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描写了宾阳话的述补结构和体标记的分布特点和语序特征,并通过与近代汉语历史语法研究的成果相比较,指出宾阳话的述补结构仍使用"动词+宾语+补语"的"VOC"为基本语序是近代汉语语法特征在宾阳话中存留的结果。同时,进一步指出宾阳话体标记使用"动词+宾语+体标记"的"VOA"语序是宾阳话述补结构仍以"动词+宾语+补语"的"VOC"结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数”是一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范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语言或者方言都形成了“数”的语法范畴,因此“数”的语法范畴可以作为考察某一种语言或者方言语法特点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以“数”的语法范畴为着眼点,以普通话和隆回高坪话的比较为线索,详细地描写了隆回高坪话单复数用法的语法特点,以期给湘语的分区与确认提供语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高频使用的方言(福建话)里"了"(liao)具有普通话"了1"和"了2"的语法功能。因此,马来西亚华人习惯把"了1"和"了2"读作"liao",是因为和福建话长期接触而产生的一种语言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无法从语音形式上分辨虚词"了"的语法意义类型,本文根据安徽宿松方言与它对应的四种语表形式(哆、脱、倒、在)分析和验证普通话"了"的语法意义类型.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四川方言乐至话中“咯了”的用法 ,它的表现形式及其语言意义 ;总结了“咯了”的用法、所表达的意义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海南琼文话中表数量疑问词"多少"的"偌ua33多"或"夥ua33多"是高频词,"偌"、"夥"的本字应为"何",是古汉语虚词在闽南方言琼文话中的保留。其与"多"组合成"何多",具有与广州话"几多"、潮汕话"若多"一致的句法功能分布和语法化轨迹,为"结构相同,虚词不同"是汉语方言在语法方面的特征提供了理论佐证。  相似文献   

7.
南阳话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从声母看,南阳方言有比普通话声母多的现象,还有声母相混现象;从韵母看,南阳方言中的母相混现象较多,另外还有丢失韵头现象;从声调看,主要是南阳方言调值与普通话调值不同。找出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掌握简单的纠正方法,不失为南阳人学习普通话的捷径。  相似文献   

8.
据邢向东先生研究,很多汉语方言的先行义标记词是由句末表祈使语气的"着"演化而来的。不过据我们观察,也有些方言的先行义标记词是来自于句中副词的语法化,比如固始话的先行义助词□[.ts‘ai]就是"V1P再V2P"中副词"再"的语法化结果,语法化的途径是通过V2P的省略,使"再"位于句末,从而引起其发生语法化。部分客家话与山东金乡话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溧阳河南话的句尾"着",蕴含了"先……再说"的语法意义,用来表达祈使、假设、疑问等语气.它是中古汉语句尾"着"的形式和意义在该方言中的存留.它在鄂东方言、西南官话、赣语中也有较为集中的分布.这为考察溧阳河南话的源方言提供了新的语法证据.  相似文献   

10.
安庆话形容词的生动形式非常丰富,共有12种类型,在数量及语义表达的丰富性和细腻性上超过了普通话,内部各形式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对应转化关系.有三个突出特点:结构形式与程度义表达之间的对应性、色彩义表达的加强性和变化性、构词方式上的方言融合性.  相似文献   

11.
赤峰话中的“W+呢啊”是非问句及其在普通话中的对应形式郑贵友零.引言0.1、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赤峰话属东北方言赤辽片。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赤峰话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都和普通话非常地接近,同时,还具有一些和普通话不同的现象,“W+...  相似文献   

12.
衡山方言中"是咯"可用在句中,也可用在句末。在句中,"是咯+V"作为焦点标记,用来强调正在进行的动作或状态;"是咯+V"可作谓语、补语,少数作状语。句末的"是咯"是语气词,可用在祈使句和陈述句中,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闽语莆仙话是处于闽南话与闽东话之间的一个过渡型方言,是二者接触与融合的结果。莆仙话具有明显的渐变性、兼容性和排他性,并进一步体现为:音韵结构的简化和音变规律的趋同,词语的渗透和叠加,语法成分与语法规则的借贷和变异。莆仙话具有方言接触考察的样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豫北安阳方言的"连"和普通话的"连"一样可作动词、副词、连词、介词、表强调的语法标记成分,除此外,还可构成"连"字处置句。"连"字处置句的结构、语义、语法特点跟普通话"把"字句有同有异,其中较有特点的是:表空间位移的"连"字处置句必须使用空间位移标记"昂"。除了安阳方言,还有一些方言用"连"表处置,如山东东平、德州,河北永年、魏县以及宁夏银川等地的方言。但目前对方言中"连"表处置的研究尚有待加强。"连"表处置义当从"连"表连接义发展演变而来,在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共同语中的"连"虽然有表处置的趋势,但并未发展出表处置义的用法,而是由"将"、"把"承担了表处置的语法功能。这些文献资料有助于构拟"连"的语法化路径。"连"字处置句的形成和演变及其特点说明,方言与普通话有各自成系统的语法,其发展演变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石门蒙泉话归属于汉语西南官话,其人称代词颇具特色。本文在普通话文献语料和田野调查实际语料的基础上,从形式和用法两方面对石门蒙泉话的人称代词进行描写,并和普通话比较,从中归纳出蒙泉话人称代词的特点。既指出了其与普通话人称代词的共性,也突出了蒙泉话人称代词的个性,以期为以后人们研究方言人称代词提供一点实际语料。  相似文献   

16.
南通话中的五个否定标记"不、没得、不曾、曾、嫑",与普通话中的主要否定标记存在着共性,但又在词性、句法分布、语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体现出了明显的地域特色。将南通话和普通话中的否定标记进行比较,以期对南通话中否定标记的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短时义“阵间”与“一会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德广府话"阵间"与普通话"一会儿"都是常见的表示短时义的词,二者同异并存。"阵间"没有否定形式,普通话"一会儿"的羡余否定形式是"不一会儿"。在表达方面,方言"阵间"存在时情标记和特殊量词"个",有特定的表达功能,普通话中没有。  相似文献   

18.
"头"在蕉城区方言和普通话中都用来构词,但普通话里的"头"尾词并不发达,而蕉城区方言"头"尾词较为发达,"头"作为名词后缀的附加意义比普通话复杂.从蕉城区方言名词后缀"头"的语法功能和特点中,可以揭示与普通话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榆林话与普通话语音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详细对三者的对应关系,及其相关规律进行比较和研究,对这一语言片区的人们学好普通话和保留逐渐消失的方言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陕北方言的"嘞"、"口览"、"来来"大致分别相当于普通话的"了1(呢)"、"了2"和"来着",但用法上存在不少差异,语法形式和意义别具特色。以结构形式为纲,分别对它们的各种用法及语法、语义作用进行讨论,其内部结构、语气体貌及外部组合的互补分布规律卓然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