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海洋科技创新是涉及多专业、多系统、多层面的系统工程。在特定区域内海洋科技创新具有一定地理位置上的分工特色与共同的技术基础,区域内海洋科技各创新主体间应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协同创新。以浙江省为例,分析区域海洋科技协同的组织机制、动力机制与运行机制,认为建造良好海洋科技创新制度环境与政策体系,发挥区域内海洋科技隐形知识的邻近性优势是协同组织序化的基础;外部动力的诱导驱动与内部动力激励约束是激活协同组织的活力的主要方法;有效的沟通,科学的支配与协调是确保区域海洋科技协同组织正常运行,产生整体功能效应,达到协同的目的与效果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即“所有者与惠顾者同一”,以浙江省 15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案例的实证研究表明,87%的合作社与其本质属性不符,合作社的趋利化与公司化特征较为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合作社成员的异质性、政策激励和政府监管机制等。引导合作社的发展,应当将时间与空间都纳入分析范畴。政府应对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层次及合作类型的合作社,采取差异化及动态的引导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安排与社会资本都是合作社治理的有效机制,两者之间既存在替代性也存在互补性关系,替代性激励着合作社寻求更低治理成本,获取更高治理收益,互补性意味着合作社整体性制度安排可以内在一致.合作社组建期,社员间的依赖性与协调性要求越高,其对社会资本治理的需求也就越大;合作社成长期,社员异质性增强、交易频率增加又会使合作社对股权安排的需求增加;合作社成熟期,社会资本和股权安排的动用将在不同适用对象上出现分化.两种治理机制的替代、互补与适用性匹配能够保障不同生命周期合作社治理的整体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沟通农民与市场的桥梁,新形势下,法律赋予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新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使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总体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如专业合作社内缺乏资金支持及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等问题。通过以上分析,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位及资金方面、人才方面、法律责任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产学研协同不仅有助于国家创新系统内的知识流动,也是提升国家产业技术能力的基本途径,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两层皮"的问题仍然存在,二者还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偏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创新战略竞争力。国际上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是不同创新主体通过基于价值增值的知识流动联系在一起,在流动中实现价值增值。基于知识中介的产学研协同机制及发展趋势是对隐性知识的交流与转移,不能被竞争者轻意复制的独特技能,建立知识驱动,开放的及更加交互的创新系统。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可借鉴的有效解决方法是:开发专利协作模式;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组合模式;建立产学研网络型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协同创新强调异质性组织的协同合作,并质性的知识组织特征可以促使知识跨越产学研组织边界在各创新主体之间不断地循环流动,而"协同"作为一种驱动过程演化的自组织调节机制,能够通过控制、引导、激励知识流的变化,自动调节各主体间相互作用的演变。从跨组织知识流动的视角探讨了这种协同作用在不同的知识流动阶段,是如何通过控制、引导、激励知识流的变化来调节各主体间相互作用的变化,进而促进知识在产学研之间顺利流动的机理特征,以期丰富和发展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7.
盈利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合作社禀赋要素如何影响合作社的盈利能力提升,是解析基层政府在合作社治理中的赋权逻辑与治理路径的重要议题,对完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参与式发展理论研究框架,选取7个观察要素对50个典型合作社案例进行定性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合作社良好的盈利能力并非由某单一条件决定,而是多元复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员参与水平和社员技能培训水平等内部要素的相互联动是提高合作社盈利能力的关键,而财政资金扶持等外部要素仅作为重要的辅助条件出现,并未跃居主导地位;从提升路径来看,外部政策资本驱动、内部人力资本推动、政社协同资源整合三重赋权增能路径能够促进合作社生产效率的提升与发展能力的强化,并以一种对外契合政府绩效、对内提升增收能力、内外协调整合资源的形式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政府监管部门、食品行业生产企业和社会组织等主要行动主体进行博弈分析,发现:政府与生产企业的“监管—被监管”关系一直处于变动状态,主要表现为政府增强监管力度,促使生产企业规范生产,保障食品安全监管效果;而高昂的监管成本让政府不得不降低监管概率,从而为生产企业机会主义行为选择提供了空间,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政府继续增强监管力度。此时,政府选择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监管的概率决定了社会组织选择合作的演化稳定结果,影响了食品安全共同监管体系的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在监管过程中的沟通协调成本以及对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需要在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共治中不断探索和明确。  相似文献   

9.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资本的动用机制与效应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运作需要追求效率性与合法性的同时实现,合作社大农通过政治性与商业性社会资本汲取外部资源与信息获取合作社的效率性,通过合作社内部社会资本整合获取合作社所需的合法性。合作社组织运作各类型间的动态演化体现了效率性与合法性及其实现机制的交替与转换,但效率性与合法性实现机制的顺利转换需要严格条件。大农领办型合作社不必然漂移于合作社的质性规定,否定合作社基本功能,关键在于大农在追求组织效率性的同时兼顾合作社的合法性,并建构效率性与合法性的转换机制,在更高的层次上构筑这两者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偏差与失效,如民主决策机制难以贯彻,“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能人”决策代替民主决策,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等。这种状况危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导致专业合作社的核心目标难以实现。治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在于农村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条件、相关制度与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专业合作社社员的异质性是造成了合作社治理的失效主要原因。在完善治理机制策略上.要构建“能人治社”与民主管理相协调的运行机制,在不忽视社会激励作用的前提下.重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者的报酬激励,赋予管理人员一定的剩余索取权。专业合作社内部应建立审计制度.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在外部应强化政府的监督指导力度和社会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5年以来,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全面深入的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之中,该法必然遭遇到一些法律困境.合作社成员的来去自由的准入制度及合作社设立标准的不统一问题影响了合作社的稳定性,同时合作社成员不平等的权利义务关系既违背合作社设立的初衷,也直接导致合作社治理机制的缺憾以及特定成员的法律责任缺失等问题.因此,在严格成员准入制度以及统一设立标准的基础上,平衡合作社成员的权利义务、健全包括监督机构在内的合作社治理机制,再对特定成员加诸特别义务,以期对合作社面临的法律困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与公司制度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不科学的成员有限责任制度、残缺的法人财产权以及尚不健全的组织结构设置给部分社员滥用合作社独立地位以可趁之机。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上述合作社制度中的不足,然而相应规则却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处于缺失状态,合作社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还面临种种困境。为禁止社员滥用合作社法人独立地位之行为,需要以《民法典》之禁止权利滥用规则为一般性规范基础,以《公司法》之法人人格否认规则为特别规范依据,并通过最高院指导性案例制度,为合作社类推适用法人人格否认提供具体操作范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将合作社不确定性归纳为自然不确定性、生产不确定性、价格不确定性三类,而后分别测量了生产不确定性、自然不确定性、价格不确定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的影响,结果显示自然不确定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水平存在较大的显著正向影响。最后基于以上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合作社应大力提高农业保险参保率以转嫁经营风险和增强稳定度,进而吸引农业企业与之建立战略联盟和推进纵向一体化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法规、政策进行了梳理,并指出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借鉴他国的相关经验提出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税收法律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15.
基于江西省578户样本调研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不同特征和禀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对扶持政策的需求优先序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最需要的四种扶持政策依次为科技扶持、项目扶持、贷款贴息扶持、税收减免扶持,对农户政策扶持需求影响比较显著的因素有:农户文化程度、劳动力人数、农户兼业化水平、农产品技术含量与农产品价格波动程度等。鉴于此,政府部门应当有针对性的对农民合作社提供科技支持、贷款贴息、项目扶持与税收减免政策,落实扶持政策,提高扶持效率,从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民沼气专业合作社是近年来通过市场手段确保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农村沼气可持续运行和管护的服务模式。文章通过分析农民沼气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发现当前四川省农民沼气专业合作社具有发展速度缓慢、以政府主导为主、建设模式多元化等特点,同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政府职能定位不准确、公共服务缺失,内部制度建设和运行管理不规范,外部发展环境示范引领性不强、运行困难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以下推动四川省农民沼气专业合作社有序发展和有效运行的对策:完善政府的扶持政策,创新农民沼气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加强农民沼气专业合作社的综合能力建设,促进市场化背景下农村沼气专业合作社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融资问题一直阻碍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获取非财政性外源融资难度较大,而且从内部自行解决资金短缺的能力也十分有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价值定位模糊,进而导致包括民主管理、出入社自由、社员资格、盈余分配在内的一系列自身制度问题,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明晰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参考公司制治理原则修正上述制度,使“人和”与“资和”相结合,限制出入社自由,适当放宽入社组织的资格条件,同时完善盈余分配制度。只有解决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融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为其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国外政府以法律保障为基础,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扶持,促进本国农业合作社的顺利发展。针对我国政府行为在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用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通过总结发达国家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经验,从法律保障、民主管理、政策扶持、培训教育和组织完善等方面来逐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和农业应对入世挑战的首要选择,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农村微观组织创新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论文在对唐山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新形势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和丞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组建省一级联合会,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律保护等八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变革的载体发展迅猛。但是实践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往往与合作社原则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从而面临"规范困境"。通过对湖北T合作社的田野考察,将合作社置于行动主体的地位,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去理解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合作社与多个利益主体的关系,分析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行动构建区域社会地缘关系网络,权力关系网络、市场关系网络,并从中获取资源。同时这种网络对合作社的进一步行动形成制约,产业发展空间、农户行为特征、组织对市场的替代能力将是合作社突破"规范困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