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不仅涉及语言,而且不可避免地涉及文化。美国语言学家 Sapir 在他的《语言论》一书中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看,文化有两个含义:一是狭义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它包括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二是广义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C),它包括交际习惯、社会习俗、生活惯例等。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语言的底座或环境。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  相似文献   

2.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息而存在,只有充分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才能“复制出与原语言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  相似文献   

3.
从英汉民族特点看其比喻意象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文仲在《语言与文化》一文中引用了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萨比尔(Edward Sapir)《语言论》中这样一段话:“语言有一个环境。使用语言讲话的人们属于种族(或许多种族),也就是说属于一个由于身体特征不同而与其它集团分开的集团。再者,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息,这些做法和信息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萨比尔的理论深刻地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的关系,从而对我们研究英汉比喻意象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英汉比喻意象的特征和用法可以加深了解两个民族的思维及生活的特点。反之,对其民族的地域、经济生活及心理素质知道得越多,就越能正确理解一个民族语言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正语言离不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无法离开文化而存在,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政治历史、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必然会造成词义概念和外延的差异,严格地讲,两种不同的语言中是找不到完全对等的词的。由此可见,词汇的文化内涵往往因文化不同而含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所以同一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达意义的内涵差异是不同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本文拟从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颜色词汇的象征意义以及  相似文献   

5.
词汇的文化内涵与提高文化素质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受文化的制约。目的语的使用要受到目的语所属的民族文化限制。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内涵对词汇理解的影响,旨在说明文化因素与词汇理解和语言学习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语言学习是不能脱离文化的,缺乏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势必影响对目的语的正确理解和恰当运用。  相似文献   

6.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得最为突出。本文分别从词汇的不对应;词汇的联想、伴随意义的不一致;感情色彩、价值观念的不等值;词义的不对等以及词义的民族性五个方面探讨了汉英两种语言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相似文献   

7.
就语言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反映其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是词汇,词汇体现着本民族的思维哲学、礼仪、习俗、宗教信仰、心理、艺术等,词义问题是整个词汇学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对词语的文化伴随意义以及不同语言中的文化伴随意义进行对比分析,旨在引起人们对词汇文化附加意义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一、词义是概念的综合反映由于语言和思维的不可分割性,反映到词义上来,就使得词义和概念具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词义和概念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概念是词义形成的基础;二、词义反映概念,概念凭借词义而成为直接现实。对于这一问题,大家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在理解和阐明词义和概念的关系时,大家的意见却有所不同。其中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只把词义中的词汇意义拿出来和概念一起分析比较,对词义的其他方面则不涉及。我认为如果仅限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词义和概念的复杂联系与关系是无法揭示清楚的。因此,我们必须从更  相似文献   

9.
英语与汉语是两种不同系统的语言,在思想表达方式、词汇语义关系、词义分布及词义的文化语境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语义特征观察英语词汇的搭配关系,对于更好地掌握英语词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词汇作为语言的一部分 ,是民族文化内涵的载体。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 ,同样一个词汇 (如动物、颜色等 ) ,尽管具有完全相同的概念意义 ,却往往因文化差异而生发不同的内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运用词义分类理论和词义与文化关系理论分析德汉词义的非对应性关系,以一些和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词汇如称谓词和色彩词为例进行重点分析,有利于语言学习者真正掌握词义,避免语用错误,更好地进行语言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不同文化的语言必然带有民族文化的烙印,含有民族文化的内涵。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而且涉及两种文化。语言互译由于文化差异会给传译者带来困难和障碍,其具体表现在词汇不对等、词义不重合、语义联想不一致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是语言的本质问题之一。词义和概念的关系问题又是这个问题的中心。本文就词义和概念关系中的一个问题——词义和概念是否同样性质、同样程度的概括及从词义和概念的关系角度看朝鲜语词汇规范化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词义和概念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概念是一种思维的形式,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或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总和。对此国内语言学界几乎没有分歧。至于词义是否反映客观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生存与发展的土壤。语言是传承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探讨文化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对语言教学有重要意义。如果只学习语言不了解文化背景,就不能领悟其精髓。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而词汇又是语言信息的载体,语言中的民族文化特征自然会由词汇反映出来,不了解词汇的这一特性,就无法掌握这一门语言,更无法用其进行交际。本文从词汇学、语义学的角度阐述英语词汇较汉语词汇所具有的某些不同的文化内涵及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特定词汇的文化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及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16.
词义是语言文化内涵的显著表征,一种语言的词义系统里蕴涵着该民族的全部文化和历史。本文在研究蒙古语词的文化义时,以词义研究理论为基础,将蒙古语中含有传统文化的指数词、颜色、自然现象、用具和饮食等词的文化义及应用特征与蒙古民族传统文化情感和思维方式的结合为研究方向,并为兄弟民族学习和研究蒙古语言文字及了解蒙古族风俗习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镜子,各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直接影响着词汇的不同的附属意义;而各民族文化之间又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同时也有巨大的差异,往往表现在词汇的文化伴随意义上.我们在学习语言时,要既考虑语言,又考虑文化.  相似文献   

18.
词汇是语言符号系统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单位,也是思维活动中最活跃的语言单位,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论述了词汇文化意义的共性及其相异性,着重探讨了词义的文化及民族特性,并强调词义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任何语言都需依托于自己的文化背景。文化是民族差异的标志,而语言又像镜子一样将这种差异反映出来。因此,学习一门外语不仅仅是学习其语音、语法、词汇等体系,更意味着要学习目的语(targetlanguage)所反映的思想、风俗及社会行为方式。也就是说,学习其“内在语言”。词汇,尤其是实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最终也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英汉实词对比,不仅能反映出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别,反过来这些差别也能加深我们对英汉词汇的理解。通过考察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本文总结了五种实词对比方式,旨在探索词汇与文化的关系,从而减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误读现象。  相似文献   

20.
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存在很大的差异.有很多词在两种语言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有些词虽然可以在两种语言中找到相对应的词,但在语义与文化层面上有很大的不同.从语义学角度出发,就英汉词汇的概念意义和文化内涵方面存在的差异所造成的英汉词义的非对应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