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21世纪辽宁小说创作呈现新的特点与新的样貌,具体表现在作家的题材选择、个性手法及人文精神倾向等方面。《第十届辽宁文学奖获奖作品集》涵盖了近年来活跃在辽宁文坛的代表性作家作品,集中展现了辽宁文学创作的整体状况,对透视21世纪以来辽宁文学创作艺术成就具有重要意义。获奖作品突出的创作特征是作家均立足现实,极力还原生活的本来样貌,生动再现时代发展进程中边缘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努力勾画独属于辽宁的世态人情、社会风景。通过对第十届辽宁文学奖部分获奖作品的现实精神的分析解读,可以关照辽宁文学的发展样貌。  相似文献   

2.
庹政2018年创作的长篇商业小说《商藏》,在人物、情节、价值观等方面,相较网络上其它类似的商业小说,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提升,但与文学经典相比,尚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作为现实题材作品的《商藏》,以近乎写实的手法,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变化,塑造了主人公叶山河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出现实题材作品的独特魅力;但作为类型小说,其同样具有类型小说的先天不足,很难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佳作。《商藏》的创作,为研究网络时代现实题材类型小说的创作局限和未来发展提供了范本。  相似文献   

3.
工业题材文学创作在当代中国一直难以获得成功。从文学角度看,电视剧《钢铁年代》堪称中国当代工业题材文学的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从地域文化视角研究,作品中饱含着作者在《闯关东》中就已充分显露的山东齐鲁文化的元素。在齐鲁文化的烛照下,作品中以山东人为核心的人物群体,体现了儒家的人格理想。这种文化精神和人格理想与中国特殊的"钢铁年代"的结合,使得作品中思想、故事和人物得到极大的充盈。地域文化和文学的介入,可以说是对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郑飞 《南都学坛》2020,40(1):60-67
传统的文学研究思路认为,"十七年"时期的文学创作更像是20世纪40年代"讲话"精神的拓展和深化,知识分子及其主要栖居地的大学较少进入作家视野,相应的研究也较薄弱,但实际上,当时大学题材创作并不是完全绝迹,只是力量太弱而被人们长期忽视。以"十七年"时期出现的两部影响较大的大学题材长篇小说《红路》和《勇往直前》为例,两部作品不同的表现视角代表着当时人文知识分子不同的价值取向。《红路》所讲到的故事、所塑造的人物更是根据政治需要而作出的简单图解,扎拉嘎胡这种对"红色叙事"的主动认同,实际上代表了"十七年"时期一大批作家的心态。汉水的《勇往直前》一改同时代的《红路》对时代主潮的自觉认同,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描绘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大学活动上,凸显了知识分子对于外界政治力量的反抗和对于个人意志的听从。总之,作为当代文学大学题材长篇小说启蒙阶段的代表性作品,《红路》和《勇往直前》称不上完美,但考虑到时代因素,这些不足之处似乎也可理解,而从另一角度说,这些不足也可算作其某一方面的艺术特征,同时,这些不足也为后来者提供了经验和进一步开拓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白雪生是当代辽宁作家里的“杂家”,创作体裁、范围非常广泛:涉及话剧、广播剧、电视剧剧本创作,辞赋创作,歌词创作,散文创作;兼及文学评论和民俗研究。创作题材也相当广泛:历史的、现实的,同时也是各种体裁文学创作获奖专业户。涉猎之广、范围之杂,也属于当代辽宁作家里的“另类”。他的所有体裁的作品都呈显着历史的厚重与斑斓、挽携着时代的韵律与风流的风格特征。话剧《张鸣岐》反映现实,电视评书《辽沈战役》书写历史,诗词歌赋表达风土人情与个人情怀,这些都凝聚着作者的“文学介入现实”创作观念。一个作家不仅要关注、思考历史与传统,更要关注、参与现实与民生,这是白雪生创作的原动力,也是其作品的文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祝兴义是一位描写乡村生活的能手。”“读他的小说,有‘乡情拂面、乡音在耳’之感。”1988年河南中原农民出版社为他出版乡土小说专集《只因河那边一段风流》作如是评价。作者自称偏爱这方面的题材。1985年江流在《杨花似雪》集序中说,本集“大都是写农村人物或农村出生的知识分子。”“他的作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善于从‘微观世界’去揭示善良的人性,纯厚的人情,洋溢着传统的美,淳朴的美。”到目前为止,祝兴义小说绝大多数取材农村,他几乎把全部心身投入到这个领域。我想,农村不仅仅是他  相似文献   

7.
在“双百”方针指引下,五十年代末出现的一批爱情题材的作品,可谓是十七年文学发展中的可贵收获。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较为深刻地昭示了时代精神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浸透着那个时代的种种印迹。在那个充满着对伟大革命胜利的无限胜誉感,对新中国无限热恋、对未来光明前途狂热幻想的年代里,文学负载着沉重的时代责任,具有着更多的教育认识作用。对生活的正面歌赞和对阴暗面的无情鞭挞成为文学创作的两个侧重内容。然而由于受到狂热激进社会浪潮的冲击,左倾社会思潮开始在文学创作中表露出来,创作的浮…  相似文献   

8.
综观郭沫若的文学创作,每一部作品都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都与郭沫若自身的思想和艺术的发展道路紧密联系着。这些作品,为我们从事郭沫若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资料。《棠棣之花》在郭沫若的全部作品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作者说:“本来这《棠棣之花》的完成,由民国九年到现在,是绵亘了二十二年的岁月。中间经过了好些次的删改。……这些资料如收得齐全,我倒很想把它们汇集起来,以表示一个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一些苦心的痕迹。但这工作,恐怕比重新创作一种剧本还要艰难吧。”摆在我们面前的诗剧《棠棣之花》、二幕历史剧《聂》和五幕六场历史剧《棠棣之  相似文献   

9.
陆地同志的长篇小说《瀑布》(第一部),曾荣获1981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一等奖。 作为一部以五四前后的革命斗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瀑布》描绘了一幅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的历史画卷。但,这幅画卷又有别于其它同类题材的作品,因为它着重描绘的是广西汉、壮、瑶各族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强烈的时代感,独特的地方和民族色彩,构成了《瀑布》的真实美。这种真实美,既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体现在具体环境的描绘中。  相似文献   

10.
《我的军营我的梦》以军旅生活为题材,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理想的人性化的现代科技军事世界。作者用极为简单、清晰的语言,将大量的军事机械与科技构想呈现出来,作品中既包含着作者对军旅生活的憧憬,也展示了他对军营生活和未来发展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1.
在小泉八云的一系列文学创作中,再话文学创作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美国时代的《飞花落叶集》,日本时代的杰作《骨董》和《怪谈》最具代表性。通过分析收录在《飞花落叶集》中的《泉之少女》和收录在《怪谈》中的《雪女》,便可以看到贯穿小泉八云一生的对永远的女性形象的追求和其再话文学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巴金30年代的工人题材创作是在诸多因素相互综合的背景上进行的艺术探索.他在文学创作需要与自身积累不足的夹缝中,艰难地行走在时代与自我、工人与知识分子、"革命"与"文学"之间.其间产生的时代理性的强大规约与作家精神自由之间的和谐与矛盾、文学的功利性需求与自我艺术个性之间的一致与错位,以及无政府主义信仰与时代要求的顺应与违逆等,既为巴金的文学创作增添了表现工人群众阶级斗争的新质,更使巴金的工人题材作品具有丰富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我区中年作家张武,是宁夏乡土作家的代表。 张武从一九六二年发丧第一篇习作《一串铃》开始,便进入文学创作领域。“文革”十年中断创作,一九七八年重新投入创作,其间共发表中、短篇小说五十多篇,而这其中,农村题材的就占百分之八十。作品中浓郁的宁夏乡土气息,则充分显示了张武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4.
长篇小说的创作业绩,历来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学创作水平的主要依据。而围绕长篇小说创作的文学大奖,彰示着文学主流的价值取向和引领着文学创作的走向。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是对新世纪四年来的长篇创作的检阅和总结,其获奖作品在题材选择上以史为主而缺乏对现实的洞察力和批判力,在艺术手法上老练圆熟但缺乏创新和活力,在审美评价上有感染力却缺少震撼力。这种稳健的文学艺术创作的取向,是否是新世纪文学走向的指南、与大众的阅读又有多大的距离,都是值得推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区域文化对作家的思想和文学创作产生着重要影响,沈从文是一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审美理想的作家。沈从文的《萧萧》和鲁迅的《祝福》虽然写的都是童养媳制度下的小丈夫制度,但由于受着不同的区域文化的浸染,两篇作品在题材内容的选择和对人生命运的阐释,都存在着巨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在"文革"后期的农村题材小说中,《金光大道》和《千重浪》是两部影响较大的作品。与《金光大道》相比,《千重浪》在直面"文革"现实、彰显"文革"理念、形塑"文革"美学方面似乎更为典型。其间大量存在的生活失真问题尤其是"家史诉苦"是最能彰显"文革文学"的政治化诉求及其内在本质的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7.
古今中外丰富多样的文学现象表明,每个时代都可能产生大作家,他们必定会给文学领域带来新的题材和新的形象。《死水微澜》的作者李劼人选择了一个前人未能写过的题材,这个题材来自他“几十年来所生活过,所切感过,所体验过”,而且“意义非常重大,当得起历史转捩点”的社会现实。他从当年一系列光怪陆离的现象,发掘出近代四川社会衍生出的两个对立的“土”、“特”产物:“袍哥”与“教民”。两种势力相激相荡,它们之间的起伏消长受制于北京的政治气候,而根子却在于帝国主义的操纵,这就抓住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某些本质方面。在30年代的新文学创作中,这个题材可谓重大,并且新颖别致,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其开拓意义值得充分肯定。然而题材重大,并不等于作品就能成功。“写什么”与“怎么写”之间还存在着一段非常艰苦的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8.
张炜是有理想和追求的作家,三十年来始终守护着文学的精神家园,精心打造每一部作品。获奖作品《你在高原》是一部关于理想、信仰、道德和审美的作品,表现出一个浪漫主义作家恢弘的文学气度和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9.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暗算》,在题材的新奇神秘、人物的特立独行、语言的冷峻怪味及构思的奇巧诡谲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为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开创了一种新的题材领域和风格样式。  相似文献   

20.
农村题材的电影曾经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律动。从《被告山杠爷》到《父老乡亲》,范元的农村题材的影片构成了世纪之交中国农村的电影叙事系列,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农村社会的进程。这些电影作品在内容与艺术追求上表现了他作为青年电影艺术家对农村问题独特的审视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