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语境是在交际中动态生成的。元语用意识是交际者选择语言、做出语境顺应时表现出来的自反意识。发话人认知体系激活其心智运动的能力取决于其元语用意识凸显度的调控,故语境的生成有赖于发话人和释话人元语用意识凸显度的上升。区别于传统语言学语境研究,从U—I功能性实体的元语用意识行为角度出发,探讨语境生成中功能性实体的认知及心智成分控制这一语境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认为语用学是从认知的、社会的、文化的整体角度对语言现象的综观.它重视语境在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强调交际双方的认知能力对成功交际的影响.顺应理论的提出,丰富了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内容.本文拟从如何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角度来探讨顺应理论对语言教学的指导意义,以便更好地开展课堂和课外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处理机制,它提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必须依靠推理思维来进行的新的语用学观念,并建立了颇具解释力的关联原则,希望依靠这一原则说明自然话语理解中的诸种语用现象。这对克服以往语用理论的笼统性和任意性,使之逐渐成为一门严谨系统的语言学科,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对语言"交际能力"理论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转换生成语法的鼻祖Noam Chomsky针对行为主义的语言理论首先提出了"语言能力"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Dell Hymes又在"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说."交际能力"理论与M.A.K.Halliday功能语言学理论在现代语言学的历史上对应用语言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近30多年来应用语言学中的主流外语教学理论--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即来源于此.然而随着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交际能力"说不断暴露出其自身的局限性.譬如,Dell Hymes的"交际能力"理论与M.A.K.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理论都忽视了交际过程的认知特点.本文通过分析"交际能力"理论与功能语言学的相关观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语言的交际能力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对外汉语教学中所谓的功能界定为交际功能,并提出语言功能和言语功能两个概念,指出语言功能是语言形式自身所具有的功能,撇开语义、语境、语气及文化因素等的影响;言语功能则是一个个具体的言语行为所具有的功能,是语言功能在具体语境下的实现。在对外汉语功能教学体系中,语言功能是主线,言语功能是辅线,二者地位不同。在此理论基础之上,提出建立汉语交际语法体系的构想,并强调交际语法当完全建立在语言功能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6.
Verschueren(1999)提出的顺应理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语言使用规律进行跨学科研究,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话语的产生是一个对认知、社会和文化语境进行顺应的过程.Sperber和Wilson(1986/1995)创建的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提出话语的产生是一个明示的过程.说话人的关联假设决定话语方式的选择.在吸取上述两理论各自优点的基础上,提出顺应一关联交际模式.此模式在强调语言认知关联功能的同时,使认知、社会和文化语境具体化,统一了顺应理论对话语描述性充分性和关联理论对话语解释充分性,动态解读了交际中产生的歧义现象.  相似文献   

7.
模糊语言的跨文化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模糊现象存在于各种文化中。模糊语言应用于跨文化交际中可以产生独特的功能,从而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从跨文化语用学角度分析了模糊语言的人际功能、跨文化交际功能、认知功能和文化功能。恰当运用模糊语言,能使语言表达更含蓄、委婉、有礼貌;能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  相似文献   

8.
数的概念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具备原子概念的功能,体现一定的语法意义,并表现出模糊或清晰的语用化倾向。在实际言语交际过程中,表达数的概念的语言符号会在语义、语法及语用三个层面上获得意义。通过汉语和英法语言的对比分析,从认知角度探讨了数的概念在对立关系的确立、表现形式的异同,以及语境状态下的扩充、延伸和转移等诸多因素,描述了这一基本概念对语言使用者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语言学者 Young Yun Kim 提出跨文化交际能力要素模式,以此模式为理论框架,从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三个方面进一步阐释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情境下微观内涵。跨文化商务交际认知能力包括对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认知能力、对人和交际过程的认知能力和对国际商务知识和有效性商务交际手段及策略的认知。情感能力包含增加交际动机能力、宽容能力和移情能力。行为能力则包括技术能力、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就这三方面的能力要素在商务情境中的具体内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语言学观点看,高校学生二语习得的过程,也是对不同文化的认知过程.因而,教师在设立课堂交际语境时,要更多地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和社会层面帮助二语习得者提高他们的语言认知能力,而不单是简单的语法学习和练习过程.二语习得者在交际语境中有什么样的心理认知活动,应该怎样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情感修饰语作为模糊语言家族中的一员 ,正日益受到语言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主要从语用和语义的角度 ,依据其语用和认知功能的作用 ,对情感修饰语在几种交际认知中的语用功能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交际者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元语用意识不同程度的指导和调控,这些指导和调控又往往会在语言结构层面留下痕迹。模糊限制语则是典型的元语用意识标示语,反映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和心理状态。本文从元语用的角度,分析了模糊限制语的语言表现手段以及其所具有的元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语言交际能力、语言习得理论、英语教法以及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与分析,围绕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这一中心,结合课堂教学,试图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Pattern Drills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发现 ,“电话恐惧症”是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不是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掌握不够 ,而是由于非语言因素的空缺限制了交际者的认知渠道。本文借对这一现象的描述和分析获得一种启示 :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语言能力和非语言认知能力的协同发展 ,非语言能力有着独特的、语言能力不可替代的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15.
模糊限制语是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产生和使用离不开人的心理和认知。从认知角度分析模糊限制语不仅拓展了对模糊限制语研究的视野,而且也有助于进一步认清模糊限制语产生的认知机制,从而明确其认知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网络语言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视角对网络语言变异进行阐释。指出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网络语言变异是网络交际者在语言的交际功能和美学功能驱动下,对语言的形式和意义进行特异组合的结果;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网络词汇变异具有认知理据性,网络新词的语义建构可以得到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两性语言差异在语言功能上的反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以往社会学家和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从语言的六种功能方面,即情感功能、指令功能、寒喧功能、指称功能、定义功能和想像功能对两性语言交际的差异进行了探讨,同时,用性别原型对这一现象作出了解释。最后提出:社会的发展将影响两性言语交际行为及其研究,并指出了这一研究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他的知觉、归类理论引出了认知学习观——超越所给的信息。拟从语法教学角度出发,对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加以运用,提出:语法意识提升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利用认知能力,超越所给的语法规则和实例,构建自身的语法能力,从而促进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词新语的认知心理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交际双方的认知心理对新词新语的形成和使用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具有天然的共生关系,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有利于探求新词新语背后的其认知心理动因。结果表明,新词新语的认知心理动因有二:一是使用新词新语的说话人所特有的创意性,主要体现在求变、求筒和求雅等方面;二是接受新词新语的听话人所具有的趋同性,主要包括不同语言的趋同和相同语言的趋同。  相似文献   

20.
关于如何教好笑语基础课,许多前辈和同事已从各个不同角度做了大量有益的探讨。笔者在此仅就教学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如何处理好“庄”与“谐”的关系,从纵向入手,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一)关于“庄”与“谐”的含义庄,即庄重,严肃;谐,即幽默、诙谐。自从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提出语言是交际工具的观点后,语言教学中学生的地位已同其它学科通然不同。“以学生为主体”的认知交际原则得以确立,基础外语课基本上成为实践课。对英语、俄语两个专业基础课的调查,教师讲授时间一般都只有50%左右,其余均为学生练习时间。因此,讲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