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刘英为  汪涛  聂春艳  张伟 《管理世界》2020,(1):88-104,228
本文基于中国品牌海外社交媒体广告的多案例研究,深入探讨了基于国家文化原型的品牌国际化传播策略,并检验了不同应用策略在不同情景下消费者反应的差异。研究表明:(1)国家文化原型资源可以根据文化层次和文化类属分为4种不同的组合方式,相应地,品牌文化原型应用策略也可分为工具性审美、差异化表现、目标消费者认同、全球共识意义获取四种类型;(2)东道国类型(文化距离近vs.远)、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初期vs.快速发展期)以及企业的传播诉求(产品vs.品牌)会对不同应用策略的传播效果产生影响。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品牌国际化的研究成果,还可为新兴市场企业如何应用国家文化原型助力品牌的国际化传播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陈芳 《经营管理者》2013,(25):209-209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品牌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了标识和区别的范围,而是成为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发展中,虽然品牌传播是对外部效应的关注,而企业文化是对内部管理的关注,但是两者之间关系的平衡才能够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特别是企业文化,其对企业品牌的传播、战略的执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主要结合实践经验对基于企业文化的品牌传播做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3.
每个成功品牌的背后,都需要企业不遗余力地进行品牌传播,只有这样,才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一些服装企业由于缺乏品牌传播能力,或传播方法不当,无法俘获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然而,一个新兴的女装品牌--艺之卉,通过不断探索与开拓,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非广告品牌传播之路.  相似文献   

4.
文化品牌建设是推动企业文化理念形成、塑造、传播的实践工程。为进一步彰显供电企业价值,深入推进企业文化理念落实落地,昭通供电局通过研究和探索"三觉五感"传播模式,成功总结出一套具有地域特点和时代特色的文化品牌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5.
何冰茜 《经营管理者》2012,(17):119+117
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趋于成熟。物质方面的需求已经不能再满足消费者,而精神方面的需求成为了重中之重。企业也意识到这一点,在专注于产品质量的同时,将目光锁定在了企业品牌的树立、企业文化的宣传方面。企业通过心理层面占领消费者市场,培养忠实客户群,从激烈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本文将通过对品牌理论的探寻,来解读企业的品牌文化。  相似文献   

6.
段宽 《决策探索》2015,(3):52-53
企业文化传播分为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其中,企业文化外传播具有建立企业形象、提升竞争力的功能,包括产品传播和媒介传播。产品传播是指企业以畅销产品为主流载体,让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的过程中认同企业文化,并由此使企业的品牌价值得到提升;媒介传播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企业文化,最常用的对外媒介传播手段是广告。在现代企业活动中,营销手段花样迭出,其中尤以广告最受企业青睐。广告的内容不断创新,投放平台日  相似文献   

7.
文化营销就是利用企业文化力进行营销,内塑文化营销理念,外塑文化营销形象,两者在具体的市场运作中,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营销模式。企业应正视文化营销中的问题,从观念、文化、形象三方面采取措施,利用文化营销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先进的企业营销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消费者是在企业建立的文化中消费的,只有当消费者在消费时与企业文化产生共鸣,企业才能真正建立起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因此,利用文化力进行营销必然能给企业带来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有关品牌文化内涵及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品牌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品牌成功的关键.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对品牌文化的概念模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质的研究(32个深度访谈、四组焦点团体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认为品牌文化包括企业文化、产品与服务、品牌个性和理念以及品牌归属四个维度.品牌文化以企业文化为基础,以产品和服务为载体,通过理念、个性、声誉等品牌精神的塑造,最终使得用户对品牌产生归属感.在这一过程中,品牌文化的形成受到企业营销手段、社会潮流和消费者的共同影响.本研究为品牌文化的定量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品牌研究和营销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IMC(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即整合营销。是指以消费者为核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播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产品品牌与消费者长期密切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产品传播和产品行销的目的。 整合营销强调从与消费者沟通的本质意义展开促销与营销活动,主张将广告、公关、直销等各种推广宣传工具有机地组合,以促成消费者最大程度的认知。IMC的整合可以从横向与纵向两  相似文献   

10.
媒介形式的裂变,消费群体的分化,在一个消费者注意力极具分散的背景下,企业的营销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仅仅依靠传统单一的营销传播模式来进行品牌信息的传播与形象的塑造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营销传播环境了。因此,整合利用其它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来进行品牌营销,成为了企业的新型营销传播策略。本文旨在通过阐述事件营销的内涵来揭示公共危机事件的营销价值,并结合此次汶川地震,论述企业如何通过整合利用公共危机事件来进行品牌营销,并提出几点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1.
随着网络普及化和微博的日渐成熟,企业在营销策略中越来越强调消费者参与和互动.本文结合微博传播的特点和品牌老化的原因,进行了老化品牌微博营销的SWOT分析,并提出应用微博这一平台进行老化品牌营销和品牌激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品牌塑造是给品牌以某种相应的定位,并为此付诸行动的一项系统长期的工程,屈臣氏的品牌塑造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企业文化的结晶,是一个企业的象征。屈臣氏通过广告,公益,赞助等形式进行宣传,来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但是在以企业文化为依托来进行品牌塑造的同时,要结合屈臣氏这个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与未来的规划,才能创造强势品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王德胜  李婷婷  韩杰 《管理评论》2022,34(2):203-214
深入理解品牌跨界的作用机理和消费者的品牌态度对于老字号企业选择合适的跨界形式、内容和对象,开展有效的跨界营销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国老字号品牌跨界的真实情境,引入联想需求理论解析不同的产品跨界类型与年轻消费者求异程度的交互作用影响品牌态度的心理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高求异的年轻消费者与“元素嫁接型”跨界匹配、低求异的消费者与“品牌联合型”跨界匹配更能引发消费者创新感知,进而形成积极的品牌态度;同时,消费者文化认同感的增强会正向调节这一过程。研究结论将为老字号品牌把握年轻消费者需求,在国潮趋势下实现品牌新生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服装工业大国,对中国的服装品牌来讲,当务之急是在现代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建企业自己的品牌,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服装设计师是品牌文化的创建的主体。任何品牌的服装设计理念都需要设计师的设计风格来诠释。服装企业利用设计师有效的创造风格,营造品牌文化,让消费者充分感觉到品牌的文化,创建过硬的品牌和注重营销策略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拥有稳定的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消费者的中外品牌偏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复旦大学2002年7~10月在9座城市做的市场调查结果 ,作者提出中国消费者对中外品牌的偏好以及实际购买行为会因产品类型的不同而变化 ,年龄、个人收入、文化程度和地域对消费者的中外品牌偏好都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 ,中国消费者并不总是认为洋货优于国货。这对于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开展针对中国消费者的营销活动有直接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钟  熊焰  仲勇 《中国管理科学》2018,26(11):176-185
特色品牌的海外市场拓展依赖优质的顾客体验和高效的口碑传播,有限的海外市场资源条件下,如何选择品牌介入的渠道和目标顾客尤为关键。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口碑传播理论,本文通过构建具有小世界特征的海外特定区域消费者网络,探讨了考虑渠道顾客体验的特色品牌购买意愿,分析了消费者个体间品牌口碑传播的影响因素与过程机制。使用Matlab建模与仿真方法,多情景设计的模拟实验结果显示,消费群体间口碑影响的差异程度越明显,特色品牌的口碑传播速度显著变缓、潜在消费者数量大幅减少,不同类别销售渠道在推动品牌口碑传播和吸引目标消费群体两个方面的作用呈分化趋势,此时应围绕具有影响力、联结紧密的消费者群体开展针对性营销。在消费者群体间差异显著的海外市场,设立实体直营渠道能迅速提升购买意愿,但在消费者规模较大且居住分散区域,尤其是规模少数群体占主导影响力时,适时借助网络渠道在消费者覆盖方面的优势,有助于发展更多具有较高购买意愿的潜在消费者。该研究对指导特色品牌的海外市场拓展,特别是面对海外多元消费群体的复杂社会背景,在初始消费群体选择和销售渠道设计方面具有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企业市场营销中,品牌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概念。企业要想打造成功的品牌必须了解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程度。影响消费者品牌认知度的三个维度是提高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以商务部(2006年)认定的第一批老字号名单(434个)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其在音节、语音、语义及文化色彩等方面的特征,发现老字号具有2种基本的品牌命名模式.该研究为老字号品牌名称的联想、传播,以及消费者对老字号的态度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成为推动企业成长壮大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战略作为对企业取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谋划,必然包括对企业品牌的谋划。企业文化是战略和品牌的灵魂,它通过影响品牌的形成、创新和传播,促进企业品牌的发展和企业战略的实现。(一)品牌经济的演进与企业品牌的特征所谓品牌,是表现优势、特色、价值和信誉的范畴。它是由精神、物质、行为三者构成的整体,以精神文化为灵魂和核心,以一定的物质为载体(年小山,2004,第33页)。企业品牌是以企业或公司的整体形象为目标而塑造的品牌,如微软、索尼、宝洁、海尔等。企业品牌既建…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产品的差异性越来越小,企业个性化、特色化的品牌已成为消费者识别和记忆产品的关键。知名品牌产品是企业科学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营销水平和企业文化的综合反映。创立和发展品牌,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优化配置市场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