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谈师范生的自我教育孙长礼,解素萍,方鸿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为了达到“不教育”的目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所谓自我教育,就是指一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而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鞭策、自我激励以及自...  相似文献   

2.
刘钊 《江海纵横》2010,(6):54-54
教育是由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构成的,真正的教育实际上是通过自我教育而实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自我教育将慢慢成为教育的重心。教育的目的是要使所有的学生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体,成为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实体。自我教育因素对培养人才意义重大,作用不可估量,昔日被人们忽视,现在我们应当重视起来。自我教育是指人通过认识自己,要求自己,正确地定位和教育自己。自我教育由以下部分组成,首先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提出自我要求,然后在自我要求之下,进行自我践行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思维具有机动性、迅速性、批判性等品质。自我教育由四个部分组成,首先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自我要求,然后在自我要求下,进行自我践行和评价。思维能力的理论品质和自我教育的目标和本质是相似的,它是自我教育的核心。学生只有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实施并实现自我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自我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我教育是一种高度自觉的教育活动,是教育主体自觉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自我认识和行为的活动。大学生自我教育即高等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有效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激励以及自我完善的一种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自我教育是一种高度自觉的教育活动,是教育主体自觉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自我认识和行为的活动。大学生自我教育即高等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有效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激励以及自我完善的一种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这深刻地说明了教育从外部向内部的转化,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在三二连读五年制大专师范教育中,只有养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本文从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方面,调查分析了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就培养师范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培养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意义所谓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或学校教育要求.为了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而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鞭策、自我激励以及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一种教育能力。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其意义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需要通过自我教育来完成。大家知道,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否定的,教育者通过主动施教使受教育者按照教育者的要求去做.但是,教育者的目的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相似文献   

8.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的自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是外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与内在的自我教育的过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注重自我教育十分重要。为此 ,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 ,要培养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能力 ,要创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9.
高校实行学分制后,迫切需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这需要厘清专业教育、校园文化、学生管理三个方面与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的关系。专业教育是自我教育的基础,校园文化是自我教育的平台,学生管理是自我教育的提高,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内容的自我认识、教育过程的自我控制、教育方法的自我创新,逐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质,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活动与自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动不仅是自我教育的基础,而且是实现自我教育的根本途径。活动是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基础;活动是儿童自我道德形成和发展的标准与动力;活动是儿童自我教育的真正基础,只有通过活动才能促进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德育实践课程是高等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延应被限定为对学生品德发生影响的一切实践活动,其内涵应被规定为以学生全体参与性活动为主的课程。德育实践课程对于解决以往教育那种“空洞说教”、“机械训练”和学生缺乏自觉纪律与责任心的知行脱节问题是一个新思路,是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的德育活动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注重德育工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是必要条件,良好的思想品质是最终目的;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地位与作为德育工作有力辅助和补充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明显的年级特征,即表现为:自我同一性形成期在大一、大二学生中的“危机”显现;自我同一性发展确立期在大三、大四学生中的“危机”改善或解决。因此,加强德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人文关怀只要从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入手,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相结合,吸收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就必然产生“双赢”乃至“多赢”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生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对话合作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对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是师生对话必不可少的条件。对话过程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意义的过程。师生对话增加了学生的道德知识,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强了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了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道德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大学生道德水准下降 ,价值取向多元化 ,已经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本文从大学生道德教育现状与困境入手 ,在分析道德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的基础上 ,试图改变当前大学道德教育现状 ,探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荣辱观教育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是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因此,要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取得实效,就必须遵循道德形成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即必须坚持道德接受的“知”、“情”、“意”、“信”、“行”五要素的有机统一。从强化认知、提升情感、坚定信念、磨炼意志、注重养成等环节入手,使大学生真正实现明荣知耻、好荣恶耻、趋荣避耻、扬荣抑耻、践荣弃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有效实施礼仪文化教育,不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个人修养,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帮助他们营造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从而加快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引导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社团的德育载体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 体 育社 团的 兴 起和 繁荣 ,开 辟创 造 了大 学生 思 想政 治工 作 的新 领域 和 新载 体 。高校 体育 社 团作 为德 育 载体 的主 要作用 表 现为 :有利 于 大学 生正 常的 人 际交 往 ;有利 于培 养 大学 生良 好 的心 理素 质 ;有利 于大 学 生的 挫 折教 育和 个性 发 展;有 利于大 学 生的 自我 教育 与 自我 管 理。为 克服 大学 生 体育 社 团目 前存 在的 缺 乏正 确 价值 导向 、活 动开 展 的盲 目 性与 功利 性 、组织 松散等 问 题,应 坚 持正 确的 指 导思 想 、充分 发 挥指 导 教师 的作 用 ;满 足学 生 多元 需求 ,树 立 体育 社团 的 活动 目标 ;正 确 处理 学习 与体育 社 团活 动的 关系 ,确 保 德育 载体 的 有效 性。  相似文献   

18.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依靠良好的道德实践。本文将大学生道德实践活动分为尝试阶段和成长阶段,组织志愿者开展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实践证明,只有将德育教学与志愿者活动等道德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自身道德情操,增强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诚信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分析探讨了诚信概念的内涵、加强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当前大学生诚信危机的表现、大学生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提出活动德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学生德性行为的实际锻炼,增强德育的有效性。然而目前高校的活动德育尚存在着许多不能忽视的问题,如缺乏学习主体性,缺乏理论指导,缺乏实际效果,也缺乏科学评价。为此应转变活动德育观念,加强活动德育理论研究,建立有效的活动德育评价机制,强化学生在活动德育中的主体性作用,构建和实施主体性活动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