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美女作家的"身体写作"是20世纪末以来中国知识界广为关注的一个文学和文化现象,由此引发的争论沸沸扬扬.与王安忆、铁凝和林白、陈染等两代女作家的"身体写作"相比,因文化语境及个体经验的局限,美女作家误读了身体存在的真相,滥用了身体权利意识,从而使她们的身体探索走入了迷途.  相似文献   

2.
铁凝在《玫瑰门》中塑造了姑爸、竹西、司漪汶、苏眉四位典型女性形象,她将这些女性放置在与男性的不断周旋中,来展示她们的苦难生活,从而揭示出女性由身体觉醒到灵魂觉醒从而完成自我觉醒的艰辛历程。同时,以苏眉为代表,女性开始有意识地争取自我的解放,在苏眉身上,可以看到铁凝对女性实现自我解放可能性的有益探寻。  相似文献   

3.
这里所谓女性主义写作,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女性风格,与一般女性文学也有所不同,而专指80、90年代以来“一种从自觉的女性立场出发,通过性别与权力关系的描写,挑战男性霸权政治、经济、文化的压迫,寻找建构新的女性主体的文学。”①这种寻找与建构在不同的文体领域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在女性主义小说领域大约经历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80年代初张洁(方舟)、张辛欣(在同一地平线上)等文本为代表,第二阶段指涉85年前后包括王安忆“三恋”、铁凝《玫瑰门》、《麦桔垛》等小说文本,第三阶段则指90年代以来林白、陈染所代表的一大批以…  相似文献   

4.
铁凝的小说<玫瑰门><麦秸垛>无疑已成为女性"身体写作"的前驱.从女性的身体意识和显现的深度的认同危机中,我们发现女性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处于一种历史性的放逐状态之中,亦即寂寞.  相似文献   

5.
80年代后期,以《玫瑰门》的发表为标志,铁凝即被公认为当代最具有女性意识的作家之一,该作以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致的笔触,通过司猗纹的一生展开对于女性的欲望、女性的人性和生存状态的深度刻写,揭露了隐藏在女性人性中的丑陋与血污,向人们展示了女性生活的另一面。文章以文本细读的方式,通过文本中庄家三代女性在复杂的社会变迁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女性人性样态进行探析,以期揭示女性人性的复杂本质。  相似文献   

6.
陈染、林白等女性作家掀起的私人化写作,从动力心理学的反传统认知角度,展开女性生理、心理体验的描写,试图再建女性话语体系.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角度,对私人化小说中的主体意识,情结,爱与死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揭示身体写作在当代社会中表现出的文化症候.要摆脱身体写作的困境,必须重建适合中国实际的身体写作理论,突破作为被看身体,探寻身体与世界的关联,提升身体写作的美学品味.  相似文献   

7.
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无疑已成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文本。自它诞生之日起,各种评论便纷至沓来。批评家从各种角度对其加以阐释,从而丰富了此文本的内涵。本文力图从"人性欲望"出发,通过对小说中女性身体欲望和生命欲望的分析,探视其隐秘的内心世界,呈现她们欲望奔突中的挣扎与痛苦、坚韧与决绝,并对她们的悲剧人生进行探源。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文学的女性写作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特别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中国女性作家对自已的女性意识有了更深的自觉。女性作家对自已的“女性”不再采取回避的姿态,无论是在写作观念上,还是在更深层次的艺术处理上,都较以往有了显著的变化。女性作家以女性视角直面人生的书写更有力度,对商业社会的把握更有穿透力;女性个人与历史的对话更加孤独也更加执著;商业视野下的女性写作也有了更为广阔和自由的艺术空间;一些女性作家如陈染、林白、海男、徐小斌等,则将女性的生存体验以一种执拗的“私语”化(或曰“个人化”)方式描绘出来,渐渐形成一股90年代新的女性写作态势。  相似文献   

9.
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60年代出生女作家与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新新人类"女作家,以她们对私语空间中女性隐秘经验的描写取得了写作姿态上的形似,但却遮掩不住内在的差异。在共同的对性及父亲形象的描写中,"新新人类"写作都缺乏前代女作家深层的对男权文化的精神抗拒与反叛,从而使女性写作发生了断裂甚至倒退,陈染、林白式的女性写作意义也借话语革命得以突显。  相似文献   

10.
《玫瑰门》的出现标志着铁凝创作风格从“香雪时代”的清纯质朴到“玫瑰门时代”的成熟冷漠的逆转。铁凝以冷隽裕如、理智甚至残忍的笔锋为我们塑造了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司绮纹是这个时期典型代表。本文将从司绮纹作为女儿、妻媳、母亲三种身份分析其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三代女性写作中的女权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性别的角度考察学创作,女性写作有着悠久的传统和内在联系,真正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女权思想的女性写作是从五四新化运动开始的,因为内涵的差异,从那时开始的女性写作可以划分为从丁玲到铁凝,王安忆再到陈染,林白这样三代。本试图概括出这三代女性写作的总体面貌,分析她们的不同内涵,以及前后一贯的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玫瑰门>是铁凝创作的一部真正具有女性觉醒意识的长篇力作.铁凝在带有自传性的叙事手法中,以她别具匠心的叙事艺术,在对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角色的巧妙安排中,打开了女性沉重的命运之门.  相似文献   

13.
身体叙事已经成当下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卫慧、绵绵、上海宝贝已经接力90年代陈染、林白、海男的“个人私语”,拓展女性身体言说的新空间。90年代诗歌写作也不能免除身体的“介入”,无论男性诗人还是女性诗人,他们的诗中总是或多或少、隐晦或直白的关涉有关身体的一种色情情调。诗歌中的色情并不一定用身体的赤裸程度来表示,90年代前期的诗歌偏向于强烈的性暗示和暧昧的描写。而到了“下半身”写作时则突出了以身体的性为武器的性爱书写。色情由暖昧到明朗、复杂到浅薄、个别到普泛的过程,昭示了“个人写作”在美学观念上的鲜明的渐变过程。“色情”话语加上都市诗歌的再度兴起,二者一同打造了90年代“个人写作”的整体诗歌风貌。  相似文献   

14.
针对90年代中国出现的女性“身体写作”现象进行了剖析,对当代女性文学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浅谈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女性小说创作及其批评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文学现象,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批女性作家和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生于70年代的一批女性作家,在西方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的影响下,高举性别旗帜,用独特的女性话语描写女性心理与生活体验,在文本中凸显女性意识,对传统男性中心文学进行解构和颠覆。从“私语小说”到“身体书写”,90年代新生代女性小说具有不可质疑的文化反抗的积极意义,但也包含着致命的偏狭。  相似文献   

16.
被遮蔽的"文革"叙事--从《玫瑰门》评论小史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玫瑰门>是铁凝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部以"文革"为背景的重要作品,但从<玫瑰门>的评论小史可以看到,80年代后半期以来,评论界对"文革"主题的忽略与遮蔽是普遍的.其中对抽象人性的偏爱,导致评论界对铁凝等一些小说家揭开"文革"政治对人性阴暗面的催生和放大,与人性固有之丑陋的合谋真相这一努力,大多视而不见.这一情形与8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当代文学观密不可分,也与"瞻前"而非"顾后"的社会文化心理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顺应·冲突·分野——论新女性小说的背景与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林白、陈染、徐小斌、徐坤等为代表的新女性小说是 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一道文学 -文化景观 ,它标志着批判男权文化中心的女性意识和女性写作从无意识场景走向历史场景。本文从西方女性主义的引进和中国当代女性写作与主流文学的顺应、冲突、分野等方面 ,论述了新女性小说发生的背景与传统 ,初步探讨了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潮流的形成 ,及从边缘楔入中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文坛,女性个体写作成为其间一道特殊的风景,陈染、林白与卫慧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家,有各自不同的叙事风格、创作取向,在实现了各自意义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  相似文献   

19.
女性文学视野中的“身体写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身体写作”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关键词,是在“身体”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语境下形成的。西苏的“身体写作”理论与当下的女性写作存有隔膜,以“身体写作”聚焦文学批评,引发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资源本土化的反思。“身体写作”在文本中有着多样的、个案的呈现,应避免简单化认识。  相似文献   

20.
铁凝是中国新时期文坛上的一个重要女作家,其女性写作中的身份认同走过了从遮蔽到逐渐敞开的历程.这种身份认同状况与中国女作家自"五四"即已开始的拒绝女性身份的历史延续性有关,更重要的是受其自身所处的新时期社会和文化环境影响.铁凝的这种身份认同历程在很大程度上正代表了中国新时期女性写作身份认同的演变轨迹,因此,以铁凝为个案研究女性写作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