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随着9·11事件以后国际反恐大势的形成,通过国际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成为中国维护新疆稳定的重要战略措施。文章总结了中国采取的三项国际合作战略措施。首先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为打击“东突”恐怖势力确立了国际合作的制度框架,推进了与中亚国家的反恐合作。其次,通过与邻国的军事演习协调彼此立场,促进互信与合作。此外,中国还在更为广阔的国际空间发展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大国的反恐合作。最后认为国际反恐合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东突”恐怖势力的活动空间特别是国际活动空间被大幅挤压,“东突”恐怖势力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2.
潜伏在我国新疆地区和中亚国家的"东突"恐怖势力已成为新疆地区稳定和中亚国家安全的一大隐患.本文指出了我国新疆及中亚国家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政治平衡机制中的"东突"问题,分析了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对地缘政治格局资源配置的阻碍,阐述了其对地缘政治格局平衡中输入与输出关系的破坏.  相似文献   

3.
“东突”的恐怖主义实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在中国境内外的“东突”势力具有明显的恐怖主义特征。但是 ,“东突”长期以来一直在打“国际牌” ,以期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 ;在“9 11”事件后更是编造谎言 ,妄图逃避国际反恐怖打击。少数国家出于自身政治目的 ,始终不承认“东突”势力是恐怖主义组织。受其影响 ,国际学术界对“东突”的恐怖主义实质也认识不清。因此 ,有必要从学术角度对“东突”势力所犯罪行进行归纳总结 ,对其恐怖主义的实质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4.
“东突”势力的渊源及其活动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探讨了“东突”势力产生的原因,分析了“东突”势力从“双泛”分裂思想舆论宣传到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转变过程,并从四个方面对“东突”恐怖活动的特点进行了概括,认为“东突”分裂势力从本质上说是集民族极端、宗教狂热和暴力活动于一身的恐怖势力。。  相似文献   

5.
2001年10月20日,在举世瞩目的APEC会议于上海召开期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双边会晤中一致认为,“车臣恐怖势力”和“东突恐怖势力”都是国际恐怖组织的一部分,必须坚决予以打击。 一言正视听。至此,危害中国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东突”恐怖势力被撕破了画皮。 何谓“东突”恐怖势力 所谓“东突”是指企图在中国新疆建立“东土耳其斯坦”政权的分裂主义  相似文献   

6.
“东突”恐怖势力的特点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国际民族分离主义浪潮的兴起,境外的"东突"势力也开始兴风作浪,逐渐加强了对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活动,他们日趋猖獗的分裂破坏行径,已经对新疆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人民生活造成了现实危害,并对我国领土和国家主权构成了严重挑战。文章通过对"东突"的由来以及"东突"恐怖势力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出我国对"东突"应采取的对策:包括立足国内和寻求国际合作两个方面的对策,针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尤其是在"9.11"事件之后,我们更加强调国际合作来共同打击包括"东突"在内的一切形式的恐怖势力。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过程中,被称为"三股势力"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势力相互勾结,恐怖犯罪事件频发,对各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打击民族分裂主义是构建国家安全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我国在面对"东突"民族分裂主义犯罪时应从各个方面对其加以调整,特别是在国内法调整上要尽快建立一个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反民族分裂犯罪、反恐怖犯罪的法律体系,以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8.
“东突”恐怖势力一直是威胁新疆及周边国家社会安全稳定的因素之一,构建“社会安全阀”机制是保障社会稳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东突”恐怖分裂势力、民族问题、经济问题是当前新疆及周边国家主要的不稳定因素。疏导认同和政策保障机制以及牢固的经济和制度保障机制是“社会安全阀”机制构建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东突"恐怖主义势力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因此,遏制"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必须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国际反恐大势为构建反"东突"国际统一战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灵活运用外交手段,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协商与合作,不断扩大反"东突"国际统一战线。充分利用联合国反恐机制平台,争取国际反恐力量,致力于强化"上合组织"的反恐政策、机制及效率建设,建立区域反"东突"统一战线,彻底铲除我国的恐怖主义威胁。  相似文献   

10.
新疆作为防范、打击“东突”恐怖势力的主战场,区内流动人口急剧增加的现实与反恐维稳之间矛盾凸显,当前新疆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面临新的挑战,必须转变服务管理的思路和理念、完善反恐怖防控网络,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为防止中亚①地区再次沦为周边大国的势力范围以及成为国际恐怖主义新的策源地,美国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四种战略手段在中亚地区推行"门户开放"政策。作为一种基于实用主义的权宜之计,"门户开放"政策为美国将来可能主导中亚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2.
以泛伊斯兰主义为主的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不仅引发了伊斯兰国家内部的民族对立、宗教对抗、武装冲突、恐怖暴力和政府危机,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恐怖活动,对地区安全、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伊斯兰极端宗教势力在中亚、南亚、西亚和东南亚坐大后,不仅诱发了我国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的兴起,也为美国势力的渗入创造了条件,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相似文献   

13.
2009年7月5日晚,"三股势力"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发动了严重的打砸抢暴力活动,造成197人死亡,1700多人受伤,物质方面的损失更是巨大。"7.5"事件的发生与"三股势力"的猖獗密不可分,SCO(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中亚地区最大的地区国际组织,在合作反恐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拟从地区合作层面,分析"7.5"事件的发生及对恐怖主义的预防机制建构与SCO的互动关系,试图论证国际合作机制是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上合组织反恐法律机制是区域国家组织主导的区域反恐的制度依据。在治理中亚恐怖主义犯罪的问题上,由反恐法律机制指导的上合组织反恐斗争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恐怖主义的新一轮发展,需要上合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已有的反恐法律机制体现出不足。对比联合国和其他区域组织的反恐法律机制,上合组织反恐法律机制还存在对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定上不清晰,在反恐刑事司法合作方面亟待完善等问题。对此,可以借鉴全球性、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成熟经验,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完善上合组织反恐法律机制。同时,在反恐法律机制建设的路径中,应强调对平民的人权保障、解决地区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根源上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15.
东北亚佛教的形成与发展是中日韩相互文化交流的结果。佛教与儒学、道教相互间都存在着某种需要的内在联系,佛教和儒、道融合与现世产生着必然的关联。东北亚佛教信奉大乘佛教具有多元化特点,是“人间佛教”。光大东北亚佛教理念和价值对建设“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后冷战时代中日关系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后冷战时代,中日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态势,中日关系处于关键的历史的过渡期和转型期,进入了一个摩擦与协调、竞争与合作共存的时代。影响中日关系曲折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日本政府谋求政治大国的强烈愿望与“联美抑华”的战略选择;日本对“东亚地位”动摇的担心而误读中国,进而放大“中国强大”的消极后果;日本强化美日同盟关系,进而加剧中日两国间认同对立等等,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和地区形势,双方必须具备与时俱进、寻求双赢的气度,努力寻找和扩大两国利益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17.
巴沙尔政府执政以来,叙美关系发生重大改变,首先巴沙尔政府以“支恐”而与美关系出现倒退,两国关系在伊拉克战争以及在黎巴嫩问题上进一步激化。但叙利亚在中东战略部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两国都力求改善两国关系。但叙以和谈进程、叙伊“准同盟”关系及恐怖主义问题等因素导致两国关系一度陷入僵局。总之,叙美关系不会在短时期内迅速升温,叙利亚反美的长期基调也不会出现明显改变的迹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从纵向的历史传承中必须继承传统文化精神,从横向的比较中必须吸收“他者”的文化精神,从而实现不同文化的互容互鉴。中国梦的互文性表明: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基础。中国梦的首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美国梦是中国梦的借鉴、补充、修正。世界梦是中国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中国梦是“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文化中国”和“世界中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