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类安全"是冷战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安全理念.从其构成类别来看,"免于匮乏"的安全是"免于恐惧"安全的基础;从其与国家主权的关系来说,一方面,在现行的国际规范体系下,"人类安全"理念的追求对国家主权进行了合理规制,另一方面,在当今"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人类安全"又须以"国家安全"为前提.因此,被不断发展、修正、植入人性尺度的新综合安全应成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安全框架.  相似文献   

2.
当今,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日益凸显,人类的安全观念和实践也处在史无前例的变革之中,综合安全、合作安全、认同安全等新的安全理念层出不穷。其中,由联合国大力倡导的有别于传统国家安全观的新理念———"人的安全"尤为引人瞩目,它以悠久的渊源、全新的内涵出现在安全哲学研究视野中,预示着安全哲学研究的重要转向。而环境人权作为新一代的人权形式,体现了"人的安全"的基本诉求,既保障了人的生存权,也彰显了"人的安全"的重要内容:健康权和发展权。同时,更重要的是,环境人权是"人的安全"这一安全理念在国际间达成有效沟通和落实的一个现实途径,也是安全哲学中公平、正义等人类基本伦理价值的体现。本文论述了"人的安全"理念的缘起和内涵,着重评介了奈尔.麦克法兰等著的《人的安全和联合国:一部批判史》,并指出了"人的安全"与环境人权的内在关系,分析了"人的安全"理念的发展前景和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前,日益密切的美印关系正成为关注的焦点.美国与印度之间除了频繁的高层互访之外,还在核技术、军事防务、国际与地区反恐以及海洋安全等方面加强了合作.美国和印度都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重要国家,美印之间的安全合作势必对中国的安全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能源全球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在能源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采取"孤立态度"。为全面保障能源供应安全、能源经济安全以及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代表的能源环境安全,能源领域国际合作更加活跃。能源环境安全的现状与困境深化了参与国际合作的必要性,而在能源合作的过程中,能源企业作为其中的重要主体在国际合作中应该对自身的环保义务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利用国际组织的平台,进而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能源企业自身标准。  相似文献   

5.
环境问题对俄罗斯国家安全客观上造成了现实和潜在的威胁,主观上俄罗斯已经把环境问题确认为安全问题,环境安全已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俄罗斯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国际合作,但在实践中俄罗斯的环境安全战略又受到国内及外部政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东盟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出现了经济的飞跃式发展.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安全和发展.因跨国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矛质与争端逐渐浮出,环境安全成为地区安全中一个日益重要和活跃的组成部分,环境安全的区城化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在东盟安全共同体建设过程中,东盟国家针对区城内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展开了多年的环境安全合作,而环境安全合作的深远意义在于能在长远利益的实现中形成合作的凝聚力,促进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相关的环境伦理理论主要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相对弱化了伦理之于实践的现实意义。面对环境问题时,我们不能忽略正义在环境保护中的价值,正义是人们面临有限资源与环境危机的现实情景下的必然道德选择,是主体对环境权利诉求与资源分配中的基本伦理原则。环境正义的观点带动了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转向,使得环境伦理学从对抽象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转向对人类社会中具体的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关注。环境正义作为一种新的视角关注环境问题是对正义理论的延伸,为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融入了伦理的考量,提供了新的伦理维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马克思的视角探讨人的生活理想型。马克思认为理想的人是有"个性"的人。有个性的人区别于传统的人,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的人。依据马克思的思路,人类若欲成就这种理想型的人需要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即必须有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作为保障。有了安全保障的有个性的人必须自觉到与他者的关系问题。一方面,安全只能在与他者的共生中存在;另一方面,安全大体上说只属于必然王国领域,在自由王国领域里,人的全面发展和才能的发展依然需要他人。因此我们应该自觉地意识到他者对己的重要性,进而即使从功利主义角度出发依然需要"博爱"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目前人类生存发展环境面临着巨大压力,而作为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因素的环境安全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剖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将就我国调控环境与发展的途径加以浅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人类安全议程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人类安全研究大多局限于20世纪50年代的传统主题,如援助机构、联合国发展和经济增长模式等。近年来,城市地区安全问题、发达国家人口、原住民族、商业利益集团、新全球治理和三方合作等日趋成为影响人类安全的新变量,应该纳入人类安全议程研究范围。其中,跨国公司在冲突管理、冲突化解与和平重建中的角色增进了政府、社会和企业的互动合作关系。“多行为体治理”与“多层次治理”相结合的组织机制突破了国家间合作的传统谈判机制。总之,只有以社会安全为“增量”,以人类安全为“根本”,以环境安全为“超根本”,同时兼顾边缘群体安全,不断拓展安全建设新途径,才能实现动态的、可持续的人类安全。  相似文献   

11.
语言安全是现今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议题,也是备受学界关注的一个新的研究概念和领域。从对语言安全内涵的界定出发,探讨语言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的相互关系,发现非传统安全视域下的语言安全问题关涉甚广,由此对语言引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问题等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国际危机管理一直是国际安全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当代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三大流派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都提出了各自关于国际危机管理的模式.现实主义强调权力安全危机管理模式,认为均势安全观、霸权安全观和威慑安全观都是权力安全模式的表现;自由主义主张制度安全危机管理模式,突出国际制度和民主理念在国际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而建构主义则提出了观念安全危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安全哲学新理念:"优态共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解安全内涵的不同视角,导致了不同的安全实现的可能性限度."优态共存"的安全哲学新理念源于<易经>"保合太和"的安全思维,合于"建构主义"的安全理论."优态共存"倡导"和合共建"的安全模式,以超越"隔离防守"、"进攻拓展"、"结盟协作"的安全模式及其相应的"防御性现实主义"、"进攻性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的安全观,并为非传统安全的维护确定重视"人的安全"、"社会安全"与"全球安全"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特别是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后,国际安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呈扩张和上升趋势。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当前我国安全利益的基本取向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其一是建构防范立体威胁因素的"普遍安全观",其二是谋求以周边地区为依托的区域安全,二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家体系中的文化安全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当前国家体系中的文化安全主要包括政治文化安全、语言和信息安全、国民教育体系安全三个方面."非传统安全"的研究视野促使各国更加重视建立国内文化创新战略与对外文化交流战略的良性互动.各国在政治文化上的"新本土意识形态"与"跨国意识形态"共建,在语言学习和传播上的鼓励多元一体化以及在国民教育体系上的普遍开放和改革趋势,都可以为我们创建文化安全的中国战略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网络安全审查与数据安全审查是我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确立的两项重要国家安全审查制度。通过分析《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的背景及法律依据,围绕新修订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深度解析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数据处理者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影响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风险因素。通过对滴滴赴美上市案例的分析,论述了网络平台运营者赴国外上市须申报网络安全审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赴港上市申报网络安全审查的条件,以及申报网络安全审查的流程和审核期限等。  相似文献   

17.
社区保障功能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区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独特的地位。社区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及其服务社会化的基础。社区保障具有社区服务、社区安全等现时保障功能和社区社会保障对象管理、社会保障信息服务、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社区自组织保障等潜在保障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社区保障现状,探究建立社区保障服务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人类自古以来形成的最基本的社会生活单位,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在保障家庭成员的养老、医疗、生育、精神慰籍等方面以及对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化发展过程中,家庭保障也对正式的社会保障制度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其地位和作用更是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统筹框架下的河北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乡统筹的角度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客观的必要性、现实的紧迫性和一定的可行性。统筹发展选择人口城市化、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降低城市社会保障准入"门槛"以及公共财政的合理投入为切入点,构建包括基础性保障、转移性保障和补充性保障在内的分层次、分类别"三维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在新世纪将会更加深刻地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并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概念。对中国这样一个现代化“后发型”国家,应以经济安全为中心,以军事安全为保障,以政治安全为目标来构建自身的国家安全体系,从而确保中国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