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国内英语语音教学大多根据标准语(社会母语)--普通话设计教学,而实际语音教学中许多偏误原因则来自学生的母语方言(自然母语).本文从英语语音教学中常见偏误的分析入手,指出英语语音教学中的许多偏误均与学生母语方言相关.因而,只有针对学生母方言背景的分析,才能为英语语音教学设计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汉语学习中,韩国学生出现语音偏误是常有的事。受母语的影响所产生的负迁移;对所学汉语进行错误类推,是其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不习惯声带的松紧变化,又影响了他们对汉语四个声调的准确常握。对比和分析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语音偏误,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质量,避免学生偏误的出现,将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依据声调理论,研究采用语音测试法,对25名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声调习得偏误从调型偏误、调域偏误和调长偏误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型偏误是声调偏误的主要类型;母语背景和性别特征都是影响留学生声调习得的重要因素;四声起点音和尾音的音高误差是导致调域偏误和调型偏误的重要因素.汉语声调教学的"阳阴去上连读教学法"能帮助学生在连读中定好四声起点与尾音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高职新生的英语语音教学是英语专业各学科教学的基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改善学生的语音面貌是许多语音教师探讨的焦点。通过对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来自全国高职新生英语语音常见偏误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了调整国际音标的教学顺序,以学生语音偏误频率的高低为依据进行教学改革,以MMC语音矫正与操练系统理论为基础设计语音实训内容,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建立语音档案等手段,使新生的语音面貌在短时期内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语音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一。美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由于受母语负迁移等因素的影响,在声、韵母和声调方面会出现明显的偏误,这些偏误往往成为学生发音的拦路虎。本文作者通过教授科罗拉多大学赴陕西师范大学的短期班零起点美国学生,观察了他们的语音学习过程,简要分析了他们在语音学习中的若干偏误,并结合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提出笔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声调是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中的一大难点。泰国儿童学习者汉语单字调习得容易出现以下几种偏误:(1)阳平和上声是泰国学生在感知和发音上最容易混淆的;(2)阴平存在调域偏低的问题;(3)阳平和上声的调域和调型都存在一定的偏误,阳平在升上去之前有一个可以感到的降调,上声发音时只有降无升的现象;(4)去声的调型虽然呈现出"全降",符合汉语去声调型的特征,但仍存在起点较低和下降得不够低,所以在调型上也有一定的偏误。我们认为出现偏误的原因为;1.母语的迁移2.文化心理因素的影响3.汉语语音习得难点普遍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语音是口头交际的基础,也是语言教学的出发点。在目前湘方言地区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音教学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语音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情感因素与母语干扰影响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音学习,且主要为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语音自我概念低和交际畏惧;母语干扰在音段音位上主要表现为音节结构偏误,在超音段音位上主要表现为重音和语调偏误。据此,本文在相关SLA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归纳了韩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声母常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了韩国学生学习汉语声母时产生语音偏误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对韩国学生进行汉语声母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韩国人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常常出现一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难点和偏误。对这些难点和偏误的分析研究,相信能有助于提高对韩汉语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针对语音习得方面的偏误略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察以卢旺达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所产生的各种偏误,分别描述他们在21个辅音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上的实际发音与汉语普通话标准发音之间的差别,以期对后来者纠正偏误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山东学生英语发音常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东学生学习英语发音时常常不自觉地将山东方音的发音规律和语音特征套用在英语发音上,从而导致种种发音偏误.而且来自同一方言区的学生在他们的英语发音中常犯一些共同的带普遍性的错误.对山东方音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的影响进行研究,列举突出的、典型的错误发音,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探讨其纠正方法,有助于学生克服自身的不良发音习惯,提高其发音品质.  相似文献   

12.
立足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亳州籍考生容易产生的语音偏误为研究内容,从亳州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差异角度,梳理出声母、韵母以及声调三方面的偏误,从发音技巧、对比辨音、声韵调配合规律及口腔操训练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语音偏误的应对策略。通过有针对性地训练改变亳州腔,以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  相似文献   

13.
非洲留学生在习得汉语声母过程中出现混淆送气与不送气辅音、混淆舌面前辅音与舌尖前辅音以及混淆舌尖前辅音与舌尖后辅音等偏误;韵母有混淆[u]和[y],混淆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发音以及儿化音发音不准确等偏误。教师可采用可视的教学辅助工具、语音分析软件辅助、知觉训练等方法增强语音学习效果,学习者在语音教学结束后也应继续语音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英国语言学家科德(S.P.Corder)把学习者所犯的外语语音错误分为两类:失误与偏误。语音失误是指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说话者一旦意识到马上可以自己改正,以后同样的错误一般不会重现。失误是偶发的、无规律的,不能反映说话者的语言能力。语音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能力和水准。这类错误一般学习者自己难以察觉,也不易改正,同一错误会多次重复出现。偏误是多发的、有规律的,是学习外语的人才会有的。  相似文献   

15.
对俄罗斯留学生进行汉语语音教学重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教学中,语音是汉语学习的初始阶段,语音学习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留学生汉语口语的表达.由于俄语属于印欧语系,俄罗斯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容易出现各种偏误,尤其是声调,因此对俄罗斯留学生的语音教学应该加强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探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并以俄罗斯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为例,针对他们容易出现的错误,对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语音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EFL英语语音可理解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0名受试学生的英语录音进行语音可理解度实验,发现EFL英语语音的可理解度对语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在零语境条件下的语音可理解度不到0.6.进一步研究发现有8类语音"错误"在低语境务件下影响语音可理解度.结合声学分析来看,这些错误均涉及音段的质变,而语音"偏误"由于对音段没有质的改变,在一定语境的作用下,没有发现其对可理解度产生直接影响.语调、节奏、停顿等超音段因素的某些次标准特征有时容易对听者产生误导,使其在理解时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若是在有一定的语境和允许听3遍的实验奈件下,并不至于导致理解失败.  相似文献   

17.
“偏误分析”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学习者在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时产生错误的原因除了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外,还受语言学习规律的影响,如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等。基于“偏误分析”理论,通过对学习者常犯的错误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教师在处理语际语言偏误、语内语言偏误以及语言发展过程中的偏误时应处理好全局性偏误与局部性偏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和偏误分析理论,以12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作文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语篇偏误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语篇宏观连贯偏误、衔接手段使用偏误和每一类衔接手段的具体偏误情况,同时结合学生的实例进行了偏误成因分析,进而提出了基于语篇分析的写作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解决语篇连贯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依据语言迁移理论,英语学习者的母语语音会对英语语音产生迁移作用.安徽中原官话方言语音对于受试的英语语音习得有一定的正负迁移作用,分别表现在元音、辅音、重音、连读及语调等方面,其中负迁移表现较为明显.汉语元音松紧对立缺失、与英语相似辅音的发音部位差异、辅音连缀之间的增音等是造成负迁移的主要原因.通过汉英语音对比分析及系统语音干预训练,受试母语方言负迁移导致的语音偏误能够得到有效纠正.  相似文献   

20.
程度副词"非常"的有关偏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外国学生在运用程度副词"非常"时所出现的病句为例,归纳出五种常见的偏误类型并分析、论证了其偏误成因即"非常"对动词、形容词的兼容选择及偏误成因;"非常"与程度副词的共现及偏误成因;"非常"与否定副词的连用及连用后对形容词、动词的选择及偏误成因;"非常"对"比"字句的选择及偏误成因;"非常"的静态程度定性与动态性的不相容及偏误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