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以陕西省11个地市为单位,以2003年8月—2009年9月完成的全省旅游资源普查所确定的全省所有9972个旅游资源单体为对象,分别对各地市旅游资源的数量(包括丰度和密度)、组合状况和整体优势度进行综合评价及各地市间的横向比较,结果表明,关中旅游区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最为明显,旅游区旅游资源平均品质最高,且旅游区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最为集中,分布较均衡;陕北旅游区次之,旅游资源优势度和品质有上升趋势;陕南旅游区最低,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进而对下一阶段的规划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区域竞争力模型和指标,采用spss因子分析法,利用2011年相关统计数据,对陕西省西安、咸阳等10个市进行了客观科学的综合比较分析.通过考量发现,陕西省经济发展区域化问题较为突出,关中,陕北地区呈现明显优势,陕南相对较弱,而各地区之间差异化也比较明显.需要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力度,各市也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自己的发展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3.
农业园区建设是促进环太湖地区农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行之有效的路径选择。近年来,环太湖各地市的农业园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和显著成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大大增强。同时环太湖地区农业园区建设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要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努力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加快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抓好关键环节、突破瓶颈制约,加快农业园区建设步伐,推进环太湖地区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镇化人口比率快速提升,可通过构建由经济绩效、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基础设施、空间集约、城乡统筹等七项指标组成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对陕西省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陕西省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均衡,无论是总体质量还是分项指标都是关中最好、陕北居中、陕南最低。今后应通过统筹各地市城镇化质量、完善城镇化空间质量和加强城镇化短板项目建设等路径来提升陕西省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5.
区域农业可持续性定量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对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利用资源-发展指数和环境-发展指数分析了资源、环境子系统对农业系统的支持状况,基本结论是陕西省农业系统从1995年至2004年总体上是可持续的,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5个子系统的发展具有非同步性、非一致性的特点;资源状况正逐渐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态化是现代农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和关键所在,综合考虑福建省近年来环境、社会和公众健康发展状况,构建了一个拥有4个子系统、20个评价指标的福建省农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选取福建九地市相关截面数据,采取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从而对福建省九地市农业生态化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主要结论为提升福建农业生态化水平提供一定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前制约陕南农业现代化的因素主要有: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潜在价值认识不足;农户经营理念及经营方式落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立足环境资源优势,发展绿色农业是陕南农业由传统农业跃升为现代农业的最佳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运用相对极差和绝对极差等相关指标分析了陕西省2005—2014年间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特征,并通过泰尔指数分别对陕西省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间差异进行分解研究,得出陕南、关中、陕北地区内部差异逐渐减小,地区内差异为构成全省总差异的主体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针对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几个主要因素——资源条件、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首先运用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等指标分析了陕西省1999-2008年间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特征,然后通过泰尔指数对陕西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间差异进行分解研究,得出陕南、关中、陕北地区内部差异逐渐减小,地区间差异为构成全省总差异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资源条件、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最后从如何围绕中心城市,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促进陕南、关中、陕北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江苏市域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域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对推动地市社会经济有序、均衡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市域社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地市社会发展同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且各地市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内部发展不均衡。所以,各地市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本市社会发展水平,最终实现江苏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江苏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以农业要素投入水平、农业综合产出水平、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等为主体指标建构江苏省13个省辖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0年江苏省的13个省辖市的相关统计数据,采取因子分析方法,对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且对各个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发展协同效果,并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测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效率。研究发现农业保险通过农业信贷的中介效应对农业发展影响显著,财政支出在农业信贷与农业发展中有调节效应,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发展协同效果良好,而环境因素对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效率测算有显著影响,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后,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均有上升。在环境因素中,成灾面积、灌溉面积对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运行效率提高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正向影响,而财政投入对于不同投入指标影响方向不同。根据以上结论,我国应因地制宜建立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机制,合理配置财政投入,建立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机制,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合理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在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视域下,采用统计分析、逐步回归、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检验等计量技术,综合分析了农业生产资源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生产资源投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其中水资源投入、化肥使用量、农用柴油使用量对农业经济增长均呈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弹性系数依次为0.719、0.573、0.300,而土地、农药、塑料薄膜、电力、农用机械、农业劳动力、农业科技等生产资源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建议通过优化生产资源投入结构、遵循科学适量原则、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提升农业从业者科技文化素质及生态环保意识以促进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进而实现我国现代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时空差异及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便于比较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区域差异,构建了一套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对我国循环农业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制约性分析。结果显示:1999-2008年间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出上升态势。从因素类型来看,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先增强后减弱,资源的减量投入制约最大且逐年增强,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的制约性逐年减弱;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循环农业发展差异明显,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中西部地区,而水平较低的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高库存背景下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及耕地资源匮乏的双重矛盾,试图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探讨中国棉花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路径。通过DEA Malmquist模型对中国2001-2014年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差异进行分析,并利用动态面板LS方法估计TF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在下降,技术进步是构成棉花TFP提高的主要因素,新疆棉花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在各影响因素中,棉花播种面积占比和受灾水平对棉花TFP的影响最显著;各地区棉花TFP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机械投入要素,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均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而在西北内陆具有显著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6.
运用区域2006-2015年土地资源数据库,结合社会、经济、人口数据,在DPS软件平台的支持下,研究区域农业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综合权重并排序,运用各个因素的综合得分计算获取每年的农业规模经营指数,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对农业规模经营指数影响最突出的因素排序是经济因素、效益因素和投入因素,其次是产出因素和资源因素,人口因素占比相对较小;农业投入因素的逐年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反映了农业的投入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农业规模经营指数因投入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乡村人口逐年缓慢降低的同时,人均耕地逐年提高,为规模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农业规模经营指数总体呈现出逐年递增,2009年后,增长速率加快.趋势化模拟表明,农业规模经营在各项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和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红利,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加快安徽省经济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由之路。文章在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反映二者内涵的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别计算二者的综合发展水平,并运用空间描述方法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城乡一体化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有重要作用,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都有待提高,但各市实际情况不尽相同,需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对策促进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省域水平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不同水平的地区分布呈现出偏态分布而非正态分布,按发展阶段排列呈金字塔型,全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整体水平不高;区位因素与经济综合实力较大程度地影响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水平;部分传统农业生产大省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较低,农业经济效益有较大提升空间。基于此,对相关省份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现代化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处于发展阶段的福建等5省应着力提高整体流通现代化水平,处于起步阶段的新疆等12省(区),应找准突破口,加强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与市场体系建设,而处于农产品流通节点的四川省应将将农产品流通业作为优先发展的行业。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产可持续性评价是对农业系统运用一系列生产、生态、技术、经济、社会指标和一定的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邯郸市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自1995年到2003年邯郸市农业系统总体发展良好,但该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农业技术、农业生态、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性水平相对较低,为促进该市农业生产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应加大对其弱势系统发展的力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4—2018年我国30个省份(西藏和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优劣解距离法测算新型城镇化水平;将农业碳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纳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考核体系,采用EBM-ML指数法测算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新型城镇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线性的促进作用,新型城镇化只有在跨越0.039的门槛值后,促进效应才会显现;新型城镇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新型城镇化对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东中部地区。据此,提出夯实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强化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和健全城乡发展的互动机制等对策,以更好地发挥新型城镇化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