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一般认为,莆仙话是由于闽东话的影响从闽南话中分化出来而形成的一种过渡性方言.因此它具有"混合程度高"、"语音上具有非似榕非榕,似厦非厦"的特点,但往往疏于从深层次系统地研究莆仙方言的过渡性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各个方面的体现.因此,莆仙方言最具特色的方言特点及方言过渡性特征,未能更多地得到反映和揭示.  相似文献   

2.
江西是客家方言的重要分布区,江西境内的客家方言,有客籍话和本地话之分。本文深入探讨了江西客家方言中的客籍话和本地话与居民史的关系,分析了操这两种不同方言的居民在迁徙时间和来源上的不同。最后,从语言内部即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特点上,说明了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仙游区域的历史发展状况,认为仙游话词语存在着古闽越语、古吴楚语、各个时期汉语和具有方言特点的词语四个历史层次,从而得出仙游话乃至莆仙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大致脉络:汉武帝以前,混杂着古吴楚语、上古汉语成分的闽越语是主体;汉武帝至唐初,古汉语成分的比重越来越大;陈政、陈元光开漳后,闽越语成分的主体地位被打破,并归属于闽南方言系统;宋代以后,开始走上了脱离闽南方言吸收闽东方言成分形成独特混合型方言的历程。  相似文献   

4.
分音词是汉语方言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穷尽性地考察了灵丘话中的分音词的基础上,并通过比较的方式,从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描写、分析了灵丘话分音词的特点,认为分音词的产生除了语言自身发展的规律外,还有语言(或方言)接触和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分音词是汉语方言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穷尽性地考察了灵丘话中的分音词的基础上,并通过比较的方式,从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描写、分析了灵丘话分音词的特点,认为分音词的产生除了语言自身发展的规律外,还有语言(或方言)接触和社会心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助词"了"在山东昌乐话中的对应形式有"溜、嗹、咯",其中"溜"与"了1"大致对应,能用在可能补语格式"V+C+溜"中;"咯、嗹"与"了2"大致对应,二者在表意和句类选择上分工不同,"咯"侧重对事态的客观陈述,"嗹"侧重表达对事态的强烈情感和确认态度。除了昌乐话,河南汝南和山东沂水、沂源、莱州等方言里"了2"对应形式也有两个,还有些方言"了1"的对应形式也出现分化。造成方言"了"类标记出现语音形式分化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某方言基于自身语法系统的需求,调节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对应关系趋向完善的内部动力,二是普通话和方言、方言和方言之间接触渗透带来的异语语法成分的存亡竞争。方言"了"类标记读音形式特别复杂,应重视方言语法系统的独立性,不能根据某一种方言的情况来判定普通话"了"的分合。  相似文献   

7.
“数”是一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范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语言或者方言都形成了“数”的语法范畴,因此“数”的语法范畴可以作为考察某一种语言或者方言语法特点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以“数”的语法范畴为着眼点,以普通话和隆回高坪话的比较为线索,详细地描写了隆回高坪话单复数用法的语法特点,以期给湘语的分区与确认提供语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嘉戎语梭磨话前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梭磨话的前缀丰富且有规律,它们给新词增加了附加的词汇意义,从而派生法成了梭磨话构词上的一大特点。构形中的前缀最多的有四个是成音节的。一般来说,一个词缀表示一种语法意义,或有一些词缀表示几种复合的语法意义,也有几个词缀表示一种语法意义。嘉戎语前缀的演变规律由繁至简,即东部方言→北部方言→西部方言。  相似文献   

9.
海南琼文话中表数量疑问词"多少"的"偌ua33多"或"夥ua33多"是高频词,"偌"、"夥"的本字应为"何",是古汉语虚词在闽南方言琼文话中的保留。其与"多"组合成"何多",具有与广州话"几多"、潮汕话"若多"一致的句法功能分布和语法化轨迹,为"结构相同,虚词不同"是汉语方言在语法方面的特征提供了理论佐证。  相似文献   

10.
苏南地区河南方言岛群中的“河南话”(以句容磨盘话为代表 )是河南南部一种地域方言的“域外”分支。它是一种融合性的方言。无论是它的基础方言河南光山话还是新的融合性的磨盘话 ,都不能简单地以单一标准把它归为中原官话。确定一种方言的归属最好采用综合标准——除了语言各要素的综合标准以外 ,还要充分考虑与之有关的社会历史、当地人的认同、地理环境等因素。结合现代社会语言学和方言地理学的方法来研究汉语方言应该成为方言研究的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柬埔寨潮汕话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柬埔寨六百多万人口中,有十分之一是中国广东潮汕籍华侨,他们在柬埔寨都操双语──高棉语和汉语中潮汕方言。而后者主要在华人社区和家庭内部使用。由于两种语言的长期接触和互相影响,导致语言内部出现诸多变异。本文通过对柬埔寨潮人后代所讲潮汕话的调查,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描写这种变异及其特色。  相似文献   

12.
平果客家人主要来自广西宾阳县。平果客家话词汇的主要特点是:一、保留较多的单音节词。二、保留较多的古语词。三、与宾阳客家话词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同时也具有一些与其他地方客家话有别的方言特色词。四、吸收、保留了其他方言的一些词汇,体现了较为明显的语言接触现象。  相似文献   

13.
溧阳河南话的句尾"着",蕴含了"先……再说"的语法意义,用来表达祈使、假设、疑问等语气.它是中古汉语句尾"着"的形式和意义在该方言中的存留.它在鄂东方言、西南官话、赣语中也有较为集中的分布.这为考察溧阳河南话的源方言提供了新的语法证据.  相似文献   

14.
西宁话和临夏话虽属于两个不同的方言片区,但它们在语序上却共同呈现出迥异于普通话的SOV句式。文章对西宁话和临夏话中的SOV句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进一步指出西宁和临夏都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其间的汉语方言长期受到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渗透。  相似文献   

15.
站话是黑龙江方言分区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汉语方言,其中的AB式形容词是站话中数量较多、颇有特点的一类词汇。本文对黑龙江站话中的AB式形容词在构成、搭配等方面,从共时平面的角度进行了描写和研究,并对其变换形式以及语法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酸汤话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和湘西南边境一带.它由历代汉族移民带来的汉语方言与当地苗语、侗语接触混杂而成,近代以来又受到西南官话的强烈影响.因此,混杂性是酸汤话的显著特征,其主体为汉语方言,同时也有一定苗语、侗语成分,在汉语方言这个主体中又以湘语成分为主,西南官话成分逐渐侵入.  相似文献   

17.
语言接触影响(包括汉语方言)是青海汉话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青海汉话的形成,必然衍生出新的文化成分;青海汉话是青海汉族地域文化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8.
磨盘话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调查研究以及与中古音相比较,苏南地区河南方言岛群的磨盘话同时具有中原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的一些特点。它的音系是以河南光山话和罗山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又有它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马来西亚高频使用的方言(福建话)里"了"(liao)具有普通话"了1"和"了2"的语法功能。因此,马来西亚华人习惯把"了1"和"了2"读作"liao",是因为和福建话长期接触而产生的一种语言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20.
位于亚洲中南半岛的内陆国家老挝,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583.6万,民族60多个,其中也有华人。老挝华人的人数约2万,祖籍地为广东潮州的华人占了总数的80%以上。首都万象是华人的主要聚居地。老挝潮州话是一种非常弱势的方言。使用人数少。且又远离母体方言广东潮州话,在老挝的主体民族老龙族语言等的长期包围中,老挝潮州话虽保留了潮州话的基本特征,但也衍生了一些自身的特点。文中分析了万象潮州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文章的材料来自作者的实地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