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理解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这是近二十年来学术界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从客体方面来理解,而忽视了从主体、从人的活动方面来简释。只有从共时态的主客体的双向运动和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中把握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受动性,才能避免把社会历史规律绝对化、简单化和偶像化,才能理解社会历史规律是可以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改变和消灭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哲学教科书,在理论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和片面性,其中一个重大缺陷是着重从客体出发来考察历史发展规律,忽视对历史主体的全面研究,把人看成是客体运动的结果,历史往往被理解为客体作用于主体的单线过程。这种考察从根本来说,偏离了历史的辩证法。而要完整地揭示历史规律,就必须对历史的主体进行全面地研究,研究作为历史主体人的需要,就是对历史主体研究乃至对历史规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历史主体能动地探索事物的特点、本质和规律,是价值的客体基础;以历史活动主体的利益、目的、需要及其本质力量为基础,探索客观必然性与主体选择性的有机统一,是价值的主体根据;历史活动主体根据客体对象的特点、本质、规律,根据主体的利益、目的、需要及本质力量的创价历史实践,是价值的源泉;历史活动是价值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坚持唯物主义本体论的前提下,探讨了作为认识论范畴的主体和客体的规定性、主客体范畴的关系结构及其历史性质。文章认为,人作为主体的本质规定是从他的社会本质、社会联系中获得的。人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社会本质和本质力量,从而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认识论意义上的客体,并不等同于物质或物质世界,而是指那些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领域、为主体对象性活动所现实地指向的客观事物。文章还指出,在认识论范围内,主体和客体作为对象性活动结构的两极,其相互关系是复杂的,并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文章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表面上排斥本体论而实际上又把认识论中的主客体关系本体论化的倾向,作了批判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自由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主体与客体、实践与认识、自由与必然、自律与他律、改造与享用等一系列范畴。为了把握自由的本质,理顺自由与上述诸问题的关系,有必要对自由的要素和结构做一番分析。当我们对自由进行结构性考察的时候,就会发现,自由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而且这种统一是双重和双向的统一。首先是主体统一于客体,而主体统一于客体又可分为两层,一层是知的符合,另一层是行的顺应;其次是客体统一于主体,客体统一于主体也可分为两层,一层是客体按照主体的计划改变,以符合主体的目标,二是价值客体和改造客体的活动本身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自由就是以上诸要素的有机统一,是主客体达到双重双向统一所进入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论主客体实践自由与美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实践美学将美的发生和美本体仅置于人类社会领域里对待,仅就主体实践自由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不大可能完备地解答美的本质问题.美根源于宇宙自然的本质力量的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对象化即自然化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化,由此而生发出客体实践自由和主体实践自由,产生了自然美和人化美.美的本质实质上就是宇宙自然的非自觉自在的客体实践自由和人类社会的自觉自为的主体实践自由而形成的无限永恒的自由创化.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所进行的讲求方法的活动。实践本质观和实践人本观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事物的本质和人的本质问题理解上的历史变革和历史创新的精神实质。这就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必须运用实践本质观与实践人本现相结合的方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观和人本观内在地结合起来,以克服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从客体、客观性方面理解事物的本质和从主体、社会性方面理解人的本质,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观和人本观相分离的失误。  相似文献   

8.
关于犯罪客体要件内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理论界就犯罪客体的构成要件地位争鸣已久。犯罪构成的基本功能就是为法官认定犯罪提供一种理论和法律模型。它不但要能区分罪与非罪,还必须区分此罪与彼罪,必须揭示具体犯罪的特殊本质。由于事物的本质是内在的、隐蔽的方面,它不能自己展现自己,必须通过现象来体现。这就决定了犯罪构成只能是现象形态的东西,它的各个要件也必须是客观的,能直接被人把握的行为特征。因此,能成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只能是能从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揭示不同犯罪行为特殊本质的事实特征。犯罪客体要件是从犯罪行为的社会属性角度揭示具体犯罪特殊本质的事实特征——刑法所保护的人或物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9.
“主—客”关系问题,是近几年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在这一热点问题的探讨中,时时出现的将主体的本质视为绝对能动性和自由创造性的观点。笔者难以苟同,因为主体本质上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体。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是当代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主体和客体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主体是指有头脑、能思维的,从事社会实践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进入主体活动领域并和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是主体实践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在实践基础上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矛盾辩证关系。就两者的关系性质言(非从实体内容言),主体在一定意义上居  相似文献   

10.
客观派、主客观统一派和实践派美学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理解审美关系,创造美学把美的规律混同为艺术创造方法,都未能对美的规律作出科学界定。从主体对象性感性活动的过程来揭示审美关系的生成,从主体本质力量的确证来追溯审美关系展开的根源,从主体生命活动形式与其情感应答的内在联系来考察审美关系的形态,从主体间性来理解审美关系的本质,美的规律应当是:确证主体先进本质力量的实践活动的感性形象、形式,与主体心理快感之间的本质、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1.
论意志自由     
意志自由是观念领域内进行的建构理想客体的活动 ,是主体与客体在观念形态里真、善、美达到统一的过程。意志自由意味着自我决定 ,主体意志自由的本质具体表现为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特点。  相似文献   

12.
人的个性     
1.关于个性的哲学理解人和人的个性都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哲学所理解的个性同其他学科(例如心理学)所理解的个性应当有所不同。当代的心理学家通常把个性理解为:使这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一生理特征的有机结合,并从个体心理过程去探讨个体的作为心理特征的个性的形成。在个性问题上哲学思维区别于心理学之处在于:它应当从把握普遍性的角度去关注特殊,所以哲学把人的个性理解为主体性的个体表现。个性是个体主体性的论证: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转化为自己意识的对象,实现了主体向客体的转化。人通过这一主客体分化而使自己二重化,使实践活动表现为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辩证运动:人的本质力量向客体存在形式的转化(对象化)客体、客观对象(包括前人活动成果)向主体活动形式转化,使主体获得新的素质、特征和能力(非对象化)。  相似文献   

13.
一、提出主体教育的根据 教育是人类自身的一种再生产,即生产“人的类特征”。人的类特征是什么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异化”,这一人类历史之谜的揭示,将人的类特征确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这一“活动”是人的类本质的表现,而人的类本质恰恰是人的自由自觉的主观能动性,人在实践中,作为主体,有自己的本质特征,表现为主体性,包括主体的自动性、自立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马克思、恩格  相似文献   

14.
美是什么?是人们始终围绕着美学进行探索的问题。美生成于自然,还是生成于主客体的关系,抑或是生成于人类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正是基于这种思考,从美是客体的价值属性、美是人的自由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主客体关系的自由与和谐、美以实践为中介生成与发展的历时性变量等方面来综合考察美究竟是什么,这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主体一客体理论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重要一环,而人的本质问题又是解决主体—客体问题的理论前提。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表明:只有当其在思想中彻底克服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的残余,科学地规定了人的本质的时候,主体—客体思想才得到了科学的确立。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缩写的形式,表明了马克思思想发  相似文献   

16.
美学,又称审美学,审美意识的理论形态。它是一门研究有关人类审美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从客体方面研究审美为象,阐明美的本质、根源和各种存在形态等;(2)从主体方面揭示审美意识的形成、产生过程,阐明它的本质、反映形式的特征及其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等;(3)从主客体的对立统一与相互作用中研究审美活动诸特征,阐明作为审美意识物化形态集中表现的艺术美问题,这三者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7.
探讨生产力问题要结合各交叉学科,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要把人作为自然社会之真正的主体,从主体能动性、主客体相互作用及对立统一中理解生产力;要把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从整体上多层次多方面认识把握生产力的规律,更好地促进社会整体生产力的发展;要把生产力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注重现实生产力的特征及对生产力内容的丰富和发展.由此出发,生产力应理解为主体开发利用客体并协调主体客体使其共同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问题,曾在我国学术界引起过热烈讨论。有人说,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以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为主线,而“列宁舍弃了主体客体这一基本范畴,忽视了对主体性、对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研究。”果真如此吗?我想,还是用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的论述来说明这个问题吧。  相似文献   

19.
范畴与规律是人类通过对象性活动对客体所形成的认识成果 ,人类依据范畴与规律建立起来的主观辩证法 ,反映和规范着现实世界中客观辩证法的内容。范畴与规律不仅是思维对现实的反映和概括 ,更是标志人类认识过程的阶段和环节 ,是主体对现实的评价 ,是主体在作用客体过程中找到的对自身最具价值的东西。范畴与规律体现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的本质力量 ,是主体实践由自发通向自觉的桥梁 ,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深深轨迹  相似文献   

20.
西方哲学传统本体论的根本特征在于从主客二分的思维结构去探讨存在问题,这在就造成了关于主体与客体无法统一的认识论难题。从而引发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不可调和的对立和争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看待人的认识问题,以实践为中介将主体与客体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在批判性和否定性的辨证逻辑中使主体与客体不断地达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在对感性与理性相互关系的辩证理解中,超越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片面性。这种实践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中的革命性变革,也是重构传统本体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