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谭效敏 《中州学刊》2008,(3):245-247
随着英语世界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语言不仅承载母语英语国家的文化,其在非母语英语国家的变体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非母语国家的文化特征.非母语英语国家的文化应当在英语教育中受到尊重和弘扬,而不应当让位于在目前的英语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英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跨文化素养、改进教材选编、改革测试评估、充分利用网络、丰富课后学习与课外活动、加强国际层次上的校际交流等途径来弘扬非母语英语国家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2.
母语是语言问题的核心,也是国家语言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对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母语的活力是民族的活力,母语的使用是民族的泉征,母语的发展也是民族的兴旺.因此,我们必须时刻关注母语,关注语言和谐,关注国家语言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母语教育与国家文化创造力的内在逻辑关系着眼,审读全球母语教育的浩瀚资料,从中提炼出以独立的母语评论来造就现代公民这一精华性主旨;以各国母语评论的标准为参照,以各国高考作文命题、相同教材篇目教学流程作比较透视,反思中国大陆母语教育中独立评论的普遍贫乏甚至缺席,并站在国家文化创造力发展的全球战略高度予以深度警示。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8,(9):232-239
全球化使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但多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英语教育的功利性、教育管理的引导缺位以及交际语的身份取向使中国英语学习者热衷于对英语文化的追求,从而导致母语文化疏离。因此,英语教育要塑造学习者积极的文化人格,提升文化鉴别力,引导理性的英语文化消费,培养他们正确的异质文化观和民族文化观,制定服务于国家文化战略的英语语用能力标准,构建中国英语语言体系,以改变学习者母语文化疏离的现象,培养母语文化自信,提升他们的国际话语权意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英语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之后的使用变体.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它属于规范英语,是可以被英语国家的人们接受的.作为变体语言,它具有其自身的完整体系、规律性和不稳定性等特征.本文从母语思维、文化认同、语言变异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英语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6.
文化安全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利益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发展和对外政策的思想基础,一直以来受到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现代国际政治关系中,国家的文化安全不仅是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利益的文化存在形态和运动样式.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文化安全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挑战和威胁.如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从而确保国家利益的实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鉴于国家利益与文化安全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从国家利益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安全也成为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的深层内涵."软实力"对于提高综合国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重要作用.中国应该把国家信仰体系建构、国家制度建设、民族文化精神重铸、新的社会伦理培养作为中国文化力量形成的主导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中国的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提高中国软实力具有战略意义,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安全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和"文化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体系构成的威胁和挑战,中国文化安全发展战略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融合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冲突是中国文化安全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中国文化安全发展的核心.这三者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相辅相成,一起构成中国文化安全发展战略的统一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安全问题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文化安全危机缘起于清代中期以后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的中国文化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能力的丧失,以及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文化威胁和文化侵略.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蚀和中国文化本身在传承过程中对传统认知的断裂是中国文化安全的现实威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文物安全问题很早就受到了统治者和收藏者的关注和重视,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文物安全主要是收藏者的一己私事.每当兵荒马乱和改朝换代之后,虽然都是珍贵文物的大劫,但文物安全问题也会逐渐受到关注,从个人雅事变成国家大事,并成为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政治安全的国家战略问题.就今天的文物安全问题而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维护国家文物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扶持、引导和借助民间收藏及基层群众的力量来维护中国国家文物安全.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凸显。中国始终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文化扩张和文化渗透的压力,始终面临着维护自身文化安全的艰巨任务。为从根本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中国必须从八个方面构建起全方位的国家文化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安全,形成了以树立马列主义在思想政治领域中的核心指导地位、采取人民民主专政和讨论批评相结合的方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确立人民大众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制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方针、开展防止"和平演变"和清除封建腐朽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文化安全理论体系,为维护新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也为当今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安全提供了有益借鉴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影响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正确认识中国的文化国力现状,树立文化国力理念,发展中国与世界大国相称的文化国力,实现国家文化安全环境的良性发展,是21世纪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发展使命.  相似文献   

14.
论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基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大学的外语教学中存在严重的母语文化缺失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外语教育应当凸显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重视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正迁移,遵循对比原则进行文化教学,使母语文化在多元文化互动中知彼知己,融合互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契遇期.作为在文化软实力中居于核心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其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基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状况,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我国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毫不动摇地坚持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母语观念从最初的母语教育,演化为后来的母语权利和母语保护。这些理念逐渐影响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并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进行本土化尝试,部分理念内化为国家的语言政策。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学者结合改革开放实践和国内语言生活发展出一些新型母语观念,其中以母语经济理念最为成熟。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平台,将基于中国语境的母语理念上升到国际理念,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使国家文化安全观发生了战略性转变,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提升。正确应对文化全球化、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成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面对的课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建设并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展是维护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网络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社会信息化、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渗透性、变异性、侵害性、腐蚀性和破坏性的安全威胁表现得尤为明显.自觉有效地维护网络文化安全.需要在提高安全意识、创新监管方式、完善法律制度、掌握核心技术和建设文化阵地等方面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形成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理局面,为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提供安全保障和持续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9.
略论国家安全视野下的中国软实力建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三标 《天府新论》2009,(2):106-1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促成了国家安全观的转变,国家安全的要素从军事、政治拓展到了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制度、精神及社会方面,国家安全的获得不仅仅在于物质方面的"硬实力",更在于精神方面的"软实力",软实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现崛起的重要指标,综合运用"软实力"和"硬实力",采用多种手段并重的方式维护国家安全,已成为各个民族国家的共识.中国软实力建构面临着威胁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大举入境对民族文化认同的消解;网络文化传播竞争挤迫着民族文化滑向"边缘化";放纵无度的消费主义思潮的全球性扩张对主体价值观的冲击;西方大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兴风作浪对中国国际形象的损害.当前,国家软实力建构范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民族意识,以文化自觉来引领中国软实力的提升路径;二是重构主流意识形态核心话语体系,捍卫国家和民族的主体价值观;三是倡导"和而不同"的国家安全模式.优化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20.
近百年来中国社会音乐文化的变迁与中华音乐文化之根发生严重错位,失去了中华民族音乐中的文化传承和音乐的文化主体地位.面对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日益扩大,重构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尤显必要.重构之策是:把音乐放置于社会和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认识和研究,同时,在音乐中对社会和文化进行再认识,并强调“中华母语文化”的音乐教育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