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夏西强  朱庆华 《管理科学》2019,22(9):97-112
为分析外包再制造模式下,再制造设计对制造/再制造供应链竞争的影响,构建制造/再制造博弈模型.基于博弈模型,分析再制造设计费用不同承担方式对再制造设计努力程度、废旧产品回收率、收益和环境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始制造商通过外包再制造不仅可以降低再制造商的市场竞争优势,还可以获得再制造带来的收益;再制造设计可以促进再制造商回收废旧产品,提高废旧产品回收率;无论是原始制造商还是再制造商承担再制造设计费用,两者收益分别在再制造设计努力程度的不同点达到最大,而不是再制造设计努力程度越大其收益越大;再制造对环境影响并不总是有利的,当单位再制造产品与新产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之比小于某一阀值,同时再制造设计给单位再制造产品带来收益与带给单位新产品收益之比大于某一阀值时,再制造才有利于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尽管再制造可以重新获得产品的附加价值,但是再制造产品和新产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厂商在各期应该采用何种生产策略?本文选取单一制造厂商,首先讨论无偏好市场下两期再制造最优生产策略,建立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优化模型;然后给出了再制造成本节约临界值,以便厂商在不同的再制造成本区域内采取合适的价格和产量决策策略;进而将模型拓展,研究无限期的最优产量和定价策略。由于不同产品的再制造成本节约s的比例并不相同,本文通过优化所得的结论进行数据模拟,研究产品回收率和降级率对s*的影响,s对厂商的产量、定价决策及利润的影响,进而分析降级率对产量和价格的影响,为厂商制定产品设计、生产和回收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新产品质量影响再制品成本下OEM的质量决策对竞争型再制造供应链的影响。在推导价格和需求函数的基础上建立并求解了三种领导结构下的价格博弈和数量博弈模型,并用比较分析和数值仿真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再制品活动成本价值比例越高,OEM制定的产品均衡质量水平越高。价格博弈下,"经济"产品制造商主导的供应链更有利于产品质量和价格的提升,数量博弈下某产品制造商主导的供应链更有利于提高该产品数量;再制造效率越高对IR越有利,对OEM和价格博弈下的供应链越不利;价格博弈下决策者具有"后动优势",数量博弈下则变为"先动优势"。  相似文献   

4.
张银普  钱思  石伟 《管理科学》2020,23(3):1-23
在第三方再制造商参与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活动时,往往会涉及专利许可与政府规制问题.构建了制造商与再制造商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分别探讨了无专利许可无政府规制、有专利许可无政府规制、有专利许可有政府规制3种模式下企业的生产决策和再制造绩效水平.研究发现,以制造商主导的专利许可机制对再制造活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仅当再制造产业发展较为成熟时才能为制造商带来显著收益;以政府主导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有利于促进再制造产业发展,尤其在再制造业发展初期可有效提升产品回收再制造率,并且该制度对再制造的促进作用与再制造带来的环境效益呈正相关.研究结论对专利产品再制造过程中各企业的生产策略选择以及政府在再制造产业发展各阶段中财政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供应商向制造商供应原材料,制造商制造的产品(其中部分含有缺陷),通过零售商渠道和电子商务渠道销售给消费者,以满足消费市场需求,同时考虑消费者消费后产生的废旧品经由回收中心处理再到制造商处进行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运用变分不等式理论和互补理论,分别刻画了供应市场、制造市场、零售市场、消费市场以及回收中心的最优行为,进而建立了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利用变分不等式的对数二次型预测与校正 (LQP-PC)算法,设计了模型求解算法。结合算例分析了双渠道、再制造率和产品缺陷对网络均衡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当制造商采用电子商务销售渠道时,对传统渠道会造成一定影响;制造商的再制造率增加时,制造商的利润显著增加,供应链的整体利润也有所增加;制造商的产品缺陷率降低时,其自身利润有所增加,而供应链整体利润增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未来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供应链实际构成与四级供应链质量控制研究不足,本文运用stackblerg博弈分析模型,研究了由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与消费者组成的四级供应链产品质量控制问题。在考虑需求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分析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延期支付和货款首付比例两种策略对供应链产品质量控制水平的影响,通过运用最优化原理求解制造商和供应商的最优质量控制水平并对结果进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非质量协调策略对供应链产品质量有间接协调作用;制造商提高经销商货款首付比例或缩短余款延期支付时间,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产品加工质量控制水平,更有助于供应商原材料质量水平提高,制造商在运用两种策略时,必须同时考虑产品价格引致的消费者需求量的变化和质量控制对其他主体收益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综合考虑新件与再制造件的质量水平之间的内在关系、新件对再制造件的数量限制、以及不同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差异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建立两阶段的动态博弈模型,采用单一的成本函数簇探讨了新件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同时进入存在消费转移的市场后,如何进行质量和价格竞争,从而实现各自的利润最大化.本文还给出了新件制造商的均衡利润存在下限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8.
废旧产品再制造环境下的产品定价和再制造方式分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制造企业开始通过废旧产品的回收和再制造来缓解制造成本的上涨.然而,制造企业可以采用较昂贵的技术生产与新产品无差异的再制造品,也可以采用较廉价的技术生产在低端市场销售的再制造品,不同的再制造方式会给制造商带来不同的利润;另一方面废旧品的边际回收成本随着回收率的上升而上升,使得制造企业必须小心选择废旧品的回收数量.文中构建了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之间存在需求的线性替代关系时,再制造品和新产品的定价问题,并在优化计算的基础上得到了成本结构对于最优利润、最优价格、最优回收率和不同再制造方式比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再制造设计已应用于企业实践,利于产品的再制造过程,但需要额外的投资。本文以多个规划期为决策环境,以包含需求市场层、零售商层和制造商层的闭环供应链网络为研究对象,其中每层包含多个成员,研究了制造商产品可再制造性设计水平决策问题。政府规定最低可再制造设计水平,各制造商对新产品的可再制造设计水平、生产和交易等变量进行决策;正向渠道中零售商同时销售新产品和再制造品,逆向渠道中零售商受制造商委托,在每个规划期末,回收各需求市场产生的废旧品;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品评价不同,通常对新产品评价较高,而对再制造品评价较低,其对两种产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也会不同。利用变分不等式等理论获得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均衡条件,并获得整个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采用修正投影收缩算法求解。通过算例对再制造投资影响因子、政府最低可再制造水平、消费者对再制造品的评价系数等参数对均衡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在多规划期供应链网络环境下,制造商的产品可再制造设计水平和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时需关注的问题等管理学启示。  相似文献   

10.
双寡头一方垄断中间产品市场的纵向差异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产品纵向差异的角度出发,假设双寡头垄断市场中,一个企业在生产方面依赖于另一个企业,研究了双寡头企业的短期市场行为和长期市场行为:一是从短期的角度出发,将产品质量视为外生变量,研究了双寡头企业的产量策略和利润状况,并对均衡结果做了比较静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个企业都有提高或降低各自产品质量的动机,取决于双方现有的产品质量水平;二是从长期的角度出发,将产品质量视为内生变量,研究了双寡头企业的质量与产量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存在唯一的产品质量均衡,均衡质量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化,而是表现出较小的差异化.此外,无论从短期的角度还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都不存在高质量优势,相反,存在低质量优势.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电子产品制造商面临政府回收法律约束时的再制造决策问题。第一个周期开始时,制造商生产并决定新产品的价格。当产品的生命周期到达时,面对政府制定的回收法律约束,制造商回收市场中的旧产品用于再制造。第二个周期开始时,制造商同时决策新产品和再造品的价格。研究发现:根据逆向运营成本(即回收成本与再制造成本之和)与新产品生产成本的不同组合,制造商对应五个不同的回收再制造策略;当逆向运营成本低于一定阈值时,法律强制回收不会影响企业的利润;而高于该阈值时,法律强制回收会减少企业的利润,因为较高的逆向运营成本使得企业没有意愿回收旧产品。此外,研究收集了实际数据并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EPR)在再制造产业的实施,构建包含制造商和资金约束的再制造商的闭环供应链,分别探讨在选择银行贷款、向制造商直接贷款及延迟支付3种不同融资策略下闭环供应链的再制造决策问题。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再制造商选择制造商贷款融资可实现与制造商的双赢;不论政府是否严格实施EPR制度,延迟支付策略有助于提升社会福利及再制造产品的社会效益;当政府严格实施EPR制度时,制造商的回收努力水平及再制造商的制造占比与融资贷款利率相关,且废旧产品转移价格是制造商是否愿意严格履行EPR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不确定需求下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构建了不确定需求下1个制造商与1个销售商组成的具有产品再造的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利用博弈理论对2种定价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结论.进一步通过数值仿真定量分析了各模型中新产品制造成本变化对废旧品回收价格、市场销售价格和系统及其成员利润期望值的影响.比较2个定价模型发现集中决策的市场回收价格高于分散决策,销售价格低于分散决策,销售量大于分散决策,系统的利润期望值大于分散决策.  相似文献   

14.
奖惩机制下电子类产品制造商回收再制造决策模型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研究了电子类产品制造商回收再制造决策问题。为引导制造商回收再制造,设计了一个奖惩机制。建立了制造商回收再制造的三个决策模型并分别比较了三种情形下制造商的决策结果。研究表明:只有回收再制造具有成本优势时制造商才自愿回收废旧产品;当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具有成本优势时,该奖惩机制导致回收率提高、新产品销售价格降低、新产品需求量增加;当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不具有成本优势时,该奖惩机制导致回收率提高、新产品销售价格提高、新产品需求量减少;针对有无回收再制造成本优势情形,分别给出了奖惩机制下制造商利润大于无奖惩机制情形下制造商利润的奖惩力度和最低回收率的临界值;本文结论能够为政府引导制造商回收再制造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与一般废旧产品的回收产品再制造相比,废弃电子电器产品回收拆解后需要兼顾产品与零部件再制造,从而减少电子电器产品对环境的污染,推进资源的重复利用。为了探讨第三方回收商的回收与定价策略对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影响,本文构建由单一供应商、制造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两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两级再制造情形下和仅产品再制造情形下回收商的有效回收比例、回收定价和回收努力程度等决策,并对两种再制造情形下供应链各成员的决策与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对于回收商而言,回收数量、有效回收比例的增加有助于回收商获得更多的额外收益。如果在仅产品再制造情形下的有效回收比例较大,回收商的决策和收益主要取决于无效零部件的回收价。当无效零部件的回收价较低时,回收商在仅产品再制造情形下的决策和收益更优;反之,回收商在两级再制造情形下的决策和收益更优。对于其他供应链成员而言,两种再制造策略都能够降低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定价,促进市场需求的增加。具体而言,不同的再制造策略对批发价、零售价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与有效回收比例和无效零部件的回收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For firms remanufacturing their products, the total life‐cycle costs and revenues from new and remanufactured products determine their profitability. In many firms, manufacturing/sales and remanufacturing/remarketing operations are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divisions. Each division is responsible for only part of the product's life cycle. Practices regarding transfer pricing across divisions vary significantly among companies, affecting the life‐cycle profit performance of the product. In this research, we identify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fer prices that achieve the firm‐wide optimal solution. To this end, we consider a manufacturer who also undertakes re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and we focus on price (quantity) decisions. We determine that a cost allocation mechanism that allocates a portion of the initial production cost to each of the two stages of the product life cycle should be used. We also conclude that cost allocation should be implemented as a fixed cost allocation, where charges to the remanufacturing division should be determined independently of the actual quantity of units remanufactured.  相似文献   

17.
Installed base management is the policy in which the manufacturer leases the product to consumers, and bundles repair and maintenance services along with the product. In this article, we investigate for the optimal leasing price and leasing duration decisions by a monopolist when the production and servicing capacity are constrained. The effect of diffusion of consumers in the installed base is considered, with the ownership of the product resting with the monopolist during the product lifecycle. The monopolist operating the installed base jointly optimizes the profits from leasing the product/service bundle along with maintenance revenues and remanufacturing savings. We formulate the manufacturer's problem as an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and show that the optimal pricing strategy of the firm should be a skimming strategy. We also find that the effect of remanufacturing savings on the pricing decision and the length of the leasing duration changes significantly depending on the duration of the product's lifecycle. If the product lifecycle is long and remanufacturing savings are low, the firm should offer a shorter leasing duration, whereas if the remanufacturing savings are high, the firm should optimally offer a higher leasing duration. In contrast, if the time duration of the product lifecycle is low and remanufacturing savings are low, the firm prefers to offer a shorter leasing duration, whereas if the remanufacturing savings are high, the firm should optimally have a longer leasing duration. The article also shows that if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is small, the manufacturer increases the leasing duration. If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is very small, the manufacturer sets the leasing duration to be equal to the product lifecycle and does not use remanufacturing.  相似文献   

18.
奖惩机制下具竞争制造商的废旧产品回收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政府为保护环境加强了对废旧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制造的管制。本文研究了两个制造商竞争情况下基于政府奖惩机制的制造商的废旧产品回收决策问题。具体研究时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两个制造商中只有一个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另一种情况是两个制造商都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研究表明:奖惩机制下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的制造商的回收率提高;无论制造商是否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其新产品销售价均比无奖惩机制时低,奖惩机制对消费者有利;制造商竞争有利于奖惩机制引导制造商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率;回收率随再制造率的提高而提高;无论另一个制造商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与否,实施回收再制造制造商的利润随奖惩力度的提高而增加,随政府规定的目标回收率的提高而降低,且奖惩力度越大,降低幅度越明显。算例分析说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制造商竞争环境下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和生产策略:产品第一个生命周期中,只有一个制造商利用原材料生产新制造产品,从第二个周期开始制造商生产新品的同时进行回收再制造、并且出现替代品生产商的竞争。建立两周期双寡头垄断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和生产优化模型,得到最优策略,然后将其扩展到多周期和无限周期的情况。结果表明:两周期中制造商应根据再制造成本节约的大小而采取不同的定价和生产策略;多周期中,除第一和最后一个周期外,制造商应采取相同的策略;无限周期中,制造商应在出现竞争后一直采用相同策略。三种情况下,制造商都应在第一周期中低价销售产品来保证第二周期中能回收更多的产品用于再制造以取得低成本的竞争优势;而且随着再制造产品成本节约的增大,制造商旳利润和销售量增大,并且竞争者的利润和销售量减小。算例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20.
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的S-M两级闭环供应链绩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与传统正向供应链相比,闭环供应链关注对消费阶段后的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再制造,从而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消耗,对推动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与深远的意义。为了探讨产品再制造战略对闭环供应链中成员企业的影响,本文采用博弈论对一个供应商和一个制造商构成的S-M两级闭环供应链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供应商强势、制造商强势以及供应商和制造商双方势力均衡时的定价策略和供应链系统绩效。研究结果表明:当实施产品再制造战略时,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产品的市场销量增加,零部件的批发价格则上涨。从成员企业个体来看,再制造战略总是有助于制造商获得更多额外收益,而对供应商的影响效应则与供应商在渠道中的权力地位有关,处于强势地位的供应商可以通过大幅提高零部件批发价格的方式来保证自己从再制造中获益,而处于弱势地位的供应商则有可能遭受利益损失。从系统整体绩效来看,再制造战略具有提升供应链系统整体赢利水平的积极作用,但是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权力结构会影响再制造的经济价值。具体而言,供应商和制造商势力均衡时的供应链绩效最优,其次是制造商主导的供应链,最差的是供应商主导的供应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