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没有文化的城市是空洞的,没有记忆的城市是苍白的。”文化景观是一个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城市风景区作为城市自然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播城市文化、彰显城市特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徐州云龙山风景区为例,在分析城市文化与城市风景区建设关系的基础上,从城市风景区的设计理念、设计手法及哲学审美等方面,研究探讨城市风景区建设中文化特色挖掘、彰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研究,不仅为云龙山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直接、有效的借鉴和推动,更为城市风景区建设中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开辟一条新径。  相似文献   

2.
当代电视剧主要通过反映城市的自然以及人文景观、拍摄城市主题的电视剧、建设影视基地、举办影视节庆活动等进行城市形象传播,从而彰显城市的地域特色,承载城市文化内涵、扩大城市形象的知名度,增强城市文化的竞争能力,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在电视剧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中需注意现实城市与电视剧中城市的差别;城市景观的过度描摹与城市精神的缺失;城市形象共性的泛滥以及个性的丧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拉松赛事不仅推动城市文化、经济、生态等方面发展,同时也成为传递城市形象、传播本土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研究以西安国际马拉松赛作为个案,从传播仪式与场域理论出发,分析马拉松赛事作为传播场域在城市形象传播中产生的作用及效果。同时借鉴国内外著名马拉松赛事中的城市形象传播经验,以“赛事+城市”的互动视角,探索国际马拉松赛事中的城市形象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做好红色文化建设与传播是当前党的思政建设的主旋律。红色文化传播需结合“新时代”大背景:在“四史三问”中明了红色文化与中华文明应该共生传播;在集爱国、爱党、爱人民于一体中,能够发挥中华文明传播时空平衡的特质,实现与红色文化传播的齐头并进;在整合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于一体的过程中,注意贴合新媒体情境,开展创意传播,把红色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并将其置于乡村振兴以及县级融媒体建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当代实践中去。从而,红色文化传播成为当代的时尚传播,能够更好地入耳入脑入心,同时无形中也传承了中华文明的共生传播智慧。  相似文献   

5.
城市形象定位是对城市的核心文脉和资源进行挖掘和考证,彰显具有本地基础和特色的文化特质与个性,其影响要素有城市区位和城市群、城市资源和经济发展、城市历史文脉和文化底蕴等。建设文化强市,提升城市“软实力”,须注重文化力的开发,主要策略是科学把握城市形象定位的基本原则,强化城市理念识别;加强城市公民意识培育,弘扬城市精神;营造城市文化环境,注重城市形象传播。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是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重要的“主战场”,对于促进红色文化资源高质量传播与发展具有较强的“先天”优势。文章构建了“资源定制”“内容运营”“传播推广”“空间建设”四维分析框架,同时综合运用质性研究法、虚拟民族志、案例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等实证方法对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的价值功能、限度审视及调适路径展开系统“深描”。研究发现: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具有“教学科研”“思政教育”“宣传推广”“实践体验”等方面的价值功能。但对中国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现状予以“刻画”,进一步发现中国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存在资源定制集成程度与精准化程度有待深化;内容设置与服务功能有待优化;传播与推广的科学性有待提升;空间建设的规范性有待强化等几类较为典型的现实困境。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优化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的科学性;促进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活动的内容运营优化;强化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联动模式;推动红色文化空间的实践升级及服务能力提升等路径安排优化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以期为高校或者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与发展水平提升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城市人文精神是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文明的核心。高等院校在区域科学传播和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骨干和引领作用,是区域内科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的重要阵地。重庆高校应当根据重庆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和科技进步的客观需要培养专业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培育“自强不息、开拓开放”为核心的重庆人文精神方面,重庆高校负有重要的使命与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8.
历代文献中存有许多都邑赋。都邑赋与传统城市文化存在诸多关联,蕴藏着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是古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当前“都邑赋与城市文化”研究中尚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做到古为今用,实现优秀传统城市文化的现代转化,是当代城市文化建设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一带一路”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征程。“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带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的交融,实现共同发展。中国文化的传播交流在新时代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一带一路”建设已有十年,如何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值得我们思考。本文结合现有的资料文献和“一带一路”的发展要求,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背景、意义和目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中国文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促进各国之间沟通交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意义与方法,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文化传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新城市·新视点──对于21世纪城市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观点,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和文化复兴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变动趋势,认为“一体化”、“信息化”、“生态化”和“宜人化”代表了城市发展的潮流,指出构造21世纪新城市的目标体系应定位于“开放城市”、“智能城市”、“山水城市”和“家园城市”等四项主要内容,并相应提出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新方法与新观念。  相似文献   

11.
微电影作为新兴的媒体形式和营销载体早已备受关注,而其在城市形象建构和传播中的作用刚刚崭露头角。特定城市空间内的微电影在本土化叙事中彰显城市现代性的追求,展示城市地理景观以及塑造城市群体形象,本土微电影本身亦成为一种仪式化的城市媒介地标。利用微电影呈现城市形象的同时,还能传递给受众地方感审美和城市精神认知的双重体验,蕴含着城市现代生活的市民话语,牵动市民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共鸣,福州本土微电影的城市形象建构,丰富了形象传播的维度,值得关注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土微电影是活跃在当前的一支传播力量,对于表征地域空间、重塑本土文化认同以及建构城市形象有重要的作用。拍摄者将关注的视角对准特定地域空间中"去精英化"的城市草根阶层,讲述其生存及奋斗的励志故事,同时传播主人公在追梦圆梦过程中的正面能量和文化鼓励,这是众多本土微电影的叙事特点。而草根人物对于梦想的追求正是整个中华民族追求中国梦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土微电影亦具有"中国梦"的个人化趋向和地域性表征,是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提升城乡基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补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短板弱项,是“十四五”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我国城乡基层社区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供给、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困境依然十分突出。本研究从治理动力、治理主体、治理规则以及治理目标等维度提出理论框架;基于苏北地区的实证调查分析基层社区文化治理转型的动因及文化秩序重建的实践逻辑。研究发现,城乡社区结构转型和秩序演化过程中文化主体的多元性、文化治理规则的复杂性以及文化治理目标的引领性等多重社会逻辑共时性运作,使得基层社区文化治理体系转型和治理秩序重建呈现出更加复杂、动态的实践特征。基层社区文化治理转型主要是由“农民上楼”后的“文化饥饿”、居民文化自治乏力以及社区文化引领不足等问题引起;同时,在具体文化治理实践过程中必须突破“官办文化”与“送文化”思维模式,并基于“民办文化”与“种文化”的新思维营造标准化公共文化空间、重塑主体化治理规则及社会化协同机制,实现多元文化融合下的共建、共治、共享。  相似文献   

14.
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对深圳城市形象的塑造产生了明显的文化效应.“大运”使深圳城市形象的“三大系统”更先进、更现代.城市理念融入了立足长远、民生为重、面向世界等新的精神要素:城市景观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人文景观的融会统一;城市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得到新的提升,达到了政府行为与市民行为的良性互动.深圳城市形象的“后大运”构建也因此有了新的更高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15.
雕塑艺术走向公众,使雕塑艺术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构成城市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以积极的、时代的、地域性的特征呈现。作为传承,它是一个积累、沉淀的过程,雕塑艺术还是城市文化属性显性的存在现象,其特征反映在文化的多种层面。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城市旅游形象自我定位一直不断演变;公众对宁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认知存在的偏差,既和宁波城市现有地位不匹配,也和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不相符。宁波在塑造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形象的过程中,存在资源载体建设、形象构架、传播等方面的问题。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宁波要以文化建设为核心,以文促旅、特色彰旅,创新载体、整合营销,通过开发地方传统文化旅游线路、区域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合力塑造城市旅游新形象。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魂,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盐城地域文化优势突出,但缺乏整体文化定位,尚未形成特色文化品牌;旅游文化建设成效明显,但文化营销和城市形象传播滞后;城市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文化运行机制不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虽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规模不大,引领性不强。基于此,加快盐城城市文化建设应重在科学规划,促进城市文化有序发展;特色定位,彰显城市建设主题;优化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加强教育,提升市民文化素养;诗舌拓秒.但讲寸什.声廿密屠  相似文献   

18.
现代意义上的市政是指对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而《周礼》中的市政概念除了“掌其卖儥之事”,即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管理之外,还有着“封邦建国立社稷”的深层政治意蕴。其“面朝后市”不仅是“市”与“城”关系的管理规则,且体现出封建社会“国王理朝政”“王后理市政”的家天下理念。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越来越受学术界与大众关注,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二者的融合既有“工具技术”层面的融合,也有“内容价值”层面的融合。从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理论出发,结合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前沿成果和中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时代诉求,探索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与新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与内在契合性,捕捉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中新媒体艺术的更新意涵,寻找城市公共空间与新媒体融合的策略和创新之道。研究认为,加强宏观设计、开展系统研究、艺术化处理二者融合关键问题等策略是加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和新媒体融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君劢关于中国文化走向问题是当前中国哲学界需要再次探讨的新儒学问题。在围绕这一问题的众多已有界定中,学者们往往从“精神自由”的字面表达来界定张君劢文化哲学研究的立场、方法和归宿,这致使其割裂了张君劢文化建设总纲领中“精神自由”与“民族文化”的内涵与指向的本质关系。张君劢文化哲学脉系的本原价值是将“人生观”作为民族文化的基础,将“学问之独立王国”的建立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问题,将“民族活力”作为立国之道的根本途径,而“民族活力”的激发来自于儒学复兴,这一路径的终极指向在于挽救民族危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