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芭蕉听雨     
张梅 《青春男女生.妙语》2010,(12):I0002-I0002
能够用来听雨声的植物,被记入诗词,好的是芭蕉和残荷。残荷听雨,是夏末秋至,节气转凉,多的是一份萧瑟凄凉。芭蕉叶大,舒卷有致,承接的是春夏之雨,落上去是自然界的天籁,灵动,清雅。芭蕉盛放伟岸的气势,风雨只能助势。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培训是一种福利,是一种人性化管理。也有人说,培训是企业得以稳步发展的基石,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众所周知,福利与投资具有本质的区别,前者不需要回报,而后者则需要做出相应的回报。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曾经说过,利润是企业的目标,即使是天使来经营企业,赢利也仍然是行动的首要法则。  相似文献   

3.
爱是什么     
爱是什么,爱是当我沉睡的时候,妈妈给我盖被子。 爱是什么,爱是当我生病的时候,爸爸带我去看病。 爱是什么,爱是当我成绩考差时,老师帮我补课。 爱是什么,其实细细寻找,到处都充满着爱。  相似文献   

4.
心宽即福     
左常武 《社区》2010,(14):25-25
向宽处行仍是生活至理,把心放宽,道路就不会拥挤。现代人的心里太拥挤。功名利禄衣食住行,林林总总万事萦怀.于是疲惫不堪,却仍于疲惫中举步维艰。或说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所有的艰难都是为了追求幸福,幸福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可静下心想一想,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才会明白,我们所付出的,也许是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5.
武志红 《社区》2013,(22):53-53
宅,可以理解为轻量级的自闭症。宅,即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封闭的目的,是切断与外界的联系,尤其是切断人际关系。必须是切断在家里,因为家的一切,是宅人所熟悉的。熟悉,本质上是一种掌控,即宅人的居所的一切,都是自己完全熟悉、完全掌控的。  相似文献   

6.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海天相对,中间是山,即使是秋晴的日子,透明的蓝光里,也还有一层轻轻的海气,疑幻疑真,像开着一面玄奥的迷镜,照镜的不是人,是神。  相似文献   

7.
真的好喜欢     
对您,有种简单的感觉,那是喜欢,是爱,是种说不出道不明的依恋。 那一天,我把头埋得低低的,像驼鸟一样,不敢抬起眼睛看讲台上的语文老师,因为我的自卑与敏感——这天是我来福建的第二天,升入初中的第一天,走在陌生的校园里,身旁是陌生的同学,听着陌生的方言,我觉得自己是个外星人,手足无措。  相似文献   

8.
和飞 《肇庆学院学报》2009,30(6):F0002-F0002,F0003
星霜荏苒,脚步匆匆。在不经意间,《肇庆学院学报》办刊已达百期。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两个最基本的职能,二者相辅相成。教学是科研之母,教师通过教学,可以引发思考,产生灵感,蹦出火花,诸多科研课题就是因此而酝酿成熟的。科研是教学之基,缺乏研究的教学往往是浮浅的,不从事科研的教师也难说全面。由此观之,教学固然是高校的第一任务,  相似文献   

9.
赫德与马格里都是英国人,似乎应该团结互助共同发展了。然而不然,赫德是总税务司,是海关系统,马格里是外交系统。赫德要插手外交,引起马格里的反感。赫德又担心马格里会出任总税务司。因此,双方勾心斗角,形同敌国,直至马格里逝世。  相似文献   

10.
《江海纵横》2004,(2):24-25
科学的发展观包涵四项原则,第一是人本,第二是全面,第三是协调,第四是持续。以人为本,说起来轻松,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进步为本。少了哪一块都不是全面。然而,全面不等于协调,全面了更难以协调,因此在全面中要有比例,要平衡,要协调。协调是美。协调了方能持续。科学的发展现高于过去常说的“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只回答了一个近期与远期的关系问题,而科学的发展观是综合的,是立体的,多维的。  相似文献   

11.
张宗 《金陵瞭望》2007,(13):9-13
创新是什么?如果用数字来表示,创新是“0+1”,是从无到有,标新立异,实现零的突破。创新还是“1+99”,是从有到优,从优到更好。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的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以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萨班·衮噶坚赞和八思巴是元代藏传佛教萨迦派政教领袖和著名的佛学教育家。他们认为:知识是智者的宝库;学习的目的是修德弘道,利人利己;态度是自觉主动,不耻下问,任劳任怨,持之以恒;方法是刻苦钻研,循序渐进,融会贯通,集思广益,学以致用。他们提倡尊重人才,敬佩老师。他们潜心佛学教育,门徒众多,才干超人;精心佛学研究,著作量多质优。八思巴亦是创制蒙古文字、全力推广蒙文的语言教育家。  相似文献   

13.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已经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胡锦涛总书记还加上“重点”两字。这个问题,理论上不存在争议,实践上任重道远。需要实践智慧,需要政策支持。教育是社会系统工程,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也是社会系统工程。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14.
赵普 《人生与伴侣》2014,(10):40-40
近日接到演讲邀约,主题是语文学习与人生成长。因工作原因,我无法应邀出席,但对这个题目很感兴趣。 语文课是我小学、中学最喜欢的课程,没有之一,喜欢语文,一是成绩相比其他课程突出,二是得到语文老师的鼓励比较多。 在我的小学、中学,语文老师通常也是班主任。因此,除了授课外,语文老师还是德育、纪律和情感的导师。  相似文献   

15.
读书的回忆     
陈从周 《社区》2014,(11):13-13
我是五岁破蒙,读的是私塾,又名蒙馆,人数不过七八人,从早到晚就是读书背书,中午后习字,隔三天要学造句。没有暑假、寒假、星期天,只有节日是休息的,到年终要背年书,就是将一年所读的书全部背出来方可放年学。当时的生活是枯寂的,塾师对学生的责任感是强的,真是一丝不苟。  相似文献   

16.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纷繁复杂的信息相互联系却又各自独立,派生出无数个其他的信息。世界变得不再安静,到处是扑面而来的各类事件,人们随之改变,改变的不仅是受众的口味。改变的是大众的生活方式,如果广播,电视,报纸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一份一份的餐后甜点,茶余饭后的谈资,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则是不得不时时相见的空气。  相似文献   

17.
关于名师,想说的应该很多,鉴于名师已成社会公器,冒昧说几句吧。进入脑海的,是若干个“不要”与“要”。 不要多吃多占。名师的多吃多占现象相当严重,甚至非常严重。社会资源是有限的,而一些名师的贪婪度却很是无餍。先进教师是我的,特等奖金是我的,外出交流是我的,提拔做官也是我的。总之,名师的虎皮一上身,所有好处都是我的。朱棣文《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的一句话,送给这等名师比较适合。他说,“不要把桌上的钱都拿走。”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教学一篇篇课文,不仅是在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是为习作积累语言,锻炼语言,学习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9.
女人做球迷,必定和男人有关,至少最初是有关系的。 我也一样。 那时候压根儿是个体育盲,不管篮球足球乒乓球,一概不懂,也不关心。功课之余,关心的,是色彩是发型是动漫是美食……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作文》2010,(1):58-60
成都是府。成都是天府。天府的人好安逸。 府,原本是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也指管理文书或财物的官员。周代官制,设有“天府”一职,“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看来是给周天子守库看家的。所以后来,天府也泛指皇家的仓库。天子富有四海,富甲天下,皇家的仓库通国库,自然是要什么有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