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楚王在春秋、战国四、五百年的历史中一直保持着对公卿的控制,这与大权旁落的中原诸侯国的表现极其不同,而这一点的实现与其历代楚王的统治有很大关系,本文重在从楚王对权臣的控制这一角度来研究楚王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楚王在春秋战国四五百年的时间中一直保持着对公卿的控制,这和"大权旁落"的中原诸侯国表现得极其不同,而这一点的实现与其立国之制和历代楚王的统治有很大关系。本文重在从楚王对世族政治军事权力的限制这一角度来研究楚国王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楚王在春秋战国时期四、五百年的历史中,一直保持着对公卿的控制,这和大权旁落的中原诸侯国极不相同,这一点是与其立国之制和历代楚王的统治有很大的关系的。本文重在从楚王对采邑的控制来研究王权的实现,借此说明楚王在土地政策上的严谨态度。  相似文献   

4.
"新批评"理论家韦勒克提出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这一对重要的理论范畴,"内部研究"指的是对文学作品"语言结构"的研究,"外部研究"指的是对文学作品"经验事实"的研究。这对范畴传入中国后,从理论内涵到功能意义都发生变异,引起了划分标准、作家归属和读者归属的误读,中国文学批评实现了从文学本体论向文学主体论的过渡,引发了中国文论的"向内转"。  相似文献   

5.
晏子使楚     
人物:晏子——戴竖板冲天的士大夫帽。楚王——戴前后垂珠帘的王冠。武士甲——戴红缨头盔,简称甲。武士乙——戴红缨头盔,简称乙。犯人——胸前贴一盘子大的圆片,上书大字“囚”。道具:一套桌椅,供楚王用。一把椅子,供晏子用。所有头饰,可用硬纸板制作,样式参见课本插图甲乙楚王驾到!楚王上,后跟甲乙甲乙把楚王抬上正座,甲乙立两边。楚王我楚国强盛,称雄天下。今天齐国派大夫晏子来访,我想羞辱他,显显我大楚威风!甲听说,晏子身材矮小,像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的"卡夫丁峡谷"理论认为落后国家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实现社会主义,但对"如何跨越"没有具体阐述。对如何实现第一次跨越,列宁和毛泽东给出了回答;对如何实现第二次跨越,邓小平"南方谈话"给出了解答: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挫折,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认清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绝不跨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遵守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严格条件,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至此,完整的"卡夫丁峡谷"理论得以形成。"南方谈话"标志着这一理论的成熟。  相似文献   

7.
披读楚史,不难发现楚王践祚后有易名的习俗。考察此习俗,其源头可上溯至西周后期的楚君熊延;再详考《春秋》楚十三君,可知并非所有楚王在践祚后皆要易名。楚王易名之举一般发生在两种情况之下:其一,楚王非顺位继承者践祚后易名;其二,幼冲为君者待至成年亦改名。二种不同情况下的易名,在时间的选择上有所区别。楚王易名不仅是称谓的改变,且具有特殊的政治内涵。此一习俗延续至战国,由于王位继承制度的完善而消亡。  相似文献   

8.
运用可及性理论和语篇衔接理论探讨了英语指称用法的代词it在汉语中的各种实现形式,并对它何以能实现为这些形式作了初步分析。代词it在汉语中可以实现为对应的"它",也可以实现为指示代词"这""那",或者是"这""那"加名词,或者是直接实现为名词形式,有时还可实现为零形式;而作为高可及性的it之所以能在汉语中实现为可及性由高到低的多种形式都是有理可据的,分析了解其中原因对于英汉互译实践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传媒接近权自上世纪60年代被提出以来,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实践,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很多。当下,以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化媒体的快速发展,虽然为公民这一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但是实现公民对传媒接近权的"制度缺失、利益驱动、道德自律缺失"的三大障碍仍然存在。采用历时性的梳理方法,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应该采用间接、深度参与的方式实现受众传媒接近权,同时要注意协调好"权利"与"责任"之间的关系,才能确保公民的这一基本权利得到满足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与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实现良好契合,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应当与经济发展、民生增进实现良好协调。这就需要有一种特定的评价体系,对"十二五"规划既定的"协调增长"目标做出预期测算,并以此衡量文化产业何以才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11.
楚国早期共有15位国君,值得研究的重要楚君有熊绎和熊渠等。熊绎是楚国正式受封之君,他的主要贡献是受封立国和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事迹。熊绎受封立国是楚国建立的标志。熊渠时期开始了楚国武力开疆拓土,实现了由被动挨打到主动征伐的转变。熊渠封子为王显示要超越北方周天子的愿望,为以后楚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王虎在《大地》三部曲第二部《儿子》中的表现与徐宝山行状的比较,可见两人在气质、形象上无任何共同之处。在赛珍珠的自传和创作谈中,也找不到徐宝山是王虎原型人物的片言只语。徐宝山并非王虎的原型人物。发表新论,须有确实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楚辞中的服饰描述有着丰富复杂的象征意义和极为重要的表达作用,这主要表现为:楚辞所写到的服饰常常是对人格之美的象征,并且楚辞中服饰所象征的美好人格有着多方面的内涵;楚辞中人物的服饰之美及有关描述象征和表现着一种强烈、执着的用世之志及此用世之志所遭受的重重打击;楚辞中有关服饰的某些描述还是人物在人格之美不获赏识、用世之志屡遭打击的情况下产生的忧结之情的表现或象征。楚辞中服饰的纷盛华美和香草服饰的频繁出现有其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楚辞服饰描述对人格和情志的象征和表达也有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4.
神女神话是巫山本土巴文化的产物,高唐和楚先王在故事中的出现以及神女的"自荐枕席",是楚人征服巫山这一历史变迁的象征性反映。楚人利用民俗文化,把集体表象、原始宗教仪式与精神统治结合起来,从而把巫山神女神话改造成兼容巴楚民族基因的新质文化;宋玉将历史情感化,将原欲审美化,将社会行为心理化,使其历史内容潜隐到文本底层,爱的憧憬和美的追求得以突现,从而使巫山神女神话演变为浪漫主义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5.
楚国的官制自成体系,与中原诸国官制迥然不同,甚至职官名称都异于中原诸国。只有“司马”例外,它是为数不多且与中原诸国职官名称相同的职官之一。因此,研究楚国“司马”的设置、职掌及其属官等情况,对于深入探讨楚国的官制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国官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文学成就最为突出,是诗的哲学,也是哲学的诗,历来倍受文人的青睐和赞赏。就《庄子》看来,其受楚国文化的影响最为明显,最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楚人尚巫风俗对庄子的影响;二是楚国社会及山水风物对庄子的熏染。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的屈原研究是用社会学方法研究楚辞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实践,具有宏阔的视野与充满实在内容的历史分析.郭沫若对于屈原否定论的批驳,对于王国维南北学派差异的新的阐述,对于屈原思想的分析与心理的描述,都具有总结性.而对于屈原所处的时代、他的思想、他的文学成就的意义,又都作了超越前人的深化的论述.虽然从“五四”文学革命的角度来体认屈原,有一定的主观化、简单化的缺点,有一些论述根据也不足,同时屈原的形象又再一次被一种新的意识与现实需要所重新塑造,但较之以前的楚辞学研究,仍然让人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新鲜气息.  相似文献   

18.
陈才训 《南都学坛》2011,31(5):47-51
种种迹象表明,楚文化已成为曹雪芹《红楼梦》创作的重要文化基石。无论是充斥于小说字里行间的悲情意蕴,还是曹雪芹在"以悲为美"审美观念指导下为小说所设置的悲剧结局;抑或曹雪芹在楚文化"女性中心观"指导下对宝玉"女儿"身份及其女性崇拜意识的一再强调;以及黛玉这一形象身上所流露出来的带有浓郁感伤气息的楚风流韵,都显示出楚文化所特有的审美情韵对《红楼梦》的多维浸润。  相似文献   

19.
结合扬雄《方言》及古籍相关训诂材料,释证战国楚简文字中的古方言词语二则:将《曹沫之陈》的“散果”释为“散敫”,为同义并列复合词,意指击伐;将包山楚简的容器名“算”释读为“戺”,是一种长颈大腹的陶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