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守主义”是近现代西方主要思想之一。在启蒙运动的兴起以及法国大革命影响下,社会思潮涌动,“保守主义”应运而生。它的表现有多种形式,但是它的主要思想是维护社会现状和历史传统。柏克作为“保守主义”的奠基者,将其学说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而他所著的《法国革命论》正是对其理论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2.
柯勒律治是英国湖畔派诗人、社会批评家以及19世纪保守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从激进早年到保守晚年的转变.他最初同情法国大革命,随着革命的发展,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转而批评法国革命理想和原则,揭露拿破仑统治的残暴本质,并且批判了法国启蒙哲学家.柯勒律治对法国大革命的思考丰富了我们对这场革命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柏林大学的建立是大学危机、法国大革命以及新人文主义和国家主义等思潮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等促成了柏林大学的辉煌。本文在分析柏林大学建立与兴起的文化要素的基础上,总结出这些文化要素对当前我国正深入开展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引用国外新的文献资料,通过分析英国保守主义的思想内容、舆论宣传、组织特点以及英国政府的作用,认为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存在一种保守主义舆论氛围;并分析了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新保守主义20世纪60年代崛起于美国,施特劳斯的政治思想是其哲学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新保守主义思潮产生和发展进程,论述了新保守主义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末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 ,提醒我们必须重视一个世纪以来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这一思潮具有明显的西方背景 ,因而体现了前所未有的“世界意义” ,不过 ,在中外的保守主义之间 ,仍然存在着一系列巨大的差异 ,而中国的保守主义也未能在我们的现代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18世纪末至 19世纪初期的社会思潮对文学的影响是多元复杂的 ,一方面是法国大革命所激发的自由民主精神在文学中的体现 ,一方面是大革命后宗教精神的复兴对文学的影响和作用。宗教精神在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理论和创作上都有体现。宗教精神介入文学对 19世纪文学发展的影响则表现为给文学注入了新的精神信仰、开拓了新的视野和促使作家们重新发掘民族文学传统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新保守主义思潮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冷战结束后,新保守主义在美国外交理念和对外政策的调整中走上复兴之路。“9·11”为新保守派把其思想化为实际政策提供了一个契机,从而确立了新保守主义在布什政府外交中的强势地位。当其影响在伊拉克战争前后达到顶峰时,战争的非预期性后果使新保守主义陷入困顿与衰落。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新保守主义萌芽于 2 0世纪 70年代 ,在 80年代正式登场。冷战结束后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 ,新保守主义在日本再次兴起 ,并迅速崛起为日本政坛的主流思潮。新保守主义主张“普通国家论”和“国际贡献论” ,在历史观、修改宪法等方面持强硬态度 ,并加快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冷战后日本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对日本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增加了日本政治发展的不可预料性。  相似文献   

10.
在被誉为现代保守主义圣经的《法国革命论》中,柏克采用与启蒙思想完全对立的思想设计,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攻击以及对启蒙哲学抽象权利观的批判,展示了其具有鲜明特色的保守主义权利观。柏克不否认人有自然权利,但否认公民社会中人的自然权利。柏克强调公民社会中人的伙伴关系以及权利继承关系的“自然”与神圣性。柏克的权利观是一种保守主义的等级权利观,是反映贵族利益的特权观。柏克的权利理论是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辩护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文艺复兴时期与复兴古希腊文明的伟大典范密切相关。文艺复兴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人,因此它又叫作人文主义思潮。人文主义思潮把人召回到大地,把人的积极性及其对自然的兴趣提到第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的概念中,友谊、爱情、人性、社会福利是人类所力图达到的最高目的。 早期人文主义思潮(14~15世纪)曾在意大  相似文献   

12.
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结构决定了法国宪政道路的曲折与反复,法国大革命表现出来的种种迹象、特征与宪政之路的反复说明了当时支持宪政的社会基础并没有真正形成。大革命的后果是为市民社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标志着宪政之路刚刚开始。在近一个世纪的革命与反复中,随着社会基础的成长,宪法走向稳定。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转型,是广义的人文主义运动,由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在不同向度进行阐发和弘扬。文化激进主义者极端宣扬人道主义这一人文主义的特殊形态,结果出现了"外在人文主义"和"凡俗人文主义"的极端化。文化保守主义批判了文化激进主义的这一弊病,继承并发展了"精神性人文主义"的血脉,但它在激进主义的时代潮流中被忽视了。今天人文精神的贫困盖源于此。重建合理的人文主义必须注重其不同向度的辩证统一,以"凡俗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外在人文主义"为保障,以"精神性人文主义"为归宿,三者协调发展,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文艺理论肇始于对“人学”问题的思考,伴随着这一问题而出现的“人性”“新启蒙”等概念,标志着人文主义理论思潮的形成。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一些源自西方的诸如身体、事件论、思辨实在论以及物性论等新概念的翻译和引介,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中的人文主义逐渐为后人文主义所取代。如果从文艺理论演绎的内在逻辑来看,从人文主义到后人文主义的转变,也可视为从人与物主客二元对立的建构论(语言论),转向人与物交融互通的物性论(反语言论),并为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新变提供契机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自由主义实现了由传统形式向现代形式的转变,对其产生最大影响、与其相关最为密切的当属保守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思潮.作为自由主义对立物而产生的保守主义,其与自由主义日益融合,由对立走向趋同.  相似文献   

16.
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结构决定了法国宪政道路的曲折与反复,法国大革命表现出来的种种迹象、特征与宪政之路的反复说明了当时支持宪政的社会基础并没有真正形成.大革命的后果是为市民社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标志着宪政之路刚刚开始.在近一个世纪的革命与反复中,随着社会基础的成长,宪法走向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在新文学思潮问题上,新文化阵营极力证明新文学源自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在变革;与此相反,文化保守主义者吴宓却拒绝传统因子的流变和更新,认为源于国外浪漫主义潮流的新文学割裂传统。他以笼统而又矛盾的浪漫主义概念批判新文学,机械移植了新人文主义,与新文学产生隔膜,背离了自己标榜的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热”取代80年代的“文化热”悄然升温,保守主义在经历了激进主义的狂风暴雨之后,终于迎来了它的温馨岁月。随着保守主义在现代中国思想谱系中的重新凸现,大陆学人们开始回眸、反思与检讨近代以来的保守主义。在此之前,港台与海外学者已注意到近代中国保守主义思潮的探讨,重要成果如傅乐诗的《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艾恺的《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等。“国学热”出现之后,大陆学者探讨保守主义思潮的论著则有喻大华的《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胡逢祥的《社会变革与文化传统———中国近代文…  相似文献   

19.
四大思潮影响美国对华政策观察未来的中美关系,不能不考虑美国国内政治思潮。目前,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思潮主要有以下几种:保守主义思潮的掣时保守主义思潮指的是产生于30年代“新政时期”的流行于共和党内的一种政治倾向,它坚持古典自由主义,支持个人自由第一,反...  相似文献   

20.
米舍尔·艾冈·德·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1533—1592年),是16世纪后半期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他的代表作《随笔集》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继《巨人传》之后最重要的一部人文主义作品。如果说,拉伯雷及其《巨人传》是法国早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和著作,那末,蒙田及其《随笔集》所代表的,就是发展了的、深化了的后期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