆这一媒介中,民俗物品经过分离将原有的民俗意义部分地消解,进而在再语境化与物的文本化过程中生产出性别意义,最终在民俗意义的桥接之下,性别意义得以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蝇王》被国内学术界视作20世纪的男性经典,戈尔丁也被冠以男性中心主义的罪名.然而,仔细阅读文本却有相反的发现:虽然《蝇王》以女性缺席为背景构建文本,但其整体结构却呈现女性写作的特征,是一部旨在颠覆菲勒斯中心主义的现代文本.在女性主义批评的视阈中,《蝇王》可以被阐释为"菲勒斯文化确立--女性诱惑与挑战下男性的恐惧与分裂--菲勒斯文化崩溃"之历史进程.女性写作特征的挖掘可以消解将作家性别等同于文本性别的批评定势,给《蝇王》的人性恶主题以及叙事结构重释带来一线光明.  相似文献   

3.
作为“第三世界的女性写作”,王安忆小说体现了当代中国现代性想象的性别政治:女性性别的自然化,女性身体的欲望化,以及地缘空间的性别化是确立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新的现代化项目的重要意识形态手段。王安忆的女性写作显示了批判性的女性精神与现代意识,颠覆了当代中国在现代性想象中的菲勒斯中心主义,构成了一幅别样的现代性图景。  相似文献   

4.
拉康关于主体建构过程、无意识的语言结构等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女性主义批评产生了三方面的影响:一是改变了女性主义者对性别问题的认识,群体意义上的性别主体开始为个体和差异的主体所替代,性别构成中的语言属性得以揭示和突显;二是拉康所提出的想象态和象征秩序的阶段划分,为女性主义批评寻找女性语言之源提供了理论启示;三是女性主义批评内化和吸收了拉康的语言先在论,将语言与女性身体联系在一起,提出了女性语言、身体写作等理论主张.女性主义批评对拉康理论是扬弃式继承,一方面对拉康的菲勒斯中心主义的象征秩序及主体性构成进行批判,对匮乏论进行改写,强调女性身体的异质性;另一方面与拉康对象征界的认识不同,女性主义批评更关注前俄狄浦斯阶段的母性关系,强调这一时期的符号延留对无意识、潜意识的影响.拉康的理论对女性主义批评的语言意识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传统女性主义从性别维度分析传统科学文化,揭示出传统科学文化中存在的性别歧视与科学的"菲勒斯中心主义"。受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影响,新时期女性主义解构传统科学文化的一元结构,从阶级、民族、地域等方面坚持科学文化的多元立场,女性主义科学文化观从科学的性别文化转向了科学文化的多样性研究。后现代主义对女性身份的消解与后殖民主义对差异性与多元性的强调为女性主义多元文化发展带来新动力与巨大挑战,唯有建立一种使后现代主义的解构、多元主义的差异与女性主义批判完美结合的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多元文化才能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常认为性别研究指涉的仅仅只是关于男人与女人的关系问题,其实不然,性别问题实际上从根部与社会文化精神的走向、知识谱系的建构相纠结,因为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或者说是一个由符号组成的象征系统,其意义就包含在一系列的符号结构及其互相关联中。性别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符号,它实际上内在地、本源性地决定了社会文化系统的运作与意义。性别研究实际上提供了一条回望20世纪中国文化/文学现代性诉求的独特路径。  相似文献   

7.
阐明女性经验可以使历史上主要为男性利益服务的文化价值体系具有人性并得到平衡,也就是说,它能够带来男女文化上的双性。所以觉醒的女作家一反男性传统文学的创作方法和美学原则,加强对女性内在体验与性的主体欲望的书写,用以颠覆和反抗菲勒斯中心主义对女性的压抑与禁锢。  相似文献   

8.
笔者首次从社会学角度解析了表征问题的文化符号意义,探讨了表征作为社会行为的属人意义传递、表征作为文化符号的社会功能意义传递、表征作为文化符号信码意义的生产滑动过程,还特别地关注了表征的社会文化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逐渐成长发育起来的,因而批评者也常用"菲勒斯中心主义"来概括我们所身处的文化环境中无所不在的男权意识.但由于"菲勒斯中心主义"是在一种特定的语境中产生的具有高度抽象性的概念,并不具有垮文化的普适性,因此很有必要从其产生背景、东西传统文化比较等方面先来探讨一下它在中国语境中的适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女性主义视域下,《白鹿原》是一部缺乏女性关怀的男权文本,突出表现在作品中男尊女卑的女性观、扭曲的女性形象、菲勒斯中心主义思考的性别关系等。“女人祸水”论、把女人视为糊窗户的一层纸、当作生儿育女的工具,表现出落后的女性观。对亦妻亦母型女性的充分肯定,对反抗叛逆型女性的彻底否定,无一不是在扭曲和异化女性。宣扬菲勒斯崇拜的性爱观,暴露了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文学作品需要以理性和健全的自审精神检视男权集体无意识,清除男权文化积淀,树立男女平等的思想,营造性别平等对话的文学空间。  相似文献   

11.
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耶利内克在其代表作《钢琴教师》中描写了在男权社会价值的压制下,女钢琴教师由性压抑者最终变成窥淫者、自虐和自残者的悲剧故事。本文从作为社会符号的性道德和女性悲剧的叙述等方面探讨耶利内克揭露社会丑陋的“负面美学”倾向,以及其对西方传统男性中心的审美的颠覆。  相似文献   

12.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着国际社会节能减排和国家绿色发展的压力,而且受到人类中心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主张借鉴国外经验,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普及环境保护知识,积极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全民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树立尊重自然的信仰,努力营造全民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13.
女性气质是指以女性为主体所反映出来的具有女性性别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性别特点。根据美国人类学家米德的研究成果,性别气质更多是被建构出来的而不是先天存在的。中国少数民族由于其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其女性气质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变迁性、多元性等特点。少数民族女性气质的形成是与家庭、社会塑造分不开的,同时,少数民族女性气质塑造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十分紧密。  相似文献   

14.
理智而清醒的王安忆,以鲜明而又客观的性别写作宗旨和对不断升华、成长的女性主体精神的探勘,对女性在传统历史中的处境进行了重构,显现出了她毅然决然地走出伊甸园般的菲勒斯中心社会,构建女性历史主体的独特性别立场和重塑历史的风姿。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其编译码过程、语言和语篇使用规律、语篇组织结构等的差异。语言的意义离不开语言环境,要理解话语,归根结底要懂得语话人的整个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通过英语这一语言工具了解、导入英语文化的过程。介绍目的语的文化知识,揭示潜在于语言结构中的文化内涵以及语言使用的文化规则应当成为语言教学的一个组织部分。  相似文献   

16.
赵志峰  李志伟 《旅游论坛》2020,13(1):96-110
在旅游研究中,国际学术界对认同话题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最初的族群认同发展到今天诸如目的地认同、角色认同、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等多个层面的认同,研究领域(范畴)不断拓展,研究主题趋于多样,研究视角愈加宽泛新颖,研究内容越发深入。文章以SSCI所收录国外旅游研究中的认同话题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Ⅲ,对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测研究热点与演化过程。文章不仅客观反映出国外研究前沿,捕捉国外研究热点,也可以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探讨话题、关键表述、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选择及其意义的实现依附于语境主体,而主体的社会和文化属性同他长期受到的社会影响和文化移入密切相关,因此,主体在语言表达中体现出来的社会性和文化性的局限性难于避免.但是,在接触和认知新事物、新观念和新知识的过程中,主体会不断地证实、修正、充实、扩展和优化已有的社会知识和文化知识,从而有助于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这正是语境效应同主体的可塑性共存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函数是从数理逻辑借来的概念,义位的成分义是由义位内部不同类型的义素组成的函数;义位的结构义是由义值(包括基义和陪义)和义域(包括多少域、大小域、伙伴域)以及内部的子类型组成的函数;义位的语境义则是由主体语境义、语言环境义、小背景义、大背景义、语境零义组成的函数。上述三种函数又共同构成义位的多元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19.
面对国内妇女/性别学学科发展的现实困惑,结合妇女/性别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和国内外交叉学科的发展,指出在交叉学科下发展妇女/性别学是妇女/性别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新尝试和新趋向。以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成功申报交叉学科妇女/性别研究博士点为例,提出目前妇女/性别学作为交叉学科建设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