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创新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明确创新的涵义,界定企业创新与个体创新的关系至关重要.作为整体性的创新行为,企业创新应该在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和战略创新等维度上展开,在宏观上要注重处理好企业创新与稳定的关系,在微观上要强调在企业创新的不同维度上进一步激发员工个体创新.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阶段 ,创新是现代企业经营思想的灵魂。创新战略在企业经营中的具体内容为 :观念创新、人才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并指出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企业的经营战略必须以创新为核心  相似文献   

3.
企业通过战略导向从外部获取异质性的、新的关键知识,利用吸收能力整合企业内外部知识并创造新知识,能够促进服务创新并提升创新绩效。为了揭示战略导向、吸收能力和服务创新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利用298份样本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战略导向的各维度均对吸收能力具有正向作用;吸收能力对服务创新绩效呈现正向作用;环境不确定性的不同维度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在不同维度表现出不同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的创新战略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创新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文章针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特点,从不同的生命周期,对中小型企业的动态创新战略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根据技术创新及其产品与市场的关系,企业可实施四种基本战略———创新领先战略、创新紧跟战略、成本最小化战略和专门市场化战略。  相似文献   

6.
对海尔战略竞争力守成与创新的历史进行纵向的案例研究,回顾海尔在三个不同的战略阶段在三个不同层面上进行的战略竞争力守成与创新的主要内容,深入分析其守成或创新的动机和难题的解决,以及这些守成或创新所产生的战略竞争力给企业带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探索性创新战略和开发性创新战略的平衡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而管理者的认知决定了企业创新战略的决策以及企业后续的行为与结果.文章建立了一个管理者认知与创新战略平衡的框架模型,阐述了管理者认知和不同的创新战略之间的动态发展,并以基因科技公司的案例进一步阐释了制药业中管理者认知→创新战略平衡→企业成功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8.
企业战略选择决定企业创新行为,中国制造业企业遭遇“卡脖子”难题,根本原因在于探索性创新不足,只注重仿制和小幅的利用性创新,如何通过战略差异实现二元创新的平衡,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战略理论和知识基础观视角,以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企业战略差异度对二元创新的影响以及知识基础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战略差异度对二元创新具有差异影响和时滞效应,即战略差异度显著负向影响一期后的利用性创新,正向影响两期后的探索性创新,且在不同生命周期、产权性质和技术属性的企业中影响存在差异;知识深度弱化了战略差异度对探索性创新的正向作用,知识宽度增强了战略差异度对利用性创新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顾客价值创新:战略分析的基点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传统的战略分析是以竞争为基点的。其目的是如何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在这种思维指导下 ,企业经营往往产生竞争激烈、市场不敏感、反应性行为、缺乏创新等后果。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战略分析应转移到顾客价值创新上来。顾客价值创新战略通过为顾客提供完全新型或得到重大改进的价值而使企业经营与竞争无关。顾客价值创新战略与竞争基点战略在战略导向、对竞争的认知及态度、企业本身实力的认识等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进行顾客价值创新可以按照顾客价值创新循环机制进行 ,这一循环机制以顾客消费流程分析为起点 ,由创新机会认别、资源需求分析及价值创新实施等环节构成。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技术集成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成创新是目前我国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基于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过程提炼出企业技术集成创新的三种模式:拷版、渐进和突破。从技术战略角度针对不同模式的具体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对应三种技术集成创新模式的企业技术战略:拷版、模仿和领先战略。结合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的技术集成实践活动进行了案例分析,认为企业只有通过不懈的技术学习和技术积累,才能促进企业的技术能力成长,更有效地开展技术集成创新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打开企业战略转型过程的“黑箱”,综合战略管理、开放式创新、创业孵化等理论,以荣事达企业战略转型案例研究为支撑,提出战略转型过程的创新创业(I-E)模型。研究认为,新创企业的创新创业孵化活动与现有企业的创新创业演化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企业战略转型过程就是创新创业过程;创新是战略转型过程中的内容,是实现新价值创造的根本;创业是战略转型过程中实现新价值创造的形式之一,决定着战略转型过程的实现路径;创新与创业融合共生,在内容与形式上实现良性互动并形成核心纽带推动企业战略转型过程持续推进。因此,企业实施战略转型应当把创新与创业紧密结合起来,创新业务选择应当把相对应的实现方式纳入决策框架;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引路人”作用;营造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2.
创新驱动战略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企业协同创新的动力来自倒逼动力和正逼动力两方面;倒逼动力由企业主体外部资源环境的约束产生,正逼动力由企业主体内部发展意愿形成。企业协同创新动力促使和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一方面要作为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而存在,成为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内在约束力;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不断在理念、观念等方面创新,以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的生命基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企业文化创新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战略创新内容主要包括价值创造和组织、管理及文化等战略创新,其特点表现为战略的非线性化、非物质资源化、合作性竞争、动态性和弹性互动等方面。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战略创新加速了传统层级制企业组织结构向网络型企业组织结构演进和变革进程。企业战略创新是网络经济时代我国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地级市、人口普查、工业企业及企业专利数据,从“城市—企业”视角研究城市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揭示了城市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及竞争效应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多种回归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城市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呈正向关系,基于Heckman和2SLS结合的实证结果显示城市人力资本提升1%,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约0.77%;不同规模、不同行政级别以及不同区域分布的城市,其人力资本会对不同行业和所有制企业的创新水平产生异质性影响;城市人力资本行业内溢出效应、行业间溢出效应以及竞争效应对企业创新都具有正向作用,其中行业内溢出效应影响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过程中,采取持续创新战略能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在具体选择技术创新方式时却面对多种创新战略的选择,二次创新战略是乡镇企业持续创新过程中较优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战略选择理论分析了经济性规制与企业创新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从不确定性的角度构建出经济性规制对创新战略选择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指出经济性规制的不确定性通过影响竞争的不确定性、消费的不确定性以及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来影响企业创新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对锦天化实施创新战略进行了分析。锦天化通过实施创新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寻求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不仅是一个企业寻求环境和资源和谐的过程,还是一个企业战略跨越和管理、技术变革的过程,更是一个通过文化创新,提升学习力创新力的过程。希望通过对锦天化创新战略的分析,以小见大,对我国处于传统行业的地方国有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大多基于资源或绩效,但这只能间接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际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地通过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来表现,因此,可以借鉴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来辨识技术创新能力;而且,可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分为从低到高的5个等级:初始级、规范级、战略级、优化级和协同级;当然,不同等级需要不同的管理,创新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衰退产业创新就是企业突破已结构化的产业的约束,运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或组合创新等来改变现有产业结构或创造全新产业的过程。产业创新是企业对付产业衰退的基本战略,也是衰退产业中企业的生存之道。根据产业关联度标准以及创新的难易程度可以把衰退产业创新的路径归结为产业竞争规则创新、产业延伸、创造全新产业三类。选择何种创新路径是衰退产业中企业创新的首要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