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英语、汉语词语重叠可分为叠音、叠词和叠句三种。相对而言,汉语叠音(叠字)多于英语叠词。叠词和叠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均较常见。词语重叠这种修辞手法为英汉两种语言增添了节奏美和韵律美。词语重叠的修辞功能影响其语用规律,而语用规律又体现其修辞功能。本文通过对汉语古典文学作品、名家的英语译作的研究分析以及对网络英语口语词汇的观察分析,概括出主要形式叠音词的语用规律:叠音词多见于文学作品和生活口语,创造AA等形式新叠音词具有相对的自由性,英语叠音词和汉语叠音词之间的语码转换唯有在一定语境中方能完成,且具有不对等性,即:不完全解码。  相似文献   

2.
话语标记语"对了"在现代汉语口语语篇中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其词汇化是一种句法组合的黏着固化,以形式独立和语义虚化为标志。词汇化使其发展成为语用标记,用来组织话语,并能彰显发话者的言语思维流程。这一特点在其语用功能和语境分布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3.
运用音变构词法的理论,主要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了《楚辞》中叠音词的构成情况,作构词法的定量描述和定性描述。指出《楚辞》的叠音词主要有象声词和形容词,其中,形容词约占87%。并从意义范围上对《楚辞》中所有的叠音词进行了归纳,发现有些叠音词虽然书写形式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却相同。同时深入分析了叠音词与组成叠音词的单音节语素之间的意义关系及叠音词的两种形式:XX式和XXYY式,其中,XX式占了《楚辞》中叠音词的99%,并对每种形式的叠音词的语法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以中国大学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COLSEC)中学生对话部分作为观察语料库,以美国口语语料库(CSAE)第一部分作为参照语料库,研究中国大学学习者英语口语语料库中用于获得话轮的语用标记词的主要特征.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使用者在使用语用标记词作为话轮转换策略方面存在差异;第二,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在语用标记词的使用上存在多用和少用两种倾向;第三,对具有同一个语用功能的不同语用标记词,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使用者在选择倾向上有所不同;第四,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倾向于过度使用本族语使用者较不常用的语用标记词,而少用本族语使用者较常用的语用标记词以达到话轮转换的目的.本研究对英语口语教学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考察"作"与"做"的古今演变,针对"作(zuò)"与"做"的混用现象,从"作(zuò)"的虚化、词素化以及语法化趋势入手,由语音形式、词类、语法结构、四字格词化成语和语义特征以及扩展转换形式等方面,对"作"与"做"的语用规律、辞典及语用实际规范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
词类转换是现代英语语法的明显特征之一。该文从语义功能转换的角度 ,结合大量实例 ,总结了词类转换的类型 ,分析了其语用和修辞意义。该文作者认为词类转换的语法化现象是词汇语义移位后逐渐沉淀的结果 ,它具有扩大语用和修辞空间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调查问卷、语料收集及数据统计的方法,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习得过程中的跨文化语用意识及语用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大学英语口语习得者的语用意识不强;语用能力不能随着语言能力的增强而增强。因此,建议在口语习得过程中,对习得者进行语用意识的培养,加强语用知识的显性教学,创设语境,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口语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8.
采用调查问卷、语料收集及数据统计的方法,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习得过程中的跨文化语用意识及语用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大学英语口语习得者的语用意识不强;语用能力不能随着语言能力的增强而增强。因此,建议在口语习得过程中,对习得者进行语用意识的培养,加强语用知识的显性教学,创设语境,开展丰富多彩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口语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9.
词类转换是现代英语语法的明显特征之一.该文从语义功能转换的角度,结合大量实例,总结了词类转换的类型,分析了其语用和修辞意义.该文作者认为词类转换的语法化现象是词汇语义移位后逐渐沉淀的结果,它具有扩大语用和修辞空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词类转换是现代英语语法的明显特征之一.该文从语义功能转换的角度,结合大量实例,总结了词类转换的类型,分析了其语用和修辞意义.该文作者认为词类转换的语法化现象是词汇语义移位后逐渐沉淀的结果,它具有扩大语用和修辞空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修辞学研究随着文体的演进而发展",这是一条被无数次历史事实验证过的规律。白话修辞学百年来随着文体变革而发展的历程,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白话文体、白话修辞学与文言文体、文言修辞学的竞争分为三个阶段:(1)"新文体"倡导阶段;(2)"白话文"运动阶段;(3)"大众语"运动阶段。建国前白话文、大众语运动存在着不足,建国后白话语体、白话修辞得以发展。白话修辞学随着白话文体的成长壮大而成长壮大。白话文体、白话修辞学在与文言修辞学竞争中渐成主流。白话修辞学的诞生与成长,与引进国外修辞学说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拟就奥斯汀的言行同一论与小说对话的理解与翻译作初步的探讨.结合这一理论的概念及其重要特征,通过考证来自小说<名利场>原作及译品的诸多实例,证明了应用言行同一论指导翻译的可行性,同时说明语言的语用意义等效也是译者追求的标准和目标.  相似文献   

13.
Player以前仅指从事体育运动或参加娱乐活动的人,而现在经常用来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公司或竞争者。文章从翻译实例入手,分析了player一词以及相关短语在商业、经济和政治领域语用环境下所产生的语用义,并且对如何借助上下文准确理解词的语用意义和作出恰当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英语仿拟修辞格的语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拟修辞格对原有词语或结构改变或创新是为特定的语用用意服务的。仿拟作为一种开放性的修辞格能使语言讽刺幽默 ,同时也具有联想、说服或欺骗等功效  相似文献   

15.
语用学的理论框架为推导话语的语用意义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本文在探讨语用学中的语用前提基础上,结合实例的验证,分析语用意义的推导及其在译语中的再现。结论认为,翻译是一个原作者-译者、译者-译语受众间双重的语言交际行为,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传达话语的语用意义,确保等值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6.
双关语是中外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对双关语的解释和翻译是解析文学作品的难点。从语用认知及关联理论分析了双关语的理解过程,并从语用翻译的角度探讨了双关语的三元翻译理论,提出双关语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双重推理活动,是译者对双关语原话语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译语文化和译语读者期待的一个估计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任何语言都是由形、音、义三维要素组成的一套符号系统,其中词义是信息的主要载体,但语音和语言字符一旦由静态的存在进入动态的交际过程中,也会由特定的组合或排列而产生特定的语用意义。一般来说,语言字符具有四种语用功能,即审美愉悦功能、信息压缩功能、文化承载功能和语用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18.
变异修辞是有意偏离语言某方面的规范而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的修辞活动,其理据就是在修辞活动中激发语言使用者采取偏离常规的修辞手段的动因。修辞是基于逻辑而存在的,而偏离常规的逻辑思维更能突显语言表达信息,这就是变异修辞的逻辑理据。理解变异修辞离不开语境,而变异修辞的存在也满足了人们对言语美的一种追求,这就构成了变异修辞的语用理据和美学理据。  相似文献   

19.
汉语广告语篇中语用预设的顺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预设作为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逻辑学和语言学。文章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回顾和总结,指出其成果和不足之处,并试用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分析在汉语广告语篇中广告者选择使用语用预设作为语用策略的情况。最后得出汉语广告语篇中广告者对语用预设的选择和使用是与交际双方尤其是广告受众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相互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黎锦熙先生的<比较文法>是汉语语法学史上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重要著作.系统地采用比较和变换的方法来研究汉语的句法形式,在比较和变换的研究中注重语义的分析和语用、修辞因素的探讨,是这一著作的突出特点.此书关于比较和变换的理论和方法,至今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